福建陈梓生傅子夜
陶瓷上的文字,泛称款识,可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标记性的,如纪年款、商号款、堂名款、匠作款等,虽然也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其主要功能仍属标记的范畴。另一类是装饰性的,如吉祥语、赞颂语、诗文、联句等,或以错落有致的书写,或构成图案化的画面,从而成为美化陶瓷的一种艺术形式,与陶瓷的绘画、施釉、上彩等装饰技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以笔者所见的德化窑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文字装饰资料,就其技法、内容、功能等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以就教于方家学者。
一、文字装饰的时代与技法
德化窑于唐末—五代烧成青瓷,宋元时期以青白瓷为大宗,明代以白釉著称,清代青花达到全盛,民国时期延续窑火,有白瓷、彩瓷等。在这漫长的生产实践中,民间工匠在制瓷园地上辛勤创作,形成德化窑颇具特色的文字装饰艺术。
从文字装饰的时代看。宋元时期,德化窑所使用的文字装饰有汉文和梵文、蒙文、八思巴文。这一时期瓷制品书写较为随意,能见到的实物多为汉字,且字数以1—4个居多。书写方法采用刻划、模印为主。明清时期,德化窑产销量巨大,尤以明末清初“中国白”著称于世。常见的文字装饰有各种汉文字体,如半边字、简繁体字、减笔字、花托字、组形字、异体字、美术字、嵌画字等等,文字书写形式多样,装饰技法愈见成熟。民国时期,德化瓷业日趋衰微,但由于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一些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作品应运而生。
从文字装饰的技法看,不同时期在书写工具的使用和书写风格上各有差别。宋元时期用竹刀或利器在瓷胎上刻划,同时也有模印。明代则以刻划、手书、模印、钤印、堆贴等手法较为普及。清代是青花、五彩瓷的生产鼎盛期,工匠们为提高生产率,在产品的文字装饰的技法上多书写青花、印青花、印矾红等,清末民国还采用墨书、彩绘书、描金写字等手法。
从文字装饰字体看,举凡隶、篆、真、楷、行、草、钟鼎文、石鼓文无所不涉,洋洋大观。宋元时期以行书、楷书为多见,虽无唐碑晋帖之力,倒也有随心率意之作。明清时期书写字体风格较庞杂,因人而异,各显其能,书风百花齐放。进入民国年间,时兴诗、书、画、印、艺融为一体,讲究诗文、联句,其文辞书法愈见优美娴熟,按社会分工有专门画画写字的门店。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字装饰作品观赏性很强,艺术水平较高。
二、文字装饰分类与内涵
德化瓷器以文字作饰,不论是刻意精工的临帖,或是驾轻就熟的描写,展现的题材内涵大致分为三大类:
1、吉祥语类:宋元时期,应海上丝绸之路大量外销瓷的需要,一些青白釉、米黄釉粉盒上就印有“金”、“金玉”、“寿山福海”、“长寿新船”等字句。明万历白釉烛座上有“长命富贵金玉满堂”的题刻。清代德化窑的匠人就把刻、写、印有“福”、“禄”、“寿”单字、组字的碗、盘、碟和香炉等产品源源不断地推向市场。一只清中期青花开光“寿”字纹盘,其“寿”字由“五福禄寿”组形而成,构思新巧图1 。
2、诗文类:德化工匠也喜欢以诗文或长歌短句装饰瓷件,抒发他们追求美感的内心世界,就诗文施于瓷件的器类和图案而言,可粗略分为以下几种:
因景配诗。清早期青花山水人物纹盘,画里一位老叟拄杖前行,山道弯弯,溪水淙淙,绿树、小桥、村舍若隐若现,仅着墨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不言之妙恰似告诉“白云深处有人家” 图2 。一些源于生活、贴近民众的诗文,读来生动有趣,不落俗套。
因器作诗。一些观音瓶、筒瓶,或炉、尊、盆等器物上,亦诗亦画,讲究诗、书、画、印多种才艺的融合。德化县博物馆馆藏一件清代县衙专门定烧的青花凤尾尊,已成为一件孤品。此尊以青花作色题书“一饮澄清水,为开满县春。可能春不老,岁岁保常新”以示志庆。
因情题诗。即借器抒发感情,在清至民国年间的瓷件颇为常见。一只青花盘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为诗,道出农民兄弟的艰辛。
3、榜书、口号类:依酱铺、盐号、酒肆、油坊、药行等商贩业者要求制作容器,注明商号,清末民国渐成风尚。为反抗日本侵略,抵制日货,唤醒民众,鼓舞斗志,在日用瓷茶具、茶壶、碗盘、灯具等,及办公瓷笔筒、砚盒、镇纸等上印写“中华国货”、“倡导国货”、“抗日到底,保国安民” 图3 等热血标语口号,激发了广大同胞的爱国热情,表现出民族气节和精神。三、文字装饰的艺术魅力依托瓷件的釉质、造型、功能进行文字装缀,起到了画龙点睛和深化艺术意境的效果。梅花杯是明代德化窑首创的独特产品,做工精致,集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弥足珍贵。广东省博物馆是国内收藏德化窑瓷器最多的文博单位之一,在其珍藏中,各类德化白瓷有一千余件套 。仅明清两代烧制的,小巧玲珑、晶莹剔透,呈“猪油白”或“象牙白”色梅花杯、爵形杯、梅鸟杯、玉兰杯、公道杯就有数十种共二百余件。此类瓷器民间泛称梅花杯。在梅花杯上刻划诗句以行酒令居多,少有雷同。如“兴来相对酌”、“明月几时有”、“名酒对花倾”、“长安市上酒家眠”,等等,不论是劝饮与祝酒,都洋溢着淳朴的民风,散发着浓郁的千年酒香。福建博物馆一对明代德化窑白釉三足杯,外壁阴刻草书“君拍手我高歌,且敬酒莫辞多”、“但得酒中趣、莫为行者传” 图4 。既工于造型优美,又讲究实用情趣。
清代以后以青花彩瓷为主流的文字装饰,或与画面相呼应,或成图案化,都能产生艺术魅力。康乾盛世,国运昌明,社会风气热衷科举,学子苦读博取功名,期望“学而优则仕”。德化山区小县,“士风在宋政和而后称极盛……”。一时间,励志、劝学、进仕、教子之类题材纷纷涌现,自然跃入陶瓷师傅的作品里。“平生意气当天高”、“咬得菜根百事可为”、“月中丹桂连根拔,不许旁人折半枝”等激励文句,常见于青花、五彩盘、碗、灯、砚、笔筒等器,反映莘莘学子努力考取功名的情形。一件清代青花盘铭文“春游芳草地,夏赏荷花池,秋吟菊花酒,冬咏白雪诗。” 图5 ,四季宜人,使人品味无穷。
一些用作案玩陈设、供神明或祭祀场合使用的炉、鼎、尊、瓶、觚之类琢器,书刻相关铭文,则表达虔诚心理或向往境界。如明清冲天耳鼎式炉、过桥耳炉、三足瓜棱熏炉等刻书或墨书或彩书“一炷清香”、“饮和食德”等。一件清末白釉螭耳三足炉,正面有隶书“香烟不断” 图6 ,器型与文字装饰完美结合,饱含生活气息。一只民国描金花卉纹六角形水仙盆,盆的阳面题书“悟得色出香世界,如来应在伴神仙”,盆的阴面用朱红书“一盆元气孕春光,悦结前生永石缘”,说明此盆是善男信女叩谢佛前的供物。一对民国德化窑粉彩梅花兽首鱼篓尊,通高17.2、口径6.2、底径6.8厘米,器型较罕见,颇具造型艺术。尊上绘画设色淡雅,月影疏斜,寒梅傲然怒放,题书“梅占花魁” 图7 ,惜墨如金,颇为贴切。
德化窑的文字装饰,或与器具造型功能相辅成,或与器皿图案纹饰相映衬,凸现了别具匠心的艺术韵味,仍值得今人借鉴。(摄影:卢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