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的名称及意义
釉是陶瓷器的外衣,它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玻璃质层;颜色釉是指在陶瓷基础釉料中加入含有着色金属元素的物质,烧成后使釉层呈现某种固有色泽的釉,含有着金属元素的物质称为着色剂。例如在还原气氛条件烧成时,釉料中加入适量含铁(Fe) 着色剂便呈青色,加入适量含铜(Cu)的着色剂便呈红色,加入适量含有钴(Co)的着色剂便呈蓝色。
在中国陶瓷史上,釉的发明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是人类长期总结制陶生产经验的产物,无釉的陶器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生活的使用要求和审美要求。因为人类从使用方面和审美方面都希望陶器表面光洁,光洁的表面可以使其结构致密,减少表面的气扎,不易渗水,便于使用和清洗。随后诞生出的各种颜色釉,便进一步满足了人类的精神、情感、审美需求,在古代许多颜色釉瓷的器物成为皇家专用和象征。
谈到釉发明的意义,应该明确指出,我国最早出现的釉是与器物本身一次烧成的高温釉,而汉代釉陶的铅釉是低温釉,它是在商周高温釉以后出现的。
釉的发明在中国陶瓷史上引起了制陶术的飞跃发展,标志着瓷器发明的条件已基本成熟。瓷器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高温釉的发明与使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日本已故的著名陶瓷专家小山富士先生曾高度评价中国的高温釉:“是汉族人创造发明的东方独特的釉法……它与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等的发明一样,大概应看作是汉族炫耀于世界的伟大发明之一。”
釉的发明满足了人们的使用要求。器皿有了光滑的表面,易于洗涤,可以储存液体又不会渗透,同时,它可以调整器物表现颜色,增加美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釉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这个目的许多名贵的色釉品种,如宋代官、哥、汝、钧,元末祭红,清代郎窑红、豇豆红、冬青、茶叶末等高温釉,以及汉釉陶以后的唐三彩与明、清色彩缤绘的各种低温釉便诞生了。
釉发明以后,给陶瓷彩绘带来极大的便利。釉上彩、釉上彩是中国发明的彩绘肢法,如青花、釉里红、白地黑花、铁锈花、五彩、斗彩、粉彩等各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而独特艺术风格的取得,除本身技法外,均与釉色相关。离开釉,这些彩绘便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