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陶瓷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购买名作请进入了了亭名瓷精品商城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陶瓷艺术研究 >> 瓷釉·工艺·器型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跳刀痕         ★★★ 【字体:
跳刀痕

作者:未知   文章出处:网络   更新时间:2010-5-3 10:58:23 
 

 

“跳刀”是中国陶瓷特有的一种装饰方法,即使在业界,也很少有人了解。笔者近日采访了陶艺专家高峰先生,听他介绍了什么是跳刀以及他的收藏生涯。
 
    据高峰先生介绍,跳刀曾与彩陶、绳印、色釉、青花等众多技法一同并称为中国古陶瓷装饰技艺,但回顾我国五千年陶瓷历史,作为装饰的跳刀技艺,由于历史遗物较为稀少及失传已久,今日国人难得一见,甚至相关专家学者亦多不能识其真面目。其实,跳刀是陶工将坯体放在飞转的辘轳上,手执坯刀,以一定的角度和力量与坯体相切,坯刀因受特定阻力的作用,产生急促有力的跳动,使刀头对坯体进行断续而规律的浮雕式刻花。它表现出陶工的特定意图,包括制作与审美上的匠心。它的出现,为人们传达出特殊的形式美感,提供了抽象有力的表现手段。跳刀刻花过程,快捷神奇,有相当大的隐秘性。不做者难于确知,其表现状态是其它装饰方法难于达到的。

  高峰收藏了许多形色各异的陶瓷艺术品,有唐代的残破执壶,也有宋朝的茶碗,更有明时万历年的残片。高峰和别的收藏家不同,除了对中国陶瓷的喜爱,更是因为研究、学习的需要。高峰说,他对跳刀装饰的最初印象是来自父亲对它的喜好,而他便也迷上了跳刀,一发不可收拾。经过多年的陶瓷制作实践和对文献实物资料的查找分析,高峰认清并掌握了唐代匠人制作黄釉壶罐等器物上面席纹的工艺方法,从而揭开了唐代执壶等器物上席纹工艺的千古面纱,使今人有机会了解古老的跳刀装饰。在中国古陶瓷中有一种在唐代多见的黄釉饰有席纹的器物,而关于唐代席纹装饰的工艺方法,以《中国陶瓷史》为代表,各书都说“壶身印有席纹”或“印有编织纹”。这个“印”字,看上去明白肯定,并且在文博界形成广泛共识。然而,这种席纹并不是“印”在执壶上的,而是“刻”上去的,是用跳刀方法刻饰在执壶胎身上的纹样。印与刻,是根本不同的两种工艺方法。所以,对这种唐代席纹执壶装饰工艺正确的描述,应为“壶身饰有跳刀席纹”或“壶身刻有席纹”。

        1997年春,高峰在北京东黄城根旧货市场一家小店买到一件唐代席纹黄釉执壶,为他提出“刻有席纹”找到了实物佐证。这是一件因当年微生烧及暗裂缘故而废弃的出自窑址并事后粘补的残器,但在高峰看来却是“宝贝”,因为它的纹样有明显的跳刀迹象。高峰把它捧回家后,经过仔细、认真的研究,终于证实了这种席纹黄釉执壶上的席纹,不是“印”纹,而是跳刀的“刻纹”。

        经过多年的研习、收藏,高峰从那些器皿纹饰的“字里行间”读懂了古人生动丰富的精神传递。高峰说,在别人眼中,那些瓷器的残片是无用的废品,但对他来说则是一块块走进、触摸历史的奠基石。他喜欢跳刀这种特殊的陶瓷语言,愿用它去倾听历史,诉说生活的感悟,表达对美的认知。十多年来,他在北京、山东、河北、广东、浙江等地,用跳刀结合多样坯土、釉料、器型及其他不同的装饰手段和窑火处理,对自己从生活和自然中感受到的种种意象进行提炼,制成了“颜庙柏”、“雨声”、“望云霞”、“夜波光”等大量跳刀纹陶瓷器皿。一件件吸纳自然能量的瓷器,讴歌了生命与自然的丰美,也绽放出科学与艺术之花的奇香。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您不曾见过,用水龙头冲洗泥
    陶器的成色原理与烧制工艺
    工艺生产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复
    图解金丝铁线的制作过程
    陶瓷上这些条纹是什么工艺手
    踩皮球荡釉,手工业的智慧无
    高岭土矿床的开采与加工
    不子和釉果的加工
    不子和釉果矿床的开采
    揉泥的工艺与来历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