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陶瓷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购买名作请进入了了亭名瓷精品商城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陶瓷艺术研究 >> 瓷釉·工艺·器型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窑”字的来历         ★★★ 【字体:
“窑”字的来历

作者:李重人   文章出处:景德镇日报   更新时间:2008-10-11 13:26:02 
 

  远在五千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把制好的土坯放在窑中。用火进行煅烧。为什么要用“窑”代表这种煅烧陶瓷制品的设备呢?从窑字本身结构来看。不管是繁写的“窑”字。还是简写的“窑”字。都有两个共同的部分。即上面的“穴”字和下面“缶”字。“穴”是山洞。这好理解。那么“缶”是什么东西呢?谈到“缶”。倒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公元前279年。秦王派使者约赵王在渑池穴今河南渑池县雪相会。名为促进两国友好。实则想要挟赵王。赵王知道秦王诡计多端。担心秦国暗算故借故不去。但谋臣蔺相如与大将廉颇等考虑再三。却主张赵王赴会为上。如果不去。而被秦国笑话。灭了自己的威风。赵王认为两位大臣说得有理。决定应约去渑池会见秦王。并命令蔺相如同行。大将廉颇在边境上布置重兵。以防不测。宴会上。秦王盛气凌人。并假装酒醉。旁敲侧击。戏弄赵王。说道院“寡人听说赵王善于弹瑟穴一种古代的弦乐器雪。今日盛会。请赵王弹一曲助兴。”赵王不敢不依。勉强弹了一曲。哪知。赵王正中圈套。秦国的史官赶快把这件事记载下来院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令赵王鼓瑟。蔺相如见此情景。非常气愤。上前对秦王说道院“赵王听说秦王很会击缶。今日胜会。也请大王击缶助兴。”秦王不肯。厉色拒绝。蔺相如再次相请。说道院“大王如果一定不依。在这五步之内。我愿意以颈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左右立即拔出刀来。要杀蔺相如。蔺相如面不改色。大声喝斥。众人吓得目瞪口呆。空气异常紧张。秦王为了解除眼前的危机。迫不得已在缶上敲了几下。蔺相如立即命令赵国的史官记下来院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这里秦王所击的缶。就是窑字里面的缶。它是古代的一种陶器。用来盛酒的。春秋战国时候曾经拿它当作乐器。我国的文字最早是象形文字。“窑”字形成这样的结构。有它一定的依据。这使我们从某一个侧面考证到。最原始的窑炉是利用现成的山洞。或者挖掘洞穴。用石头砌成。在里面焙烧“缶”一类的陶器。直到后来的龙窑甚至今天的倒焰窑尧隧道窑。也都有一个“洞穴”。这就是烧成室。在里面焙烧各种制品。它是用各种耐火材料砌筑的。里面焙烧的制品不是古老的简单的“缶”。而是各式各样精致的陶瓷制品。
  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最原始的窑炉比以上所说的“窑”要早得多。那就是新石器时代的陶窑。解放后。考古工作者曾在黄河中游的西安半坡村发现古老的仰韶文化窑址。陶窑的型制大致可分为竖穴窑和横穴窑两种。那种原始的陶窑只能烧一件大的陶器。一般器物则可同时烧四五件。到龙山文化时期。制陶术因陶窑结构的改进而提高。窑室容积逐渐增大。
  《天工开物》称烧窑系利用“火气又循级透上”之势。叶尚书洪范篇曳谓火有炎燥之性。同时又有向上之性。按前者属于“传热”范畴。后者属于“流体力学”范畴。古代陶器的焙烧与陶瓷窑的结构则是具体应用以上两种性质。这也是古代窑的科学依据。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景德镇宋初瓷与私人窑场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