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景德镇陶瓷工人不断在产品上、技术上、工艺上创新,努力进行生产技术的改造。
窑炉的改革,是窑炉革新的重要项目。市陶瓷研究所试制了全市第一座倒焰式煤窑,窑温最高可达1350 度,用煤窑烧瓷,可解决柴槎燃料难以供应的问题。1957 年10 月,市第二制瓷社两次试烧大型圆形煤窑获得成功,质量合格率高达90.25%。1958 年5 月,陶瓷研究所窑炉组工人试验圆型直焰鼓风炉获得成功。
1957 年12 月,第一座隧道锦窑试烧成功,并在美术合作工厂正式投入生产,到1964 年10 月,这种隧道锦窑建成了24 座,取代了192 只圆型木炭红炉,彩瓷烤花基本上通过隧道锦窑来完成,烤花合格率平均达98%,成本比木炭红炉降低三分之一。1962 年年底,全市新建圆型倒焰式煤窑200多座,除保留几处柴窑供特殊需要和人们参观外,瓷器的烧制已基本煤窑化,改革了千百年来以松柴烧炼瓷器的传统。1966 年11 月,第一座长97米的焙烧用瓷隧道窑,在景德镇瓷厂竣工试产,质量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景德镇瓷器的贴花工艺,在上世纪20 年代后期就已开始应用,但并不广泛,花色品种不多,瓷器的彩饰仍大量依靠手工绘画。新中国成立后,手工描绘已不能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尤其是成套制品,手工再精,也难标准统一。市瓷用化工厂的建立,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要。该厂在研制颜料色剂的基础上,发展了贴花纸的生产。瓷用化工厂试制成功的磨光金水,色如真金,虽经摩擦,金色不褪,依旧颜色鲜明。花纸的图样也丰富多彩,其中不乏名作,如著名陶瓷美术家“珠山八友”之一的刘雨岑创作的金鸡,即由瓷用化工厂选用,复制成彩色花纸。
对瓷土原料的加工,也有所改善。如景德镇大洲瓷土矿,利用矿区水位的自然落差,将采掘后的高岭土冲洗化浆,顺道流经水旋分离器,除去砂砾和杂质,最后经过筛选和水筛池沉淀,将细料制成的泥块送工厂使用。
当时,为了整理和总结景德镇瓷业的传统生产工艺,还对景德镇瓷业所用的主要原料进行了研究分析,对瓷胎、釉、色釉的组成和配方,也分别进行研究分析,使千百年来陶工们长期积累的经验第一次提高到进行科学分析的水平,而且恢复了已停产数十年的祭红、钧红、美人醉、茶叶末、乌金釉等十几种颜色釉的传统产品。1957 年,又对景德镇素享盛名的青花,作了初步的科学分析。在此基础上,研制成一种以钴土矿、矾土和工业氧化钴配制成的青花料。试用结果,可与清初制品相媲美,从而解决了当时青花料供应不足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