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随着建党90周年的日子日益临近,关于红色陶瓷的记忆再次浮现在许多景德镇制瓷工匠的脑海里。
红色陶瓷属于“红色题材”作品,是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艺术品,这些瓷器是绘画与烧瓷工艺结合的产物,以景德镇的艺术家为主开展创作。
那是一段特殊年代经历的特殊制瓷历史,是许多景德镇人心中无法抹去的印记。本刊特别推出本期策划,追忆红色陶瓷背后的故事。
本文刊发于:《瓷器》记者 青娈
难忘“建国瓷”
在许多人眼里,红色陶瓷与“文革瓷”是一个概念,但曹新民却认为,红色陶瓷不应该局限于"文革瓷"的范畴,还有更宽泛的含义。
曹新民曾经是艺术瓷厂的党办主任,后来担任《陶瓷研究》杂志编辑,对景德镇陶瓷历史研究颇深,发表过许多陶瓷方面的文章。
说到红色陶瓷,曹新民认为,这还得从以现代题材为主的建国瓷说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郭沫若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他向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组织建国瓷生产的建议,旨在抢救、挖掘和恢复全国各地的名窑名瓷,弘扬祖国的民族文化。郭沫若建议:“中国是瓷器之国,新中国成立后,就应鲜明地表现新中国的岁月,应该把历史上好的经验总结出来,创制新中国的国家用瓷与国家礼品瓷。”郭沫若的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同。
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作了亲笔批示。我国作为瓷器发明地的陶瓷大国应有标示新的历史内涵的新瓷器:它们要一改过去只服务于封建王朝达官贵人的状况,而要在以后的国庆典礼时摆放在人民代表的餐桌上,外交场所代表国家礼仪和气度的装饰陈设。于是,这蕴含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意义的建国瓷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
“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他就中国历史研究问题提出了‘百家争鸣’的主张。即后来的‘双百方针’的主要内容。”曹新民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新中国成立之初,景德镇因战乱而衰败了几十年的制瓷工艺正处于恢复阶段,在陶瓷装饰手法仍倾向于传统,很难与时代接轨,更别说创新了。“那时候,只有功底深厚的老艺人才能够创作些新的花面和器型。”
时代在要求进步,也在推动着陶瓷产业向前发展,景德镇的陶瓷发展面临着一个亟待突破的局面。因此,在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时间是1956年)背景下,景德镇开始寻找创新之路。
建国瓷的出现,迅速扭转了景德镇陶瓷行业的颓势,并且是影响以后几十年景德镇陶瓷生产与发展的重大因素。
曹新民曾经在自己撰写的《景德镇“建国瓷”轶事》中提到,1952年2月,周恩来宣布成立由轻工部科学研究和美术设计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建国瓷设计委员会”,由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陶瓷科担任设计工作,景德镇、醴陵、宜兴等陶瓷产区负责制作。
随后,景德镇成立了国家用瓷制作委员会,由市委书记赵渊担任主任,时任实用美术系陶瓷科主任的祝大年,与景德镇陶瓷学院及浙江美院的部分教师承担了具体的瓷器图案设计工作。开始试制为国家大典、欢宴国宾、领导出访所需的“建国瓷”。
承担领导制作工作的轻工业部设立了“建国瓷制作委员会”,其办公室就在当时景德镇的大苏家弄。那时的景德镇在3年内战时期被国民党反动派的军痞和贪官糟蹋得满目疮痍,到处破窑断烟,艺人四散,原有的300个窑已只剩下一二十个,工人生产的也只是粗瓷,细瓷因原料和买主缺乏而没有生产。许多陶瓷艺人流落四处要饭为生,瓷都昔日的繁华景象荡然无存。
当郭沫若的提议得到周恩来的支持,当制作建国瓷的决议确定了以后,执行和调研的人员到了景德镇才不得不面对现实:从业人员基本上没见到官窑瓷器什么样,也不知道该做成什么样,直白地说就是景德镇当时没有能力和力量设计出中央想要的建国瓷器。
于是,文化部门不得不参与进来,组织国家美术力量进行类似现在的设计招标,中国工艺美术学院的许多教授如:梅健鹰、祝大年、高庄等人的设计,在传统的青花纹饰上作了大量的改进,比如将缠枝莲改为梨花、梅花、辛夷花、菊花等图案。为了出色完成建国瓷的制作任务,在景德镇市市委的帮助下,他们把技术好的制作工人和老艺人重新召集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建国瓷厂。
建国瓷的设计人员在景德镇政府和技术人员的支持下,一改过去手工作坊的制瓷工艺流程,首先针对瓷器制造最根本的要素环节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对景德镇的瓷土原料、瓷土釉子配方、烧成操作和造型装饰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抽调各工艺美术合作社和私人瓷厂的老艺人比如王大凡、王步、魏庸生、潘秉庸等人以及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工人组织学习和培训,比如王锡良、张松茂等人。
在制作时,参与人员不知道新中国瓷应该怎么做,以为就是“发彩”烧制,领取分配彩料,烧瓷器,烧制类似于“洪宪瓷”的仿古瓷。于是有人把自己精心彩饰的重工粉彩瓷交来评选。高庄等人给他们讲陶瓷艺术是为人民服务,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革新,要去除前朝的繁缛庸俗封建迷信的旧习,不能脱离人民大众的社会基础,一味仿古,要去芜存精。于是,在中央美院的老师的带领下过去的陶瓷工作者懂得了什么是写生,什么是素描,什么是油画,什么是水彩画,懂得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造化,理解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道理,于是景德镇的陶瓷美术工作者把野外写生作为艺术创作的必由之路。这些创新理念让景德镇陶瓷美术工作者醍醐灌顶,一直影响了建国后新中国陶瓷的创作。
1953年国庆前夕,第一批建国瓷中西餐具共50个品种的样品出来了,观之光华闪动,触之细腻无痕,敲之龙吟脆响。于是,在1953年以至“文革”前的国庆,凡是设国宴招待政协代表、劳模、外宾(主要是华侨)都要用它。19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后,建国瓷成为大会堂的正式餐具。
建国瓷的设计制作从1952年10月开始到1954年9月结束,完成了73556件产品,其中景德镇入选24531件,成绩最为突出。用科学方法制造了建国瓷器,烧造中西餐具、茶具、咖啡具、烟酒具、花瓶、花盆及其他日常用具和纪念礼品等,以民族形式及大众方向作为艺术标准,以表达出新中国的蓬勃气象。
建国瓷在中国陶瓷史和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留下了足以引人自豪的难忘一页。
“此后,景德镇的陶瓷创作以现代题材为主,到1964年达到了顶峰,也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和创新意识的陶瓷艺术家。”曹新民说,当时的雕塑是以周国桢为代表人物,粉彩的代表人物是王锡良和王小凡,新彩的代表人物则是张松茂。他们的作品不仅具备创新意识,而且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和个人特色,在当时反响非常大。
据曹新民回忆,鉴于景德镇在陶瓷创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当时的美术工作者协会举办了一场展评,对当时的陶瓷艺术家进行了一次全面评比,获奖作品全被景德镇陶瓷馆收藏,“这在当时是比较高的荣誉”。
目前,这批获奖作品因为制作精良,被收藏家看好。“一些作者本人都想拿出来自己私人收藏。”曹新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