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很难让人想象!比如这场春雨,下个没完没了;比如江家坞29号这栋木板房和这木板房的老主人……
从苏家畈穿过窄窄的江家坞横弄,向右走个几米,就是江家坞29号了。这是一栋已有百年历史的木板房,普通、破旧,光线极暗,四壁空荡,没有木刻装饰。几年前,余忠琦曾简单地把房子弄了弄,才勉强能避避风雨。
这是余忠琦的祖屋,是景德镇“三尊大佛”之首的余英泾留下的,“余财神跺三脚,全镇就要摇三摇”的余财神,就是在这栋破旧的木板房里成就了“余鼎泰”辉煌和终老一生。
余忠琦是余英泾的孙子,这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是在一场雨接着一场雨下着的时候,讲述他的家族和祖业的。
瓷器:记者 张钧和 鹿鸣 文/图
练算盘
都昌县南丰乡余晃村,滨临鄱阳湖,当地人世代以渔、农为生。余晃村号称“千烟”大村。在旧社会,乡邻如要评个是非曲直,只要提到“余晃”二字,人家都要礼让三分。1874年元宵,余英泾出生在这个渔村。余英泾又名咏霖,号立农。
余英泾的父亲余寿显,小时候患有“五更泻”,务农不得,从鱼不善,12岁的时候,跟随他人来到景德镇学徒做瓷器。后来,独自做些针匙。余英泾在都昌乡下,上了三年私塾,在他13岁那年,离开老家,给父亲当起了帮手。从此和景德镇陶瓷结缘一生。
此时,正值清朝末期,国运不昌,景德镇陶瓷也日渐走向衰败,很多陶瓷商号步入困境。余显寿是个一字不识的半工半商的瓷业者,经过多年在市场上摸爬滚打,深知市场水深水浅,为了锻炼儿子,不让其在生意场上吃亏,他琢磨出一个训练方法,就是练算盘。他总认为:练算盘能练出灵性,头脑会变得精明。
于是,余英泾初到镇上,白天给父亲做帮手,晚上在家练算盘。那时,他们还是住在抚州弄的一间平房里。每当夜晚,噼噼啪啪的算盘声和中年男子的呵斥声,从屋里传进弄堂里,这个时侯,很多和余英泾一般大小的学徒人,已经进入了梦乡。余英泾是余显寿的独子,虽然如此,余显寿对儿子的管束十分严格,有时,他还有意识地弄些算术题给儿子做,一旦余英泾算错了,就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
正是因为余显寿的严厉管束,再加上余英泾的刻苦与天资,余英泾的算盘练得十分娴熟,也为他后来的创业打下了基础,也让他在此后的日子里,凡事都学会了精打细算。他成年后,与童养媳袁福香完婚的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还十分艰苦,为了筹钱结婚,他四处张罗,筹集钱粮,他把能通知到的认识的人全都通知一遍,他想,他们来贺喜的时候,或多或少都能带些钱礼来,并用这些钱办了一个婚宴。
余英泾发迹后,家中常年点的都是菜油灯,那时,电灯不算普及,但是有钱人家还是可以消费的。他家的菜油灯也常常只用一根灯芯,只有客人来了,才会加上一根,等客人一走,便立即将另一根灯芯熄灭。作为一个景德镇的首富人家,这是不可思议的。
当然,这只是余英泾在生活上的精打细算。余显寿给余英泾打下的更多的是成就事业的基础。
三尊大佛之首
余显寿苦心培养儿子,只是希望儿子的生活过得比自己好一些,能够居有其房,衣食无忧就心满意足了,对于一个从乡下到镇里来讨活儿的人,他并不指望儿子能成就多大的事业。然而,后来的事,却大大出乎余显寿所料,儿子余英泾后来造就了景德镇赫赫有名的陶瓷商号“余鼎泰”,并成了景德镇的首富。
刚来镇上,余英泾只是学徒,从踩泥到做坯,学了个通便,积攒了一定的制造陶瓷技术。后来随父亲做针匙搭窑烧。到了2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当家理事,按照自己的志向和经营方式,一步一步开创自己的事业。
当时,在景德镇,如果自己懂陶瓷烧做技术,加上有点头脑,很容易立住脚跟的。余英泾利用父亲和自己的积蓄,租了间坯房,自己做坯搭窑,成瓷之后自己卖,然后利用所得,增租坯房,扩大生产。到达一定程度后,他便买下几间坯房。因为自己懂技术,又善于经营,他的事业像滚雪球一样,发展得越来越大,到后来,发展到有家屋、窑房、坯房、店铺50余幢。
余英泾事业发展的顶峰时期,是在1895年到他去世的1929年。在这期间,正是社会动荡时期,朝代更替,军阀混战,受其影响,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和经营已经走向了低谷,有许多陶瓷业主经不起折腾,纷纷关停倒闭。而此时的余英泾,由于资本积累雄厚,并网罗了一批技术工人,使其立刻在同行业中崭露头角,以其技术、产品质量和信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陶瓷商家,财势迅猛扩大。
这时,余英泾开始琢磨着给自己生产的瓷器取个响亮的名号了。几经思量,他给自己的商号取名为“余鼎泰”,寓意长盛不衰。凡是他生产的瓷器,底部均落有“余鼎泰”三个字。
余英泾生产的瓷器有精瓷也有粗瓷,主要品种有马蹄杯、石榴盅、餐具、正德碗、斗碗(6寸到满尺)、盘、和合器、蓝边大碗、二碗、罗汉汤碗、鲜花碗、灰可器等。产品主要销往湖北、天津、上海、江苏、安徽及省内。因为“余鼎泰”的瓷器,在市场上很有声明,很多陶瓷业主开始效仿余英泾,把自己的商号取名为“某某鼎泰”。
1926年,北洋军阀刘宝提兵败路过景德镇时,强行向景德镇商会借贷100万银元充当军饷。商会紧急商讨对策,决定在全镇富户中按财产多少的比例,分摊款项。前三位称为“三尊大佛”,依次称为“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余英泾名列第一,故有“三尊大佛”之首的称谓。
李子衡借钱
余英泾究竟多有钱?地方史书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只简单地记有“余家拥有家屋、窑屋、坯房、店铺50余幢”。爷爷有钱到什么程度,余忠琦也不知道,在他出生的时候,爷爷早已经过世,家道已经走向没落。
关于余英泾的财富,更多的来自坊间的传说。余忠琦说,他曾听街坊里的一位老人说,在一次大饥荒的时候,景德镇设了几处粥棚,他爷爷用独轮车推了一车银元到赈灾处,供买米施粥之用。
1991年,曹时生曾写过一篇《“三尊大佛”首尊窑户余英泾》的文史文章,曾走访过许多知道余英泾故事的老人和亲友,文中写了一个“余英泾打制金罗汉”的坊间故事。说是当时景德镇一家金银首饰店老板,自诩自家黄金有多富足。身为景德镇首富的余英泾听后,十分不高兴,就派人推了几车大洋到那家店里,要其打一个金罗汉,当场把那个老板吓得膛目结舌。
景德镇有的史料,记载了一个李子衡打造太白园的故事,中间就提到了李子衡向余英泾借钱的事。李子衡是广东顺德人,常驻在镇上的广东会馆,替老板采购瓷器,人们都叫他“小老李”,此人原本并不富裕,但头脑十分灵活,会经营,1927年,他在景德镇开了一家“公和安”的瓷行,赚了不少钱,为了显示自己的富裕,他在富商上弄建了一座小洋楼,又在屋后建了一座花园,并自称“小桃园”。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还想建个大花园(就是现在的太白园)。因钱不凑手,他便想在景德镇的富商中借点。
1928年,李子衡按照广东老乡提供的地址,去找余英泾借钱。那天,他乘坐轿子,来到江家坞,到了余英泾家门口时,发现房屋破败不堪,还以为是走错了门。他向周围人打听,确信这是余英泾家时,走了进去,正巧碰到余英泾穿着粗布衣服、腰扎毛巾正在家里干活,他误以为是余英泾家里的长工。
最后,余英泾是分文未借给李子衡。不是没钱,而是余英泾看不惯李子衡显摆的样子。
1922年,江西瓷业公司创始人康达,集众筹资,重建龙珠阁时,余英泾积极响应,在各帮派中带头捐出巨资。在公益事业上,他也舍得花钱,他家乡下闹水灾、旱灾时,他前后三次捐资救灾,后来又在他的家乡捐建了一座公益学校。
当然,余英泾所捐的钱,比起他所积累的财富来,只是九牛一毛。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子余豪元再没经营,坐吃到全国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