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古运新成机杼 百年青花独一人
——王步青花灵禽春夏秋冬四屏赏析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 本文刊载于《瓷器》杂志:王步青花是景德镇陶瓷艺苑中一枝奇葩,其作品以笔意简练,博大精深和水色莹澈、淋漓尽致的艺术特色而独树一帜。王步一生致力于青花艺术的研求与实践,数十年如一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既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绘制技巧,又能熟悉和掌握原材料的性能,因材施艺,运用自如。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开创了青花艺术一代新风,展示出青花绘画的新姿彩,形成了自身鲜明的青花艺术特色——淳雅、简洁、清雄,从而独步近代百年,无人可步其后尘。
王步(1898-1968),字仁无,号长湖、竹溪道人,晚年又号陶青老人,斋名原闻吾过之斋。祖籍江西丰城,生于景德镇,自幼学绘青花,喜画极为工细的鸟食罐、小文房等。1919年应聘入瓷业美术社担任仿古瓷的制作,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深得古瓷画意构图之精髓。继之同景德镇陶瓷实业名家吴霭生合作,研制青花仿古,大有心得,1926年吴氏病逝,王步始启自身创作之端,采用水墨画的若干技法绘制青花,制作出雅致清新的作品,一洗晚清瓷画的繁琐陋习,为当时的陶瓷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瓷业萧条,青花瓷器产量尤少,王步只得终止探索,改弦易辙,舍青花而从事釉上粉彩装饰。故对于王步本人艺术创作历程而言,1926年至1937年前后的十余年里是王步的个人青花风格形成并臻于成熟的巅峰时期,由此诞生出许多工笔绘画、极见精致的艺术作品,例如香港敏求精舍会员、著名收藏家关善明收藏“青花东坡赏研图”瓷板(见《瓷艺与画艺——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瓷器》页310,图版86)正是这一时期的精绝之作,是王步青花技艺发挥臻至炉火纯青之化境的见证。
而与之水平相当的是次拍卖的“青花灵禽春夏秋冬图四屏”亦是当中绝无仅有的隽品,其笔法生动,料色丰富,色泽妍丽莹澈,所绘灵禽四态逼真百富见自然气息,尽融王步青花诸类技巧、特色于其中,堪称独步一时,予人赏鉴之际不禁叫绝。分述如下:
第一屏为“春 芦雁觅食图”
画面展示出芦雁觅食浮萍前的瞬间动态,但见芦雁振翅俯首而下,双翅雄劲而轻盈,目光犀利有神,专注水面之浮萍,动态优雅,清逸之气悠然而生。其羽毛以非常写实的手法表现,以青花浓淡的变化突出羽毛色泽与质感的不同,依旧闪现出西洋绘画当中的光影特性。水而浮萍点点,致密而富有莹澈之质感,与芦草淡淡的倒影相叠,生出亦纪亦真的视觉之美。王步对布局设计予以巧思构造,以大面积的留白映衬水面的安谧,巧妙将芦草以倒影的方式融入水面从而为主角的出现铺垫下所有的场景要素,更以芦草的密集零乱之姿映衬画面的轻逸飘渺,将芦雁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特性置于眼前。
第二屏:“夏 古溪鹭鸶图”
古树之下,溪流安谧,水草茂密。两只雪白的鹭鸶悠然漫步其中,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劲迅捷地探入水中,倏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峭拔的长腿淹没在水里,举止移步悠然雅然;王步笔下的鹭鸶姿容端庄荡漾出一股仙骨神韵,双双倩影令人神往,展出现“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之诗意。构图虽较第一屏饱满但不凌乱,主次分明,虚实相生,以苍雅的古树、细密的芦草和湛蓝深邃的天际来衬托鹭鸶双双的悠闲与惬意。
所绘鹭鸶形象虽小,有别于其余三屏,然细究之,绝非王步失误,显然王步于此屏之中所表达的是一份意境,由鹭鸶的日常生活所启迪出来的平凡而又宁静的意境,而鹭鸶形象正是此番意境的核心要素,引人遐想而得以体会。
第三屏:“秋 鹭鸶夜宿图”
所展示的是鹭鸶“夜宿”一幕:“相聚水为家,机藏浅草,共倚蒹葭。”图中芦草丛密,两只鹭鸶相偎依,闭目安栖,另有一只仰察天空,目光警惕,以防天敌。鹭鸶跟前的水面上映照着芦草的淡淡倒影,皆以凸显鹭鸶的主角形象。其构思巧妙,王步在绘画鹭鸶之时为了避免描绘形象的重复,将第三只值警的鹭鸶绘以白色为主,既如实反映不同的光线下个体的不同视觉差异,又突出值警鹭鸶的形象,生动描绘出鹭鸶的生活实况,此情此景充满关爱与温情,人世间所追求的幸福亦不过如此而已。
第四屏:“冬 雄鹰独立图”
古松屈曲虬结,构针疏朗,蔓藤长绕,垂连不断,王步以古松之苍健配合藤蔓之柔韧,益见古松之精气浑厚,格调清雄。苍鹰矫健威武,一爪独立于枝上,啸声回荡,双翅微展欲飞,目光前瞻,自有雄视苍茫大地之气慨。相比古松的写意笔法,苍鹰则以工笔绘就,嘴似利钩,颈腹部绒毛细密而柔和,纤毫毕露,富具质感。双翼用重墨依次按结构画第二级飞羽和三级飞羽,表露出坚毅的意志,让人感到无限震撼。其构图稳健,形态精简而意远,墨韵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寓意超凡的昂扬之气,英雄独步天下,驰骋江山。
此四屏以灵禽植树的变化暗喻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整体画面生气盎然充满人文气息,王步也借此传递了生生不息的意念,可谓“质精色良艺美”,质地湿润如凝脂,色调清新淡雅,绘画精妙非凡使人领略到王步青花瓷绘的神韵所在,由此可感受王步“青花大王”之美誉绝非虚言。而奠定王步青花艺术在陶瓷美术世界的地位主要就是他非常高明的青花“分水”技法。青花分水犹如国画的“水墨凡青”,以青花料在坯体上分出各种浓浅不同的色阶层次,使单一的色料富有浓淡不一变化而表现各种物色,达到浓淡分明、水料融莹的艺术效果。运笔讲究“料分五色”——头浓、二浓、正浓、正淡、影淡。
王步在分水上有独到之处,他守法而不囿于法,继承和发扬了清代康熙分水上的优良传统,他匠心独运,不仅熟练地掌握“鸡头笔”的运笔技巧,进而大胆革新。“鸡头笔”——青花分水的专用工具的发明和随之而出现的分水技法的形成是青花绘制技艺上的一大进步,为青花艺术带来了崭新面目。在青花绘制中,对不同的色阶与料量,不是用水墨画的形成为之,而是以鸡头笔蘸料水、利用料水积层的厚薄以及托拿坯体的左手侧坯和右手提笔收水相照应的技法来表现。王步十分熟练地运用这种分水技法,他在借鉴水墨画的笔墨技艺时特别注重坯体与宣纸的区别。例如第四届“雄鹰独立图”中,因为古松枝干遒曲盘错,笔势必随之而不断变化,既讲究运笔的速度又要照顾料水的厚薄,王步分水技法之高于此发挥得淋漓尽致,所见古松形态多变,料色深浅丰富,浓淡相抹,色阶多达六七层,毫无凝滞之感,挥洒自如,令古松之苍雅古拙跃然眼前。
而决定分水效果的两个基本要素:青料、釉料的选择和用笔技巧,王步对此自有独到之体会,并成功地把握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