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字碧珍,别号匋迷道人,祖籍安徽,1886年生于江西新建县。幼年读私塾时就酷爱绘画,王琦父亲是贩盐船户,他有时随父在水上生活,一次偶遇捏塑面人的艺人,于是从其学艺,以捏塑面人为生。
1903年,17岁的王琦到景德镇学习瓷雕菩萨,后改习瓷画。开始以晚清海上画家钱慧安仕女为蓝本绘工笔粉彩,尤以肖像画最受人珍爱。约在民国十一年 1922年左右转师乾隆间”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经多年刻苦钻研,虚心学习,不断实践,艺术成就迅速提高,他用笔豪放、富于变化,所绘花鸟鱼虫各具特色。王琦尤擅长人物画,所绘人物神情捕捉准确,刻画细致入微、惟妙惟肖。如彩绘《静观落花图》瓷板画,所绘一翁一童坐在梅花树下,粉彩敷色,用彩吸取前人浅绛技法,老者举首回眸若数枝头点点梅蕊,似在吟诗觅句。童子支膝蹲一边,前有竹竿横挑书卷,落花疏疏离离,画境清旷远寂,这是他人物画典型风格。仿黄慎写意法画衣纹,线条自由生动,运用粉彩画人物脸面,有立体感,富有新意。在这之前作品多饰印章很少题字。转学黄慎之后,常用草书长题,人物头部结构准确,表情生动,而衣褶则以写意法绘成,用笔潇洒奔放。晚期人物画姿态诙诡,形神兼备。
王琦以写意人物与草书长题别树一格。思想开放,也学西洋画技法,善用光线,明暗对比,以九宫格画瓷像,在景德镇画瓷板像,极有声望,被称为“西洋头子”。这种瓷像画法,是一个创造,为今天的瓷像艺术发展开辟了道路。他还善于作诗、词、曲,书法亦佳,为景德镇瓷绘家中领军人物。他为人正直,敢于反映现实,有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如曾作《瞎闹一场>作品,画算命瞎子打架,寓意当时军阀混战。又作《禁鸦片烟》、《唤醒抗日》等,深深地表达他忧国忧民、抗战救国的思想情感,在当时产生过较大的社会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洋瓷冲击,景德镇的瓷业生产日趋衰落,但传统工艺瓷在国外仍有较深影响。民国四年1915年,景德镇多件工艺瓷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其中王琦、王大凡等人作品获一等奖。浮梁县知事陈安为使这一成果能够发扬光大,授意吴霭生、王琦组织成立瓷业美术研究社,以促进画艺的发展。王琦不仅是一位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的陶瓷画家,更是一位忧国忧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组织家。为了挽救行将沉沦的瓷业,他与吴霭生在陈安支持下,与陶瓷界的几位名士筹备“瓷业美术研究社”,第二年,美术社成立,领衔人物有:实业家吴霭生、饶华阶,美术家王琦、张筱耕、周筱松、汪大沦、冯完白、汪晓棠、潘匋宇、王大凡、汪野亭、毕伯涛等。吴霭生任社长,王琦、汪晓棠任副社长。社址设逸兴公园的景德阁I今莲花塘畔l。
瓷业美术研究社的任务是:陶瓷美术的创新,瓷器器型的设计,以及颜色釉的恢复与创新。社章规定凡入社社员,必须交送代表作品1至2件,陈列社内;每人每月缴纳会费若干元,作为社务开支。从此,社内作品日益增多。日常还组织社员学习前辈画技和画论,计有顾恺之的《画论》、王维的《山水诀》、荆浩的《笔法记A,以及《画鉴}、《林泉高致》、《语画录》等。为使新作品及时问世,还设有作坊,专门仿制明清时期青花瓷、红花瓷、颜色釉瓷。王步、刘雨岑是艺徒中的佼佼者。社长吴霭生,以家资投入研究,不惜工本,但求精品,以致所产各品种瓷器蜚声海内外。所有样品,又毫无保守地向社会公开,为许多窑户所仿制,从而较大面积地推动了全镇的瓷业向前发展。
陈安调任金溪后,继任知事韩兆鸿、何心澄等,对瓷业美术研究社的工作亦热心支持,社员从200余发展到300余人,并出版会刊,举办画展和开展学术讨论,为振兴景德镇陶瓷美术进行了广泛宣传和有益探索。直到1926年10月,北洋军阀孙传芳部属刘宝堤师败兵过境,将美术社所有精品洗劫一空,于是,近十年之久的美术社也就不宣而散。
经此创痛,王琦并末气馁。 1928年秋,他又和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邓碧珊、徐仲南、田鹤仙、毕伯涛、何许人、刘雨岑等瓷画家一道重组艺术社团“月圆会”,立志吸取中国画的写意、工笔等多派技法来装饰陶瓷,改变刻板模仿、缺少变化的装饰风格,为陶瓷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月圆会”规定每月十五集会一次,集会之时,各人呈示新作,相互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月圆会”开始由八人组成,人称“珠山八友”I亦称“八大名家”l。“八友”密切协作,配诗配画,有时作四幅条屏,有时作八幅条屏,发扬创新精神,技艺提高较快。王琦是月圆会发起人之一,为“珠山八友”之首,他热情豪放,勇于推陈出新,深得画友们的尊敬。
王琦晚年的作品开始摆脱钱慧安和黄慎的影子,在继承中有了自己的特征,以写意人物画见长。 1928年其传世作品见有粉彩或绛彩瓶、尊、笔筒、印盒、花盆、瓷板画及壶等,均为人物题材为主。王琦也是民国粉彩行业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瓷画家之一。他为研究促进景德镇陶瓷事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他的技艺精湛,画风新颖,故备受人们尊敬和爱戴。1910年,浮梁县知事陈安曾题“神乎技矣”四字做匾额一块赠与王琦。挚友王大凡赞他“善画大写人物,曾发明粉彩画像的颜色,画像无人可及。”1933年,王琦因病逝世,年仅49 岁。
“珠山八友”之首王琦,现已成为中国古陶瓷研究及收藏领域中一个无人不晓的名字。传世作品常成为海内外各大拍卖公司的重要拍品,受关注程度有目共睹。王琦传世之作人物画较多,1928年以前,其人物画的风貌中可以看出学钱慧安的影子;后来学黄慎的笔墨技法,并逐渐脱离前人窠臼形成自己的风格,他所作瓷板画像和粉彩人物,画风新颖。笔墨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乾隆粉彩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早年画瓷像的技艺,又吸收西洋画法,人物头部刻画细腻,以西画手法描绘人物脸部,明暗关系清晰,神情捕捉准确,光影富于变化,有西洋绘画晕染技法,立体感强。
第二,勾线用笔老辣,顿挫有力,衣纹虬结生姿,刚中有柔,整而不乱,介乎于中国传统减笔描与枯柴描之间,衣衫的表现以中锋用笔,有黄慎恣纵的笔意,线条简略流畅,准确凝练,道劲有力,尽显精神,有以草书入画的放达和力度。尤其中锋用笔,线条放达而又疏松,比黄慎的线条更有力度,也更概括,并能在黄慎的基础上自成一格,做到运笔疏松却又结构紧凑,线条捭阖却又抑扬顿挫。
第三,设色特点:一是早年作品设色细腻,渲染层次丰富,有瓷像画的微妙变化;二是既注重色彩的冷暖搭配,又不求浓重艳丽,具微茫之感;三是以干笔皴描人物的衣袍,轻敷淡染,层次丰富,并常用点虱之法补充层次。
第四,王琦早期作品少长篇题款,有时仅画图章。中年后作品题款较长,且以草书题记,书法起顿有致,苍劲纵横,散而有序,运古融今,颇有王羲之、怀素书风。题款一般都是题写一两句诗文后,再落干支姓名款。常见落款为:“西昌匋迷道人王琦写”、“西昌匋迷王琦写于珠山”、“西昌匋迷散人王琦写于珠山匋匋斋”、“西昌匋迷道人王琦写于珠山客次”等。王琦题款中时而自称“訇迷散人”,时而自称“匋迷道人“。常见印款为:”西昌王琦”、“匋迷”、“匋迷画印”、“匋匋斋”、“碧珍”、“王琦画印”等。
第五,王琦作品上的书法用笔特点,多以草书题画,个人风格甚强,而且没有他人代书款的现象,因此作品上的书法是鉴赏王琦作品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2009年10月份上海崇源首届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上,6号拍品王琦的粉彩《渔翁图A瓷板经过激烈的叫价后,最终以241.5万元的高价格落入藏家手中。实际上,王琦的作品早在1995年就已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当时上海朵云轩拍卖的4块王琦人物瓷板,以6 万元成交。进入20世纪,王琦作品价格开始缓慢上升。2000年到2003年,中国嘉德拍卖的王琦粉彩瓷板价格基本维持在1万至2万元之间。2004年至2006年,王琦的作品出现在拍场上的数量大幅增加,价格迅速攀升至10万元左右。2007年,王琦的晰林七贤A瓷屏在香港佳士得估价达到了70万至90万元,而在2008年,王琦的作品终于完成了从1万元到241万元的跃升。从艺术角度而言,王琦的画比之黄慎、吕凤子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