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绘画, 虽然当时的作品只限于记事记人之用, 但其作品的造形能力已相当准确。而真正文人画与院体画有明显划分的时代在宋代, 当时的文人画家苏轼、杨无咎、赵孟坚等人, 画水墨梅兰竹石, 笔墨洒脱, 推陈出新, 自成一体, 名重一时,各显所能, 并且在画中作诗,题跋, 从此展现诗书画结合的文人画派先路,对以后的文人画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漫长的陶瓷发展历史中,官窑器因其制作精美,成本高昂, 而占据主导地位, 但其主要产品几乎都是由中央政府出好样本, 由窑场的工匠按部就班, 按照设计者的思想来生产制造, 产品装饰性极强。而民窑制品, 则表现在实用, 简易装饰为主适用就可, 并无精细之作, 自清末景德镇官窑停办后, 官窑中大批优秀的绘画瓷艺人流人民间, 使景德镇的民窑无论技术与画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各窑场生产制作水平大幅提高, 民窑之间相互竞争, 使陶瓷产品的生产技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所作产品不再受到宫廷约束, 设计与绘画方面可以随心所欲, 自由发挥,绘画艺人受到重视,一些陶瓷绘画艺人, 均能在瓷器上按照自己的喜好, 亲力亲为的表现自己的思想, 而不必按照篮本照样描绘, 使陶瓷作品各俱风格, 当时最为著名的属浅绛彩瓷名家程门、金品卿等人。
程门,供职于御窑厂,擅长山水人物,作品多取法唐宋元明各大名家, 绘画风格简洁粗旷, 用笔自如, 把文人画的写意效果在陶瓷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行书题跋随意而为之,游行自如, 作品大气, 表现出文人画家以笔墨取胜的技巧,他被视为陶瓷文人画的代表。
金品卿, 王少雄都曾供职于御窑厂。金品卿, 擅长山水和花鸟, 其中, 山水受益于南宋名家及明代沈石甲, 花鸟则学华新罗, 笔致潇洒, 设色清丽, 擅长行草, 受董其昌影响。王少雄,擅人物, 山水,笔墨简洁,飘逸。
他们是陶瓷文人的开拓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 风行半个世纪的陶瓷文人画彩瓷浅绛彩, 由于所用颜料易磨损, 掉色, 作品不易保存, 人民国后,逐渐被进口颜料淘汰,虽然只维持了几十年,但陶瓷文人画的概念, 并未改变,后来陶瓷艺人改用更易保存,色域更宽的粉彩绘瓷,使陶瓷文人画作品达到了一个更高境界。陶瓷文人画由浅绛彩转变为用粉彩的转折点上, 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潘淘宇,汪晓棠、周小松、王琦等人,他们的风格与技法与浅绛彩迥然不同, 作品或工或写, 更加像中国画的性质。
汪晓棠,擅长工笔人物,风格像传统工笔画,作品细腻工整。潘淘宇作品像水墨写意画重神似而不刻意求工。
因粉彩比浅绛彩的色域更广,表现能力也更强,更快。得到广大市民的欣赏, 有了比浅绛彩更为宽广的市场, 自汪晓棠和潘淘宇等人的文人画新粉彩瓷问市后,使镇上大批艺人纷纷改变自己原有的彩绘手法, 使新粉彩瓷作品更为丰富,表现为百家争鸣。所绘作品题材广泛, 山水、人物、花鸟草虫等无不人画。
当时, 最有名望的“珠山八友”中, 王琦、王大凡精人, 邓碧珊擅画鱼藻, 徐仲南画竹, 汪野亭擅画山水, 田鹤仙喜画梅花,程意亭、刘雨岑画花鸟。
王琦, 人物最初以钱慧安仕女为蓝本, 后学“扬州八怪”黄慎画风, 写意人物, 笔法老道, 草书诗词长题,别俱风味。
王大凡, 早年拜汪晓棠为师,受师影响颇大, 晚年人物构图与造型受海上画派影响。
邓碧珊, 清末秀才, 书法修养高, 擅长鱼藻, 作品清秀, 高雅。
徐仲南, 擅画竹, 作品劲拔潇洒, 聚散得体, 萧疏纵逸,别俱风格。
汪野亭, 晚期作品受清初石涛的影响,苍古奔放,构图严谨。
。田鹤仙, 成年后学绘瓷, 专攻梅花, 师法元代画梅大家。王墨, 作品用笔简练, 枝干粗壮, 虬曲苍老, 梅蕊盈闹枝头,均自题诗句,在当时画梅艺人中, 当属独树一帜。
程意亭,在江西瓷业学堂学画时,在张晓耕门下, 习山水花鸟, 后往上海, 随花鸟画名家和璋学习花鸟画, 作品以严谨,工秀著称。
刘雨岑, 为陶瓷浅绛彩瓷名家潘淘宇的弟子, 擅长花鸟, 自创水点桃花技法,使花头显得自然活泼, 作品受新罗山人影响,形象生动,设色清新。
另外几位成就也不在“八友”之下,何许人以古典手法在陶瓷载体上描绘雪景, 意境幽远, 汪大沧的秃笔山水,用笔简练沉着, 笔墨豪放浑厚, 其中, 王步的青花用笔鲜明,浓淡层次分明,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第二代文人派彩瓷艺人, 虽身处乱世但他们使陶瓷文人画真正走向轨迹。 当今的大师及各名家都不同程度的受益于他们的教诲及引导,使陶瓷文人画在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
现如今陶瓷文人画在闺房手法中不拘一格,推陈出新,综合了各种装饰手法,让陶瓷文人画又上了一个更高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