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伊斯兰陶瓷的影响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并一直持续到公元19世纪。关于中国陶瓷所产生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将其放在中国文化对伊斯兰艺术的重要意义这一整体框架中加以探究。
早期交往
及舞者等等。当时的精美陶瓷器物使用了蓝绿釉、黄釉及橄榄釉等釉种。
中国与伊斯兰世界
尽管东亚地区与西南亚地区相距甚远,但有证据表明两地区在远古时代便有往来。而西方世界对中国陶瓷的影响则有可能早在公元前3-4 世纪便已开始。一件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东周时期的红色陶碗,既有泥釉装饰,又嵌有玻璃浆,极可能模仿了外国金属碗的某些制作工艺;而外国的影响则可能激发了东周对玻璃装饰品的浓厚兴趣。
中国与中亚地区之间的正式交往始于公元前1-2世纪,通过丝绸之路完成。在之后的几百年里,大规模的文化输入使中国受益匪浅,主要体现在国外艺术、新思想、新宗教I尤其是佛教l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以丝绸之路为桥梁,各种艺术现象融合了多种文化I以希腊、埃及、印度及中亚文化最为显著l的影响,彰显了文化大交融的盛况。
这种交融影响在6世纪的中国北方,即北齐1 550-577l或北周I557-581 l出产的陶器上尤为明显。当时,质量上乘、经高温焙烧的陶器开始出现,它既融合了佛家的莲饰艺术,又包含了波斯萨珊王朝的设计元素,如珍珠圆盘、狮首面具、乐师穆斯林世界与中国的直接交往可以回溯到公元751年在中亚地区爆发的怛罗斯之战I怛罗斯之战是唐玄宗时唐朝的势力与来自现在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新兴阿拔斯王朝的势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小勃律、吐火罗在内的中亚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 —译者注l,而最早在公元8世纪,穆斯林群体便已经在中国出现了,当时主要在一些商业港口,如广州、杭州。
从公元9世纪开始,伊斯兰商人便已开始进口中国瓷器,而这正是当时印度洋奢侈品贸易的核心。这些异国情调浓厚的器物在伊斯兰世界备受青睐,而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本地陶工的积极性。
中东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中国瓷器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即中国唐代(6侣-907l的瓷器。在今天伊拉克的萨马拉、泰西封及伊朗的尼沙布尔等地,唐代的陶瓷碎片也时有发现。这些陶瓷包括中国北方窑口烧制的白瓷、浙江省北部越窑烧制的青釉炻器以及产自湖南省长沙窑的淋釉炻器。
伊斯兰世界曾普遍把中国瓷器视为礼赠之佳品。伊斯兰作家穆罕默德·伊本,侯赛因·巴基在1059年这样写道:“呼罗珊总督阿里·伊本·艾萨向哈里发哈伦赖世德呈献了两件中国皇家瓷器I之前从未在哈里发宫殿里出现过)及2000件其他种类瓷器”。
发展
越瓷
越瓷产自浙江省北部的越窑,窑址在绍兴附近(这一带古属越州)。越瓷最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开始烧制,当时曾侧重效仿青铜器物,现已在南京一带的古墓葬中出土不少。之后,越瓷渐露瓷器之形,并成为艺术表达之媒介。越州一带的瓷器烧制在6世纪时戛然而止,但越瓷的烧制却转移到了浙江各地,而尤以余姚上林湖最为杰出。
越瓷价值不菲,在9世纪的中国一度被选为进贡之物。另外,位于陕西省的圣地法门寺也曾使用过越瓷。从8世纪到1F世纪越瓷还曾出口到中东地区I伊拉克萨马拉市曾出土过越瓷碎片,这也是一个证明中国对伊斯兰陶瓷影响之大的早期实例l、东亚地区、南亚地区甚至东非地区。
白瓷
唐三彩时代结束不久,中国白瓷便开始在伊斯兰世界大行其道,尔后亦巷本地广为摹制。其实,中国白瓷烧制始于9世纪,它以高岭土为原料,并经高温焙烧而咸,而伊斯兰世界的瓷坊却无法真正复制这种制作过程,他们转而烧制出了精美的陶碗,其形状如意,其表面因施有锡釉而呈乳白色。伊斯兰的陶工常摹制中国白瓷的造型,想必是为了以假乱真。
12世纪时,为了能使烧制的瓷器瓷胎像中国瓷器一样坚硬,伊斯兰陶工们进一步改进了“石浆混合增硬法”;该法一直沿用到18世纪I当时欧洲人终于学到了中国人烧制硬胎瓷的方法l。
青瓷
中国人烧制青瓷的工艺也传播到了伊斯兰世界,而这后来则催生了与中国陶瓷并无二样的青绿釉及游鱼造型。
唐三彩
从9世纪开始,唐代的低温三彩釉陶器便已出口到中东地区(如伊拉克、埃及),而部分碎片在今天的伊拉克萨马拉市及伊朗的尼沙布尔都有发现。之后不久,中东本地的瓷器制作已经开始采用中国的某些特色风格;伊拉克陶工最早在公元9世纪开始摹制唐三彩。
为了能摹制出中国唐三彩,本地的陶工们在施有无色釉的瓷胎上又添加了铅釉,将有色铅釉撒在瓷胎表面,尔后铅釉会自然散开。
有时连器型都会模仿,譬如,唐代的荷叶边盘在9-10世纪就在伊拉克得以复制。同样,中国唐三彩的制作也受到了中亚、波斯文化的很大影响:有的绘有中亚骑兵,有的则有中亚乐师的形象,有些花瓶则很像中东的大口水壶。
青花瓷
釉下钴蓝装饰法可能出现在9世纪的中东地区,而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14世纪的中国元朝时期。部分中国青花瓷器也融合了伊斯兰设计风格,比如,有些中国青花瓷器的设计风格师法了马穆鲁克王朝时期的铜制品。后来,中国青花瓷在中东地区大受欢迎。
从13世纪开始,明显带有中国特色的图案,如仙鹤、龙、芙蓉,开始出现在近东地区(尤其在叙利亚、埃及)烧制的瓷器上。
14、15世纪的中国瓷器通过礼赠或战利品的方式输送到近东、中东地区(尤其是奥斯曼帝国)。当时,在土耳其伊兹尼克地区,中国的设计风格对本地的陶工们颇有影响,而明代的葡萄造型则尤为突出,曾在奥斯曼帝国大量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