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雨前不谋而合
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1989年8月间,他那时还是从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我从泰国回国就任景德镇雕塑瓷厂厂长后不久,我当年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就读时的老师段金铨教授来厂看我——就在这一次,段教授把雨前正式介绍给我。
过了一二个月,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编辑部的吴大选老师,来厂组稿,又再一次地把雨前带来了。
当时,我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没想到,这次棺识,却结下了终生相交之缘。
190年,大学青年教师按上级要求,需下基层锻炼,也许是认识我的缘故吧!雨前选择了来我厂进行为期半年的锻炼,我把他安排在企业管理科工作。这样,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多了,真正的相识也就从这时拜始。
他的工作态度、勤奋与刻苦,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人的诚恳也给我们好感。他的文学功底,在我们这个雕塑艺术世界里,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我看过他受吴大选老师之托写的几篇关于我厂的报道,引起了我厂领导包括我的注意。
我一直觉得,景德镇传统瓷雕,不应该仅仅把它们看成是陶瓷工业产品,而应该把它们看成是手工艺品、文化艺术用品,因此,对它的宣传,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产品宣传和商业广告上。不仅如此,千年的景德镇和积淀深厚的景德镇陶瓷文化与丰富多彩的陶瓷艺术,急需宣传给世界、介绍给世界,与改革开放的中国脚步相适应。
在这一点上,我与雨前不谋而台。
在他即将结束社会实践锻炼时,我在与他的商谈中,对他说:“景德镇陶瓷历史悠久,陶瓷文化博大精深。在这里,有一流的陶瓷考古学家,陶瓷艺术家群星璀璨。但在这里,缺乏陶瓷文化学家,尤其是陶瓷艺术评论家。若你能将自己的中文特长,与景德镇陶瓷文化、陶瓷艺术结合起来,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说实话,我是认真地说这番话的,但对他能否从事陶瓷艺术评沦和陶瓷文化研究工作,我并没有太多和太高的期望。没想到,我的这席话,竟对他的一生,竟对景德镇乃至中国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会产生那么大、那么深远的影响。
没理由不支持雨前
说实话,我对他的起步阶段是给予真诚、无私的支持的。
他的开路之作,便是组织、策划、编辑出版以景德镇雕塑瓷厂昕属的陶瓷雕塑品为内容的画册《景德镇瓷雕作品选》。我们厂原来没想那么多和那么高,只是觉得应该把这些陶瓷雕塑品介绍出去、宣传出去,仅仅要求做专业化的宣传和介绍,未做更多更高的要求。
没有料到,他通过艰苦的努力,在各方的支持下.竟然把一个厂原来视作普通产品的东西,当作承载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意义的艺术品。
该书对其作者,尤其是手工艺人的作品中社会、文化、艺术与精神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首次做了肯定和弘扬,揭示、反映,还原了这些“产品”与这些“产品”的作者本来昕应有的多种意义与价值,彰显了这些“产品”的价值,弘扬了这些“产品”作者的生命的价值与尊严。而且,把这本册子,做成了由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书名,已故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先生作序,中英文对照、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高度和层次。
此举.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肯定。就凭着这本画册,晕德镇雕塑瓷厂走过了社会转型期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困难时期。
这次成功,给了他信心和力量,同样,也给了他机缘——他由此走向景德镇整个陶瓷艺术界的机缘。1994年,在我和其他人的帮助与支持下,以他为主,又组织、策划、编辑出版了基本覆盖景德镇陶瓷艺术界的大型精美画册《中国景德镇陶瓷名家楕品选》,并由国内权威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因此,他初步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开始真正走向陶瓷艺术评沦之路。
在此后的若干年内,他出版了诸多陶瓷类的著作,编辑了诸多品质高的陶瓷艺术专业画册,开创了陶瓷艺术评沦和陶瓷文化研究的事业之路。我看着这些,看到我曾扶植和提携的青年,一步步成长和发展,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有一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亦乐平”的心情!
应该说,与雨前相识近20年来,他为景德镇、为中国的陶瓷文化昕做的近乎每一件事情,几乎都与我有关。
他对我很尊重,每件事情都向我请教。确实,我对他也真的毫无保留地、无私地予以支持,从没有推诿过,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因为我知道,他在力我们做事情,在为景德镇做事情,在力中国的陶瓷文化做事隋。
景德镇和中国的陶瓷文化艺术界,像他这样的人,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甚至可以说是缺乏。
中国,单就景德镇这个地域来说,千年的陶瓷文化,积淀得那么深,那么广,老袒宗留下了那么多珍遗的陶瓷文化遗产,今天还在不断地传承和创造,而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挖掘,都需要总结和指导,都需要弘扬和宣传,这是一份大事业!我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他呢?
这是天下的显学
2004年,在景德镇举行置镇千年大型庆典的时候,雨前恰巧在这个时候提出了“景德镇学”,恰巧在这个时候由他王编的《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6本一套公开出版发行。这确实是某种历史的巧合。
我十分赞赏“景德镇学”这种创新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理念。
我觉得,这是景德镇陶瓷文化史上,也是景德镇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一件影响当代、引领晕德镇陶瓷文化研究方向的大事情。
纵观中国陶瓷历史,纵观中国的产瓷区,只有景德镇才能称得上“学”,也只有“景德镇学”才让人信服。因此,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景德镇学”一经提出,便引起国内外广泛的欢迎和好评,以至于2006年9月16日,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正式成立“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景德镇学’研究中心”,并邀请雨前举办“‘景德镇学’首场学术报告会”,将一门独具江西地方特色、有着中国民族文化传统和具有国际语言的“景德镇学”,准向了社会,推向了国际。
“景德镇学”的提出和“景德镇学”的诞生,具有偶然性、个体性、时机性。“景德镇学”的提出和诞生,是雨前的光荣。“景德镇学”,是景德镇的历史创造的,是景德镇陶瓷历史和陶瓷文化史创造的,是景德镇这块土地孕育的,是景德镇历代的能工巧匠创造的,也是历代为景德镇成为瓷都而添砖加瓦的中国人和世界各国人所共同创造的。
“景德镇学”这本书的出版,在将其建设成为国际“显学”方面迈出了坚实而又重要的一步。但真正让世人了解、认同和支持并参与“景德镇学”及其研究活动,共同将其打造成为真正的国际“显学”,可以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事情,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的。
这一点,大家知道,雨前更应该知道,并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