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英文单词china开头字母,大写是中国,小写china就是瓷器,提到此单词,人们就会想到举世闻名的瓷都一一景德镇。其实,china一词是由景德镇古地名“昌南”谐音“changnan”而来,为此,我想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历史的追忆和沿革
史料和方志记载:远在公元前21—11世纪夏、商代,景德镇是古番邑(poyi)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域辽阔,北至祁门,西至都昌,东至浮(梁)、乐(平),南至万年)、余(干),均属番邑本土,位处楚头吴尾,隶属扬州,浮北江村沽演村曾为番阳县址。秦时番县属九江郡,后属豫章郡、庐陵郡,三国时,孙权分豫章郡置鄱阳郡,隋置饶州,唐武德四年析鄱阳东界置新平县、后改新昌县、最后改为浮梁县至今。制瓷历史,可追溯到东汉,距今已有1700多年。
景德镇始称昌南镇,据旧志记载: “因陶侃擒江东寇于昌水之南,遂改昌南镇为新平镇。”不可忽视,沿江南下35公里,古时,有一制陶集镇,位于今波阳县古南乡的罗山、罗井、南畈等几个小村,至今还可挖掘到不少陶片及元代古窑群,占地面积达15000平方米,因历受洪灾而北迁。此镇正位于昌水之南。据闻,在晋代前,亦称之为
昌南,与其同名,这也许是陶侃才逐渐将昌南改新平之因吧。
饶州、顾名思义,富饶之州府,而鄱阳为州府所在地。饶河汇三江(昌江、乐安河、信江)之于鄱湖。行政区原以水系自然划分,古饶州曾管辖鄱(阳)、安(仁)即今余江、贵溪、鹰潭等县市)、余(干)、浮(梁)、德(兴)、万(年)等县市。在这广大饶河江湖水系流域内(简称饶湖流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从事制陶业。初参观西安秦代兵马俑时,讲解员就指出:秦俑来自全国各郡县,每俑暗处刻有地名、工匠名号,刻有番邑的秦俑占有一定的数量。难怪在鄱阳镇郊乡莲湖瓦屑岭村挖出无数陶片,其中一条长达十余公里的长坝,就是由无数陶片堆积而成,可见先秦时,古番地区制陶业之盛况。
从公元前21世纪至1949年解放初,浮梁县虽然从唐武德八年由母县鄱阳脱胎而出,仅与母亲河(又名昌江)一水之隔,在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浮梁县的景德镇(昌南、新平等)一直隶属母县鄱阳(饶州),靠母县的哺育,使其逐渐成为举世闻名的瓷都。
解放以后,为了瓷都的繁荣昌盛,曾三次从母县鄱阳划地人景德镇。首先划官庄、枫树山,接着划腊源(即历尧)、古城,以后又划鲇鱼山、荷塘、现乐平也归其管辖,使瓷都具备今天的规划。
1、在古代陆路交通尚不及水路发达,饶湖水繁给饶州府城鄱阳带来无比繁荣,在县城沿河末修防洪堤时,河边上到处都是写有帝王年号底款的破瓷片,陶片及托坯渣饼捡来削水花、搭烧太平窑成为我们童年的乐趣。可惜年幼,不懂得“自将磨洗认前朝”。
沿鄱江(昌江)从姚公渡至管驿前十华里的沿河路,会馆林立,商贾如云,南昌会馆、徽州会馆、福州会馆……比比皆是。从上游用小船运来的瓷器等就近在河边堆放,由力夫搬运至大、中帆船,以便过无风三尺浪的鄱阳湖,河边的破碎瓷片就是当时搬运不慎摔碎的。
在古时,鄱阳沿河就是景德镇瓷器集散地,国外商人、传教士、学者、旅行家等,为了探求被称为“饶玉”的景瓷奥秘,大都经水路停留在鄱阳,后改乘小船逆流而上至景。在换船期间看到河边待装成堆成堆的瓷器和摔碎的瓷片,必问当地船户、力夫为何物?他们听到的是当地的方言、土语,这是“瓷那”,这就是“chi-na'’音译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