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蔡金台的《天女散花》,从雕塑瓷厂的档案室里出来,有些震惊,也有些许遗憾。 《天女散花》是蔡金台的晚年作品,原陈列在人民大会堂,后转回景德镇,存放在雕塑瓷厂。仙女轻步云端、彩巾飘飞、活灵活现,尤其是那精美的头饰,足以让人为景德镇陶瓷雕塑工艺之美而震惊。遗憾的是,这件翘楚之作已经成了残品,仙女的花篮和一只纤手,几经搬运不翼而飞。 与记者同往的,是蔡金台的外孙、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正海。因为外公去世时,张正海年纪还小,关于外公的一些事迹,他是听父母和朋友们讲的。张正海说,外公的人生远比他所了解的要精彩,他留下的作品就是他最好的传记。
《瓷器》记者 张钧和 文/图 一 要说蔡金台,先得谈谈丰城。 民国时期,景德镇的瓷雕业主要有三派,一是丰城派,二是以游长子为代表的福建派,三是都昌、抚州人。丰城籍的雕瓷名家众多,以徐播生、蔡雨生、蔡寿生、蔡寿元、曾龙升为首,他们继承我国传统的瓷雕艺术,还从历代绘画、戏剧、民间木版年画等艺术门类中汲取养分,尤其是把丰城木雕中的圆雕、浮雕、透雕、通雕等富有特色的技法,融入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之中,和其他派别一道,把景德镇的陶瓷雕塑推向了新的高潮。 蔡金台也是丰城人,1904年出生于景德镇。其父早逝,他随继父和母亲一道生活。张正海说,外公小时候家境应该还算可以,不然是读不起书的。蔡金台8岁进私塾读书,四年后,他便放弃了学业,跟随叔叔蔡寿生和蔡寿元两位著名瓷雕高手学浮雕技艺,后转投游长子门下。 因蔡金台悟性高,肯钻研,他不断继承了前辈的高超技艺,精通圆、捏、镂和浮雕,而且敢于创新。早期,其创作的《天女散花》《送子观音》《和合二仙》等作品不仅受内地人欢喜,而且远销港奥和东南亚地区。 解放后,蔡金台先后在建国瓷厂和轻工业部陶研所工作。步入新社会,蔡金台的创作热情更高,成功地创作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塑像和工农兵群雕,为新时代讴歌。嗣后蔡金台又应邀参与大型瓷雕壁画《井冈山》的创作设计。 1958年蔡金台由部陶研所调入陶瓷学院美术系任教,讲授陶瓷雕塑专业,并为来自越南、罗马尼亚、波兰等国留学生上创作示范课。张正海回忆说,当时他在雕塑瓷厂当学徒,蔡金台就曾经介绍过留学生到他们那里实习。 从1958年进陶瓷学院到1962年去世,蔡金台执教时间不到五年,却为陶瓷雕塑界培育了一批雕塑中坚力量。张育贤、刘远长、刘超鸿、聂乐春等雕塑名家都曾受教于蔡金台。正是因为蔡金台在陶瓷雕塑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1959年,他被景德镇市政府评为首届陶瓷美术家。
二
蔡金台离开人世,已经有47年,他留下的陶瓷雕塑作品,常常为人们所提起。与其留下的作品相比,这位老艺术家留下的文字记忆却十分稀少,打开网页和相关书籍,大多是他的作品介绍和艺术简历。关于他的人生足迹只是零星地留存于他的后人和学生的脑海里。 张正海和妹妹张春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外公的印象,自己亲历的少,大多是从父母那里听来的。在张正海出生以后,蔡金台在景德镇陶瓷雕塑界已经十分知名,但他没有一点架子,生活十分俭朴,性格也较温和。张正海记得自己在雕塑瓷厂学徒的时候,蔡金台常常会到雕塑瓷厂,与该厂的老艺人交流和切磋技艺,也会对张正海指点一番。 在公众的眼里,大家都晓得蔡金台雕塑技艺了得,知道蔡金台会中医的人为数不多。在张正海一岁多的时候,得了一场重病,当时家庭经济不是很宽裕,蔡金台便亲自为外孙治疗,把脉、寻药,几番下来,张正海的病好了。 蔡金台喜欢散步,常常带着女儿们到郊区野外,放风筝、捉昆虫、采集动植物标本。这在外人看来,似乎只觉得蔡金台仅是个情趣中人。其实,蔡金台是借助这个机会,观察大自然,教育孩子细心观察生活。陶瓷雕塑,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更多的是用形体说话,是三度空间的造型,如要达到更概括、更简洁、更单纯地表现主题的目的,必须细心观察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晚年的蔡金台,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搞瓷雕创作,他把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学生。陶瓷雕塑家刘超鸿回忆说,蔡教授上课生动有趣,他常用自己学徒的经历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蔡金台学艺时,关键技术师傅都藏着捏着,只有靠偷看和自己领悟,才能学会,如果被师傅发现,免不了要挨一顿打。他说,现在学习环境这么好,同学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上文提到的《天女散花》,是蔡金台晚年的得力之作。这件作品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初,这时蔡金台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白天教学,晚上创作,常常工作到深夜。那时,国家经济十分困难,虽然蔡金台是高校教授,但也有吃不饱饭的时候,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创作热情。这件作品如期完成后,被存于人民大会堂。之后,蔡金台便因病去世了,那是1962年3月,这年他5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