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原是梁浮县辖镇。自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以来,一直为江西省辖市。解放之初,景德镇曾分为北、中、南三个城区。未久又取消区建制。到1978年,复划为北、南两个城区,后将北区更名为珠山区;麻石弄以南及其郊野则为昌江区。珠山区实际是景德镇的老区。
相传秦代,珠山所在地,一片原始森林,没有地名,番君——鄱阳县令吴芮经过此地,曾登珠山之巅,见其马立于山脚之下,便把此山命名为“立马山”,这正是当今珠山区最早的地名及其由来;这也是现今景德镇市的地名起始及其缘由。“立马山”位于珠山区之中心——原景德镇城区之中心,且四周山势蜿蜒,有五龙抢珠之说,到唐代建有聚珠亭,故改称“珠山”,并成为景德镇之又名,而珠山区则因此而得名。五代后晋礼部尚书石和凝,曾这样称赞过珠山的景色:
“山色川光南国天,
珠峰千仞绿江前;
萧萧停立秋云上,
多是龙携出玉渊。”
元代,这里曾留下当时农民起义的足迹,其将领于九正,曾以珠山作为当时农,民革命军的大本营,一度称珠山为“蟠龙山”,后又复称“珠山”。珠山之巅,历来建有古阁,红墙黄瓦,重檐飞翅,雕梁画栋,秀丽端庄。此阁建于唐,称“聚珠亭”;宋代修葺称“中立亭”;到了明万历时又改建,称“环翠亭”;清雍正时改为“文昌阁”;19世纪20年代又重建,称“龙珠阁”。如今正处在复建立中,,它的未来,将会更加秀丽壮观。在历史上,珠山是明、清两代烧造宫廷用瓷的御窑器厂所在地,而龙珠阁便乒了督陶使之行辕。
龙珠阁,它是景德镇的象征,历代诗人,画家,特别是景德镇绘瓷画坛上的“珠山八友”,都曾在此吟咏。60年代初,珠山曾先后被绘瓷业坛上的画师作为瓷都“六景”或“八景”之一来闽。有人把珠山与龙珠阁堪称为景德镇之城徽,它充分表达了景德镇是我国陶瓷史上的古都名城,不愧为一座古今中外制瓷之高峰。
从珠山区的建置来看,它的前身实际上是景德镇的老城区,坐落在昌江中游河畔,是在古集镇的基础上改造和发展起来的新城区,现已成为景德镇市的中心。自唐武德4年以来,先后属新平,新昌,浮梁诸县领辖。北宋景德年间,为景德镇境地,其兴起及其演进都是与陶瓷制作的兴衰分不开的。原称“新平”的景德镇,《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
从那时起,当时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们,就在这里发现有用于烧造陶瓷的原、燃料,便就地进行开发,采伐;就地充分利用水利资源粉碎、淘洗、加工制作陶瓷原料;就地搭棚制作陶瓷器;就地筑窑烧造陶瓷器。后遍及珠山区郊外方圆百里的大小山坞。经三国、西晋到南北朝,这里的陶瓷不断得到发展,加上北室南迁,人口逐渐增多,向东南方圆百里路的深山高岭中继续发展。不过,在元以前,珠山区是一个陶瓷出口的集散地,制瓷坯坊和窑房等工场,还没有集中于城域之中,还没有走上区域经济专业化道路。
据解放后普查,上至邻县务源、祁门,下至乐平、波阳,零零落落,均有明代以前的古瓷窑遗址,表明当时还处在庄园经济阶段。陶瓷器的制作,依赖于农业,是农业之副业,直到元代,才开始过渡到都市经济,走上专业化道路。到了明代,随着制瓷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制瓷技艺及其烧成分工上的相互配合,越来越要求高度集中,而瓷用原、燃料的供应,也由原浮梁县之东、南乡,扩大到原浮梁县之西、
北乡,甚至到了紧靠安徽省徽州府之祁门县境内。加上,当时的皇宫朝廷御窑器厂建立在珠山,为了使民窑服从官窑的利益,便于对民窑的管理,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就有意识把分散在郊外的各个民窑向城域集中。从明代开始,现在的珠山区便成为当时以制瓷业为主的工商业集中地,至今还有不少街道和房屋保留着明清时代的街市轮廓,东至马鞍山,西到昌江沿岸,南至小港咀,北到观音阁,沿街依稀可见。
珠山区之中心所在地——珠山,地势较高,可免洪水冲袭,所以这里从明到清都成为御窑器厂所在地。并成为督窑官吏据为已有的禁地,也是他们私人吃喝玩乐的地方。而民窑也为了避免水患,便移向珠山以北较高的地处,兴建制瓷坯坊和烧造瓷器之窑房。从童家坞,经五龙山,经现今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所在地的白云寺,直到原天主堂背后右侧之雷公山,约两公里长,均为民窑立足之地,并有“三山四坞”之称,也是官窑便于管理民窑之需求。现在这些地带,地下遗存有窑具、匣钵和瓷器的残余碎片,其中夹有不少青翠可喜的明代宣德、
成化时期的青花碎片。
到了明末,制作瓷器的坯坊和烧造瓷器的窑房,继续得到发展,沿五龙山脉南下,经薛家坞、药王庙,绕珠山东侧,直达青峰岭,而明末著名的烧造瓷器的小南窑就在青峰岭卞。那时有明窑三百多座,“火光烛天”,被人们称之“四时雷电镇”,“天下窑器所聚”的制瓷中心。
街道的形成,亦是与制作瓷器的坯房和烧造瓷器的窑房的兴起紧密相关的。那时的所谓“正街”,是从御窑器厂的东门起,向北伸展,经龙缸弄、邓家岭、三角井、徐家街和五龙山西首之各民窑联成一片,这是珠山在历史上的最繁华的地带。不过,沿当时的正街,到现在的斗富弄、监生弄、火烧弄、三角坦等地,当时也很热闹;还有处在现今半边街、徐家街相距不到—公里之内的里泗渡,是明代祁门瓷石卸货和当时景德镇瓷器出口的码头。对岸有一小集市,名曰:“三闾庙”,是粮食的主要交易地。而青石街,则与当时的正街中段——现今的火烧弄相连向西伸展,长约不到半公里,更是当时人们常去的地方。处在现今珠山区南边地带的小港咀,与现今最著名的湖田古瓷窑遗址,只相距两公里半,为古代湖田窑烧造的瓷器出口之地,清代,珠山区又有了新的发展,逐渐向南伸展,其中的陈家街,自饶州分府右侧,直到十八桥,代替了以往正街的繁荣。此外,还有瓷器街。《景德镇陶录,记载:“瓷器街颇宽广,约长二三百武。(注:六尺为步,半步为武)街两旁皆瓷店张列,无器不有”。其南面约三百武处有黄家洲,为专门售所谓“下脚货”瓷器的地方。因清代制瓷原料多取昌江下游,当时的中渡口便成了新兴的码头,其附近的八卦图和泗王庙,大抵为牙侩和搬运工人居住的地方。
在这之后,从观音阁之“江南雄镇”坊,到小港咀,又形成了前街和后街两条并列对称的大街,计有6公里半之长,故在瓷都史上曾一度被誉为“陶阳”的景德镇——现在的珠山区,在历史上有“陶阳十三里”之称。现在的中山路,就是当年的前街,而中华路则当年之后街,直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拆成马路,另从麻石弄至马鞍山,斗富弄至莲花塘,东门头至莲花塘,拆成三条纵形马路。解放后,新辟珠山路,莲社路、广场路,通站路、东一路、曙光路、西一路,沿河西路等等。现在正向东西两翼发展,不愧为景德镇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市级党、政、军机关均分布在该区;中央、省、市级企事业单位大多分布在该地区。
总之,珠山这一地带,不知经历了多少大变动,直到今天,它依然仍是一座从未断过烟火的“火焰艺术之城”,并正在朝着具有瓷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