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印:庐山过客 李 小聪 题识:崇岩吐清气 幽岫楼神迹 戊子年之夏景市酷暑难熬 余同家人避暑于庐山深处与云朝暮 风泉清音一时烦热尽脱 韩溪小聪画并录远公句于匡庐客次 李小聪 Li Xiaocong 一个天生就爱画画的人,靠着自学,成为了一代大师;为了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远走他乡,隐居大山。拒绝电视,拒绝电脑,与山对话,追循古人,终成大器。 这位奇才,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小聪。 “我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中国画家,但可能是命运的使然,我最终还是成为了一名陶瓷画家。”李小聪说,“我当时有这么一种想法:瓷质的收藏寿命比纸质更长,瓷画不仅可以实现自己国画艺术的梦想,也可以克服纸本的寿命局限性。” “我画画的天赋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李小聪率直地说,“我父亲是潮州山区的一名小学老师,也是美术爱好者,尤其爱好书法和篆刻,对我的影响很大。” 李小聪从小就喜欢“读”古人的山水画,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自己坚持写生。“我喜欢的书籍是《艺苑掇英》,为了学到具体技法,我经常用放大镜去看。” 15岁的李小聪初中毕业後,进入潮州市彩瓷总厂设计室工作。“没有培训,也没有师傅带我,直接上岗生产。” 27岁时,李小聪的作品就已经在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中荣获了银杯奖。一年後,他被选送到瓷都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学习。他一面吸收传统陶瓷的技法,一面投身到大自然写生。 进修结束返回潮州後,李小聪也经历了人生的一段波折期,1989年,他“辞职”成了一名自由职业者。2000年,潮州陶瓷逐步走向产品化、机械化的花纸生产模式,电脑及印刷代替了手工绘画,李小聪陷入了手绘陶瓷孤独无助的境地,他毅然来到景德镇,遍访名师,切磋技艺。 2004年,李小聪隐居到庐山脚下。“面对青山雾霞,舒展千年古画,顿时百代文才,令人荡气回肠。” “第一次看到庐山,我就断定这就是我梦中的山。”李小聪说,庐山缥缈的云雾、浓密的植被和她厚重的历史感都让他象着了魔。为了“读懂”庐山,体会大自然的气息,李小聪在庐山脚下长期租下了农民的土房子,每年夏季就隐居在此,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拒绝电视,拒绝电脑,“一箪食,一瓢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作为山水画家,光有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必须心有林泉,笔墨才会有生命,可谓挥毫笔墨走云烟。否则画出来的山水很快就会‘枯萎’。画家感觉器官所感受到的一切都可以在画中有恰当的表现方法,但再高超的技法都必须与心灵感受恰到好处地配合到位,才能升华到笔端。”李小聪说。 李小聪有许多字号,他最喜欢自称为“扫叶道人”。他解释说不仅因为有“秋风扫落叶”的固定说法,也因为当他经常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扫落叶的时候,他会产生许多感悟,比如佛家所说的“扫心地”的禅意。他爱把自己的居所称为“扫叶居”,而且这个名称都会一直跟随着自己,“我到哪儿住,哪儿就是‘扫叶居’。‘扫叶居’也在我心里。” 李小聪平时不喜欢参加做评委之类的社会活动,连许多业内人士都很难看到他,他说:“一个人不可能把自己分成两半,一半画画,一半参加社会活动。要留好的作品给後代,就必须专心创作。我也决不是完全与世隔绝,重要的社会活动我一定会参加,像这次由广州日报和省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广东工艺美术大师赈灾义卖活动,我就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参加。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大俗大雅。不仅行家觉得好,而且要让不懂画的普通人也能看得懂。”李小聪说,“如果在历史的长河里,能远远地看到那么一个人,而且大家都能认出:‘那就是李小聪’,我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能否说你已经超越古人了?”记者问。“还不能这么说。只能说我现在在精神上与古人会合了,可以与古人实现心灵沟通了。如果说有创新,那也仅仅是在一些技法上‘跳出了古人’,有了自己的一些特色。我尽量做到立足於古人的基础之上而不雷同。”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最让李小聪欣慰的是,现在行家一看作品就会判断出“这是李小聪的风格”。 隐居庐山 与古人心灵相会 --——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小聪 刘宏宇 | |
估 价 | |
---|---|
成交价 | |
预展时间 | 2008-11-07 09:00 - 2008-11-08 20:00 |
预展地点 | 北京嘉里中心饭店 |
拍卖时间 | 2008-11-10 - 2008-11-12 00:00 |
拍卖地点 | 北京嘉里中心饭店(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号) |
拍卖机构 |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08秋季拍卖会 |
拍卖会专场 | 现当代陶瓷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