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献雅先生是江西辛亥革命老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胡廷銮的次子。他自幼颖慧,钟情绘画,加上渊源家学的滋养,使他的艺术天赋不断勃发。192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国第一所高等美术学府———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他来到上海、南京等地,以画会友,广结翰墨之缘,与潘天寿、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过从甚密,成为事业上的知己。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积学致远,终于跻身于大家行列,成为20世纪30年代早期中华全国美术协会第一届理事。
1933年胡献雅所作的《牡丹》国画选送加拿大万国博览会展出,荣获金奖。抗战期间,他受命创作了大幅《雄鹰》、《红梅》国画各一幅,致赠美国总统罗斯福及英国首相邱吉尔(红梅国画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当时国内曾放映在伦敦赠画盛况的电影纪录片。1960年我省以胡献雅先生为领衔人物,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的布置,他绘制的《雄鹰》、《荷鸟》等数幅国画及书画屏风三套,为江西厅争得了一等厅的荣誉,并受到嘉奖。
作为江西现代美术教育史上有影响,有成就的美术教育泰斗,胡献雅把一生主要精力无私无悔地奉献给了这块土地。不论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倾家资,募捐款,白手起家,创办“立风艺术专科学校”,还是在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施教,他都把“教书育人”融为一体。每当那些“老学人”追忆起胡先生的谆谆教诲,嘘寒问暖的情形,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情绪不召自来。记得原八大山人纪念馆吴振邦馆长生前曾对我谈起,他的艺术生涯就是从胡先生的发现开始的。1943年,胡献雅先生为了推动赣地书画艺术的复兴,历经艰险,呕心沥血,在江西泰和县创办了“立风艺术专科学校”,自任校长及国画教授。还聘请书画名家和文史名师梁邦楚、燕鸣、余塞、康庄、余心乐、齐宪模、胡江非、张孟纶等来校任教。当时的校工吴振邦按捺不住求知的欲望,经常爬窗上梯听胡献雅先生上课。胡先生发现后,请他进教室,并在黑板上即兴画了一匹奔马,要吴振邦临摹。当吴振邦用笔墨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奔马图》时,胡先生高兴地认定他是“可造之才”。于是免其学杂费,供其寝食,使吴振邦这位穷人家的“崽俚仔”迈进了神圣的艺术殿堂,最终成为我省知名画家。在胡献雅先生倡导的“以德育人,德才兼备”美学思想阐释中,立风艺专培养造就了300余名美术高级人才,填补了江西教育史上缺乏美术高等教育的空白。1955年以后,胡献雅先生参加筹建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并一直担任美术系教授,深受学生敬重和爱戴。前不久,我从民盟景德镇市委会副主委汪天生手中偶得胡献雅生前讲课稿复印件一帧。胡先生在讲课稿中把勤学苦练,循序致精,丰富画外修养,虚心请教作为绘画成功的“四要素”。据不完全统计,经胡先生培育的学生中,教授、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就达60多人。他们已成为我国当代美术教育的栋梁之材。从这个意义上说,胡献雅教授不仅是江西现代美术教育的泰斗,亦是全国闻名遐迩的美术教育家。
作为中国老一辈书画家中的佼佼者,他的国画以水墨见长。无论是奇峰峻岭,暮云苍霭:还是花卉野禽,都可以感觉到作者创作的饱满激情和妙悟通神的艺术境界。如《荷花长卷》水墨花鸟画,表现出盛夏荷塘的美妙景致,这幅佳作较之张大千的《荷花长卷》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笔下的梅、兰、竹、菊、牡丹、蔬果之类,亦都能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同时,运用独自的造型语言,形成一种全新的艺术面貌,呈现出大师风采。
链接:
胡献雅是江西已故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为纪念他对江西美术事业的贡献,民盟江西省委与景德镇陶瓷学院将于2月26日在南昌联合举办“百年献雅”艺术研讨会暨《胡献雅书画集》首发式。本版选登的部分作品,均为胡献雅不同创作时期的代表作,读者可从中体悟画家追求的艺术风格和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