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塑造的金童玉女,在一片宁静、温馨.悠闲、诗意的氛圈中,弹琴的、下棋的、赏花的、观鱼的、逗鸟的、遐思的,其是干姿百态,万般风雅。
陶瓷学院美术系副教授陆军,号"寿泥堂主"、"雅室"、"寿泥堂"。1948年生于上海。自幼酷爱美术,1982年毕业于陶瓷学院,师从着名国画家、雕塑家胡献雅、周国桢、尹一鹏教授,毕业时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同年赴广州美术学院继续深造,得著名雕塑家潘鹤教授的点化和影响,1984年调往宜昌园林科研所工作。在宜昌他与夫人杨冰女士合作,设计了"屈原九歌碑和"。,在全国首届龙舟赛开幕前夕落成。这组以屈原为主体的六人群雕,成为这座江城的一大景点。那气势恢宏的构图,那气贯长虹的气势,吸引若无数中外来宾前来凭吊倾怀这位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让每一位游客进人一种浪漫飘逸的境界。他去西陵风景区设计创作"醉放翁"雕塑,表现宋代诗人陆游豪饮赋诗的场面,把一个"醉"放翁刻画得淋漓尽致。他在宜昌4年设计了10多座城市园林雕塑。
1990年陆军夫妇奉召调回母校。在传统的绘画长河中,婴戏图也占有一席之地。如童子闹元宵、燃鞭炮、放风筝、跳橡皮筋.捉迷藏等等传统画面,成了中国陶瓷艺术约定俗成的模式。陆军潜藏在内心的现代意识,促使他对不断重复的历史背叛!用表现时代气质的"坐标"。再塑风格独特的"陆氏童子"。它不应该是历史婴戏图的延伸,也不是外国的洋娃娃的再现,中国几千年积沉的文化遗产:琴、棋、书、画的艺术魅力熏染了几千年的中华儿孙,启迪了中华民族的心灵。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是陆军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于是,他笔下的儿童题材,呈现出与历史截然不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意境。他所表现的童男童女,个个衣着风雅,举止文静,丝毫没有市井之气。他着力表现的是童子外在的美和内在美的高度集中,笔下的垂子个个服饰宽松自如,潇洒飘逸,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端庄,典雅之美与那天真可爱的童子和谐交融。
|
|
"陆氏童"从胚胎到成型,从稚嫩到成熟,也经历了"炼狱"的过程。第一代"陆氏童"。只是通过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来表现形象。不久陆军感觉到造极形象似乎有些单调,遂形成着意塑造小眼睛小鼻子的第二代"陆氏童",一反过去大眼睛就是美的模式。接着,陆军又往金童玉女的服饰美上下功夫,将服饰结构、装饰美、形体美融为一体。使他笔下的童子形象更具有中国传统的韵味灵气和意境。终于,陆军从中国"文人画"的大巧若拙宁拙毋巧中找到了答案,解决了过去"拙"与"巧"的对立问题,而把"拙"与"巧"同时运用起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第四代"陆氏童"那变型夸张了的、具有个性化和心象符号的形象。许多见过其佳作的人,无不被陆军营情造境、倾心构思的画面所陶醉,施于人教授为"陆氏童"题写了一副对联,口:"无瑕童子清如玉,不俗墨痕意似仙。再度概括了"陆氏童"的艺术魅力。
陆军的"陆氏童"会给人一个联想的空闲,会激起人们一种发古人幽情的豪兴,浮想联翩之间会使人们忘却了世间的烦恼,在心旷神怡中获得一种高层次快感和心灵的欢愉。陆军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通过自己的艺术世界的人美、景致美、构图美、意境美折射出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灵。简言之,他用古代童子的形象注入了现代的审美意趣,产生更深更广的艺术张力。唤醒人们再回到童年岁月中去的意念而又欲罢不能的心态。他笔下的煮茶的仙童、采菊的儒童、戏莲的玉女、赏花的仙女,个个楚楚动人,被理想化、拟人化的色彩所诱惑,使你不得不去充当其中一个角色,把自已和画中人融合一起,找到那失去了多时的重其,产生一种望梅止渴,心旷神怡的效应。
陆军的"陆氏童"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魅力,其原因是它没有前人的模式,更不是历朝历代"婴戏图"的重复模拟写真。他独创的"陆氏童"是古代儿童与现代语言和时代精神三位一体的结合,是神话和诗意的高度统一。它风雅.飘逸、天真、纯美,唤起我们无穷的幻觉,如闻上界笙歌,如观九天乐舞;只见他们从天而降,来到人间,或看书作画,或弹琴下棋,或采菊浴莲,个个都因若中华民族崇尚高雅的光辉,洋溢若民族文化昂扬向上的精神,这是古代未能表现的思想内涵,也是上天也不曾有过的精华,而只有陆军的心灵巧手才可以塑造;这来自天国的神话,来自几千年文化宝藏的智慧,来自中华民族的气质。因此,享有盛名的"陆氏童"才会个个神彩焕发,风流潇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