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中心
了了亭商城
陶艺词典
影视中心
拍卖指数
网站首页
艺术文章中心
瓷器款识图库
藏品鉴证实录
陶瓷视频库
陶瓷拍卖指数
艺术家黄页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了了亭商城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陶瓷艺术研究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收藏真伪辨析
收藏品市场·故事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了了亭谈收藏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景德镇陶瓷新闻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名家作品欣赏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其他
民国瓷
建国后
太少红狮
茶壶专篇
桃花美女图案篇
晚清-民国瓷瓶篇
笔筒、帽筒类
盘形、碗类
罐类
杂件类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一画
二画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大师电话黄页
教授电话黄页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补充栏目
陶瓷300问
一画
二画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雕塑
青花
斗彩
粉彩
新彩
釉里红
颜色釉
古彩-五彩
综合装饰
现代陶艺
周国桢(教授)
戴荣华(国大师)
王恩怀(国大师)
汪桂英(国大师)
陆如(国大师)
吴锦华(国大师)
宁勤征(国大师)
郭文连(教授)
王安维(教授)
彭竞强(省大师)
袁世文(国大师)
戚培才(国大师)
戴玉梅(国大师)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李一新(省大师)
王秋霞(省大师)
秦胜照(省大师)
李磊颖(副教授)
刘乐君(副教授)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陈庆长(老艺术家)
杨杰 麻晓武(高工)
吴伟明(高工)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李云峰(高工)
胡达民(高工)
徐国明(高工)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赵坤(高工)
张万莲(高工)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王静(院校老师)
李申盛(高工)
汪则东(高工)
蓝磬阁
王金泉
江龙(高工)
刘远长雕塑作品
网文转载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陶瓷艺术家
仿古陶瓷精品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保持登录状态
没有帐号?
点此注册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
网文转载
>>
文章转载
>>
正文内容
文博专家齐聚古窑共话瓷都非遗传承
作者:景德镇日报 付裕
来源:
了了亭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5日
【
收藏
】
【
查看评论
】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更多
本报讯(记者付裕)2014 瓷博会期间,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内举行了一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专家座谈会。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咨询专家、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 全球副主席陈平,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及各省博物馆负责人等诸多文博专家齐聚一堂,总结经验、集思广益,探讨如何让文化“活”起来,更好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口号,近年来,古窑民俗博览区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广泛聚集文博专家、工艺大师、院校教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社会力量,由近及远,成功复建复烧了景德镇历代典型瓷窑,实现了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双丰收,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重大影响。不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就曾报道了近十次,就连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高清大屏幕也留下了古窑民俗博览区的靓丽倩影。这座被誉为“活着”的陶瓷历史博物馆正用古老而纯粹的制瓷技艺,别开生面的民俗表演及传统窑炉的复烧开窑向四海民众展示传统陶瓷技艺里那份不曾丢失的韵味,展示着那段依旧“活着”的传承记忆。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文化顾问、研究员
周荣林
2008 年,古窑民俗博览区改革管理机制以来,以保护、传承、利用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从调查研究、设计规划到组织实施,恢复了传统手工制瓷成型生产作业线;传承发展了瓷乐器的制作和演奏;2009年提出了“历代瓷窑炼就千年瓷都,系列复烧彰显中华文明”的口号和复烧计划,六年来,先后复建复烧了蛋形窑(即镇窑)、葫芦窑、馒头窑、龙窑、青窑、龙缸窑、风火窑、色窑、爁熿窑、匣窑等十座历代的典型瓷窑,带动了200多位手工制瓷老艺人活跃在传统制瓷的生产作业线上。由此,景德镇古窑由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今年的全国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的主要领导亲自到古窑参加复烧点火活动。
我们由衷地体会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就是古窑这六年实践历程的写照,也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北京社会科学院会长、研究员
阎崇年
民族的伟大元素要复兴,譬如说古建、园林、书画、陶瓷、丝绸、刺绣、中医药以及武术等,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多了,我觉得首先考虑的就是陶瓷,特别是以景德镇为首的瓷器。我归纳景德镇瓷器十二个优点,分别是历史美、恒久美、可移动美、观赏美、实用美、高精美、传承美、朴实美、文化美、艺术美、文物美、收藏美。
根据这些特点就可以说明我们景德镇的瓷器,中国瓷器,在民族伟大复兴元素里面,也是在复兴伟大的文化遗产里面。
怎么复兴?保护是其一,鲜活是其二。有些文化遗产已经保护了,我去福建看了建窑的遗址,保护的很好。去西安看兵马俑,也保护的很好。但是怎样把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起来,我原来也不明白,但今年两次到景德镇看了点火开窑,我觉得这就是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起来非常生动典型的一个范例。各个文化遗产都值得思考,怎么向景德镇学习,把文化遗产鲜活起来,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真正做到伟大复兴。
福建博物院院长、研究员
吴志跃
国家文物局曾对全国主要博物馆的藏品展示进行了一次统计,藏品展出率不到5%,最低的才1.2%,全国平均展出率为2.8%,许多文物都在库房里“睡大觉”,如何让它“活”起来,以更好地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责无旁贷。
要让文物“活”起来。我们曾组织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7 省45 个博物馆的联展。去年是首展,今年在北京首博又展出了三个月,获得“全国的十大精品奖”,接着去了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和巴西展览,并到联合国总部展出,我们不仅要让文化遗产在中国“活”起来,还想让异国他乡“活”起来。这几年,我们打造了系列活动,叫“纸上博物馆”、“网上博物馆”和“空中博物馆”,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副研究员
李一平
很多专家都提到,文物发挥的作用不够,要活起来,怎么活?就是要突破原来的静态保护形式,突破这种模式,然后用活态的保护方式,使文物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
古窑民俗博览区在若干年前就已经做到了这些。通过操作、生产,把生产和保护交织在一起,同时和旅游相结合展示在大众的视野里面。没有沉浸在这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活态保护。为此做了更多的努力。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恢复景德镇历代制瓷的窑炉,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搞了窑炉博物馆,古窑在文化遗产保护上面立了一大功勋,把那些已经消亡了六百多年的窑炉重新展现在现代人的面前。“瓷器制成,全在窑火”,通过复烧做陶瓷研究,对一般的工艺研究深入到对窑炉的研究,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对传统窑炉的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保护了窑炉,带活挛窑、烧窑、制匣钵行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吴伟峰
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并得到保护,旅游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第一次来到景德镇,就参加了点火和开窑仪式,感触很深。我觉得景德镇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做的非常好。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讲,景德镇把文化遗产(陶瓷)和旅游相融合,做到5A 景区,是非常好的一个例子,在这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能够落到实处,包括把古代的工艺恢复起来,让众多传承人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还有就是关于产品的销售,不仅是在古窑景区,甚至是整个景德镇,产品的经营和销售都非常好。
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品位的旅游,没有品位的旅游就很难可持续发展。未来,我们要加强研究、展示、收藏、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我们的文化遗产才能够活起来,我们旅游的文化内涵才会更加的深刻。
江西省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博士
洪文艺
古窑的意义,远远不在古窑本身。旅游不再仅是社会精英阶层的专利,它已成为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参与的生活方式。中国旅游也不再是上车睡觉、下午看庙,到了景点拍个照那样简单、低质的东西。在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中,人们需要通过有效的旅游让生活慢下来,去体验、去品味、去欣赏、去享受,有张有弛、有滋有味的生活。但是没有文化,怎能去品味欣赏,怎能慢下来?古窑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让游客慢下去、沉下来、静下心去品味欣赏的文化旅游产品。
景德镇城市旅游占旅游总体份额的70%,而古窑旅游对景德镇城市旅游的拉动贡献率有占到70%。古窑与文化的完美嫁接、高度融合的业态创新,为解除现有旅游格局禁锢注入了强大新思维和新动力。
首都博物馆文化产业部主任、研究员
张鹏
要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首先应该整合博物资源。一些博物馆有几十万件,甚至上百万件的文物遗存在库房里“睡大觉”。我们之前走过一段弯路,许多产品都觉得很好,可以去做创意的东西,但是不符合市场的要求,所以整合资源是必要的。
博物馆应该强化市场运作,在把”博物馆带回家”的过程中,我们的产品也要符合市场的经济规律。文化产品是为大众和消费者开发,只有适合市场,有消费群体,有使用的价值,他们才有可能买回家,博物馆文化产品带回家,还有很多路要走,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企业的介入。博物馆自身没有资金,只有资源,要把我们的资源放大利用,需要企业的介入,博物馆如果能企业化、市场化的运作,那么“把博物馆带回家的路”就会更近一些。
景德镇古窑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长、教授
宋雪鸣
古窑点火复烧,看到了一个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互动结合的成功案例。作为一个旅游项目,立意非常重要,我们对文化层次的需求不同。陶瓷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一个商品,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中国制造,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景德镇古窑具有很深厚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到古窑旅游景区,我们看到了各类游客通过最古老的制瓷作业线,在各式青花瓷、彩瓷作品中体会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成熟结合,了解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同时让世界知道了China 背后的中国故事。
进入21世纪,各类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不同,他们对陶瓷不一定感兴趣,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文化构架上都不够。我们要把其容纳到景区的建设当中,将会使旅游业对非遗保护起到很好的策动作用。
广东省博物院副馆长、研究员
陈绍峰
文化是伴随着人类成长的,遗产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怎么让它“活”起来?从内容上讲,不管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相互包含的。比如我们的瓷器其实就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制作工艺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就需要我们把它解开来看,留下一些对我们传承有意义的元素,再将其中的某两种元素或者多种元素进行一个新的组合,这样重新组合的变化量是非常大的,会让它有极强的生命力。
从陶瓷角度讲,只有和我们的生活有关,它的生命力才会更强。我们的陶瓷是有很多种实用价值的,我们可以结合很多新的科学水平,例如做出陶瓷的刀具,这种刀具甚至比金属的刀具更加锋利,更加好用,这就是一个重组的过程。事实上我们所有的文化遗产,其实他们互相之间也都可以做这样的一个结合。
安徽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
邓峰
景德镇在我的印象中是伟大神圣的,有着1700 多年的发展历史。说明了景德镇的发展严格意义上来说具有历史的传承性。我到欧洲和美国去参观学习时,去过一些文化场所,他们介绍说中国制造的一些藏品,一看都是景德镇的。
就如何应对博物馆和文化博物馆的馆藏品的开发和利用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再一起探讨探讨。现在国家要求我们做好“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相关工作,但是我们如何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安徽博物院有2100万件藏品,但是实际上展出的馆品却是很少的一部分。
故宫博物院开发了大量的仿制藏品,可以让大家带回家,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各个馆里都有大量的瓷器,安徽馆也比较多,如果把这块产品做下来,好好研究,在仿制的基础上把这项工作做好,在创收上和实际意义都将是很大的贡献。
伪满皇宫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
张微
对于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我认为坚持机制改革创新是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的保障。进入新世纪之后,各个博物馆由于经济实力、社会转型、包括自身的基础发展和机制体制的限制等方面的不同,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状况,机制体制的束缚是很多博物馆面临的问题。
要挖掘开发文化产业的特色,应该说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一种延续。现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上升,出现了文化产品多元化竞争的发展趋势。任何一家文化产品旅游的开发,都要依托于自己博物馆的性质和特色。
游客量的不断攀升是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一种体现,不管景区还是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对象就是游客,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如何提高游客量,除了陈列展览和景区的特色,也离不开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游客宣传,让更多的人走进我们景区和博物馆,是我们应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熊钢如
要复活优秀瓷工的精神传统,要以童宾为代表,为陶瓷献身,对工作敬业。这与现代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要复活我们过去的文化交流方式,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就是海上陶瓷之路。从泉州港出发,一直到南洋、非洲、欧洲。每一艘船上都会有景德镇瓷器。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发展经济,我们能不能积极参与,将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与历史复活,把当年的海上贸易交流复活?我们应该这样做,也有条件这样做,这也刚好符合中央发展经济弘扬传统文化的需求。此外,还要复活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景德镇陶瓷不仅是实用品,更多是艺术品。习主席最近召开文艺座谈会,提出很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要求,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要引起重视,学会如何让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咨询机构主席、教授
陈平
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导致了很多手工艺不得不被淘汰,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我们要怎么样来进行保护,是值得每一个非遗保护的专家和学者甚至是体系方面的一种研究。
在古窑看到几位德国游客,他们说每年都来,还要带更多的学者来,想在景德镇做点什么。这说明21 世纪很多人是期待看中国的,但是我们中国能给世界带来什么?能不能有与时俱进的东西?要引进新的创业理念和市场设计理念,让陶瓷融入到更新的时尚和现代元素的开发理念当中去。在市场产生价值,让年轻人接受。联合海上丝绸之路的各个国家,做各种各样技艺类的交流,这将会是景德镇文化和技艺复兴的一个绝好的机会,重新开启陶瓷海上丝绸之路,为景德镇陶瓷的复兴、海外的输出和引进做一些资源的共享。(专家按发言先后顺序排列)
上一篇:
艺术品投资秘诀:寻找风格代表作
下一篇:
博采众长独具匠心——感悟江西省首届陶瓷…
最新图文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