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家称从90年代初以来拍卖的齐白石作品,共有几万张,但拍卖场上96%齐白石作品是假画。中国字画造假泛滥成灾,大量艺术炒家在拍卖场把假画洗白后进行洗钱、骗贷等非法勾当,民众渴望收藏市场反腐败。)
一,中国历史上五次收藏高潮
我收藏中国书画已经几十年了。从中国书画鉴藏史上讲,中国有五次收藏高潮,第一次是宋朝,宋朝的时候皇帝喜欢书画,所以书画创作和鉴藏比较盛行,而且那时候画家在社会上也有很高地位,当时画优也能致仕,有品级的,政府专门设了画院,好的画家是画院的待诏,能考进宋画院的所有的画家都是很优秀的。宋画家考进画院的时候,宋徽宗以诗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考试,画家李唐所作画最好表现了此诗意境,于是考进了宋画院。可以说宋画院所有画家都是“知识分子”算得上是文人画,只不过到了元朝之后,没有画院了,在院的文人画家变成了在野的文人画家。在宋代绘画作品不但有经济价值还有政治价值,给官员送一张画,就可以给自己换来一个官职,所以说在宋朝,绘画作品在社会上不但有经济地位,而且有政治地位。
到了元朝的时候,因为蒙古统治者不重视书画,所以没有画院了,在院的文人画家没有了,变成了在野的文人画家了。到了明朝,又到了第二个收藏高潮,又是汉人统治了,又进入第二个书画收藏高潮,这个书画收藏高潮是以民间收藏家项元卞为首,还有文人詹景凤、祝枝山、文征明、董其昌等参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和台北故宫院的好的书画作品大都经他们之手。
到了清朝,至乾隆年间,就进入了第三个收藏高潮,这个收藏高潮民间前期是以民间扬州大盐商安岐、江春为首的收藏家,当时扬州是中国盐的集散地,而且原来盐是官营的,由于安岐是朝鲜人,后来进入满清八旗了。这帮盐商很有钱,有钱以后开始收藏画,你像江春当时有钱到什么地步,为了显示自己有钱,把金子打成金箔,粘在山上,这些金箔贴在树上,江春当年跟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借60万两白银,江春连眼都不眨一下,就把钱给了,安岐也是大盐商,台北故宫博物院,我认真看了他收藏的画都是比较精彩的画。后来由于乾隆皇帝喜爱书画,民间的书画藏品好的都入了内府了,宫里还有一批宫廷画家为皇家服务。
到了第四次收藏高潮的时候,是清末民国时期,北京逐渐的有了像张伯驹、袁克文,溥儒这样的大收藏家,溥儒是恭亲王之孙,北京的恭王府是仅次于故宫博物院的王府。他们家继承的都是恭亲王从故宫里拿过来的东西,还有南方的庞元济、张大千、吴湖帆等这些收藏家,我后来仔细看了一下像张伯驹他们收藏的东西,包括张珩,郑振铎编了他收藏画的目录,从书上来看,唐画不需要鉴定都是假画,有些老画不是假的就没有价值的,当然老的仿本和摹本也有价值,当原作佚失了,而摹本或仿本又较忠实原作的,这样的画也是有价值的,宋摹和宋仿的画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所以收藏老的有价值的老画也是有意义的。老的收藏家也收藏了像后来进了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些有价值的老画。
第五次收藏高潮就是现在,以1993年中国成立收藏家协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第五次收藏高潮,第五次和以前的四次收藏高潮有巨大的区别,在这个收藏高潮中参与的人数是古代所有参与人数的N倍。第二,因为画画人多,倒画人多,买画人多,第五次收藏高潮是以往的N倍。第二个特点,市场上画的流通量巨大,这个流通量也是中国古代前四次高潮流通储量的三倍。第三个特点,参与的金钱数也是古代所没有的,也是古代的N倍。
二,拍卖场上96%齐白石是假画
中国绘画史上有两次书画发展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就是宋朝,宋朝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格调高、笔墨精到的画家,第二个高潮是近现代,就是清末民国以来以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李可染、傅抱石等一系列优秀的画家为代表,由几十位优秀的画家组成的,在他们中有很多的绘画已超越了宋朝,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二次发展高峰期。因为有第二次高峰期,所以近现代书画也是中国拍卖市场上最热的拍卖门类。
中国古代书画在中国拍卖市场上,我可以跟大家负责任地讲,绝大多数是赝品和没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好东西基本都进了博物馆了,进了博物馆的东西,也有一部分是定错了真伪,定错了年代的,市场上拍的高价值的古代书画作品基本都是假的,有的都是老仿的。谁要说会鉴定老画,他必须用仪器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有“标准器”意义的古画研究一遍,因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在好多被视为“标准器”的古代书画是开门假,纸也不对,墨也不对,笔法也不对,你看的这些北京故宫所谓的“标准器”和故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标准器比较一下就不一样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国内其他一些博物馆有很多古代书画藏品真伪定的都不对,将假的定真的,还有将时代定错的,这种现象很多。
咱们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个特点,有些古画在作者或是时间上有争议的或是值得商榷的应该定为“传作”或“款作”,而故宫博物院展览文字介绍中很多都以原作对待。故宫博物院是收藏展览的机构但并不是培养鉴定家的单位,在这儿如果能够认真学习,可以成为鉴定家,但是也可能你所参照的标准全是以假的画作为标准,你出来鉴定的时候你就容易犯错误。这是个当今拍卖市场上的有些专家误导市场的原因。当然更多的是一些鉴定专家迫于经济利益干出些口是心非的事来。
近现代书画市场陷井更多了,比如齐白石,从90年代初拍卖以来,到现在共拍了24000件,96%左右是假的,因为齐白石一生只创作1万多件作品,所有宣传齐白石作品说他创作两三万件的都是骗子。1955年给齐白石拍的纪录片叫《画家齐白石》,其中就讲他辛勤的在艺术园地里耕耘了60多年,当时蔡若虹问齐白石一生创作多少作品,齐白石说他一生创作8000件。家属算了一下,说他一生创作了14600件,所以在电影里面旁白采用的是一万多件的说法。50年代国家给齐白石出画集,齐白石为这本画集写了序,其中齐白石写到,他自幼当放牛娃和作木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饱饭,齐白石说自己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而酷好文艺,文艺面很广,为之80余年。所以说齐白石是靠自学为主尽量脱离干苦力的匠人,而苦学诗文书画、篆刻,要成为有文化的艺术家。那他当然不是匠人了。齐白石从事艺术创作八十多年到底创作了多少作品,有什么成就?序中齐白石白纸黑字写到:作画凡数千幅,作诗数千首。到1957年画完最后一幅牡丹画,后来就住院了,不能画了,9月16号过世了,齐白石已有的影像资料及当时的文字资料表明齐白石共创作约10000多件画作。现在光在市场上交易的、有拍卖记录的就有24000多件。还有很大一部分在各大博物馆收藏还有一部分在大收藏家手上收藏所以除去这一部分,在市场上流通的真迹是很少的。但北京画院收藏的一部分我觉得也不真,因为博物馆里的藏品除了齐白石家里捐献的作品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在社会上征集或是购藏的,那就比较复杂了,真伪杂糅。我研究齐白石这么多年总结齐白石的画有个很大的特点,凡是真画,墨迹一定是发紫的,他一生用的都是老墨,凡是印章的印泥都是含蓖麻油。这是齐白石的情况。
再看看李可染的情况,一生创作传世一千多件作品。我到李可染他们家去,李可染先生将我视为知音的朋友,他过世之后,我跟他夫人算了一下他一共画了的多少张画,结论是一千多张。现在市场拍了八千张,远远超过他创作传世量,假的也占90%以上。傅抱石创作数量是盖棺定论的,所有傅抱石研讨会,都研究证实,傅抱石创作了不到两千幅,现在市场上也拍了八千多幅,傅抱石一千多幅收藏在博物馆,因为抄他们家了,大部分在南京博物院。
溥心畬,不光绘画好,他的楷书,是古往今来能见得到墨迹的书法家中楷书最好。流传传下来的行书,一个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米芾的蜀素帖,一个故宫博物院的赵孟頫行书作品,这两个行书是中国古往今来至今没人打破的纪录,溥心畬的工笔花卉也是格调最高的,笔墨也是最好的,山水也是。他夫人台湾李墨云女士收藏600件溥心畬作品,我从他夫人手中买了500件,他的山水、人物、动物无所不能。
三,书画市场造假的十大现象
我说收藏增值的问题,我1949年进北京,进北京之后刚打完仗,齐白石的画卖多少钱,卖6块白洋,不要纸币,就要白洋,那时候对纸币已经不信任了,刚打完仗,大家都很穷,我们解放军基本都是工农兵,对这个书画不太懂。所以那个时候书画不值钱,是近代以来中国书画市场上的第一个低潮期,历史上也如是,战乱的时候就是书画市场最低潮的时候。放到现在得3500万吧,上次拍两个多亿的,增值一千万倍,在解放以后,任何东西都没有艺术品增值快,文化革命的时候,后来到五几年的时候,1954年、1955年的时候,齐白石的画已经涨到收购价5块钱以上,可是到文化大革命收购价又重新回归之前。我们70年代,那时候买画的时候,你像北京几个重要画家,像李可染、吴作人、蒋兆和,当时收购价都是45块钱,李可染山水在1964年,收购价当时卖给荣宝斋四张山水,给他350块钱,李可染高兴坏了,因为都是三裁的,一张一尺合10块多钱了,李可染高兴的说,我的画超过我老师的收购价,齐白石才卖10块钱为止。
当年45块钱,现在拍卖会上至少180万,当年60到90买的山水,现在至少拍500到1000万,翻了几万倍,什么房地产,什么都不成。在改革开放以前,从解放到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国家黄金收购价152,三块零四分一克,现在涨到一百多倍,白银,从解放到改革开放以前一直是四分钱一克,当时我们进北京一块白洋换一块人民币,3.5块白洋买齐白石的3.5人民币,收画的利润有上千万倍,有上万倍。就拿齐白石讲,二零零几年的时候才两万块钱一尺。现在卖多少钱了?
1990年我们国家货币总量1.53万亿,到2011年变成了占货币总值的六十分之一,书画有成万倍的,这里面有巨大的陷井,这个陷井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个方面就是中国现在形成了五大造假基地,以天津为第一造假基地,北京第二,上海是第三造假基地,南京第四,广州第五,每年他们制造的数万幅赝品送到各个拍卖公司,中国没有一家公司敢说自己不卖假画。
所以就形成了第二个原因,拍卖行的问题,五大基地生产出来的画,通过这些画倒到拍卖公司,拍卖公司为什么能卖这些假画,因为拍卖法有保护拍卖行的免责条款。比如说齐白石共计上拍24000多件,拍出去1600多件,为什么拍出去呢,我们行里流传一句话,傻子买,傻子卖还有傻子在等待,因为傻子买,傻子卖,卖的假画还有傻子在等待,因为名家书画市场需求量大,名家真画供求量又很少,假画又相对便宜,拍卖公司又卖力宣传,卖假画的利润又惊人的高又没风险所以假画在市场上大量流传,拍卖公司在里面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拍卖法》保护的是拍卖行,对于买家非常不利,买家买到假画之后欲哭无泪买家属于弱者。
第三,大家看到画家家属子女鉴定过的书画,有很大一部分是假的,因为收了人家好处费了。
第四,还有一部分所谓鉴定家,鉴定家在书画作品上题跋,也很大一部分是假的,这部分鉴定家追求经济利益,需要钱,所以一年开出几百件几千件之多,这些所谓鉴定家也是伪专家。
第五,利用媒体帮助造假。将假画上电视,上杂志等等包装手段。
第六,出版社帮着假画出版,拍卖的时候说在哪儿哪儿出版,就能卖高价。出版社收了钱了,要完成出版任务,把大批假画出版,人家再把这些假画去卖。有的画集一件真品都没有。更有甚者是连出版物都是假的。
第七,还有博览会,搞展览,把假画拿出去搞展览,也有在博物馆展,在文博会展,展览完了之后再去卖。
第八,还有好多造假画的人利用高科技复制技术,把真画作复制,复制完了之后再拿笔墨收拾一下,再拿去充当真画卖,远比原来的木板水印技术高的多。
第九,有些裱画师,为新做的假画做换老表工。有些画家因当时名气很大市场很好,在其活着的时候就有人造假,包括他的弟子、私淑弟子乃至于专门造假的就造假画,所以别以为当时原装原裱的都是真的。
第十,现在我又发现了,现在好多扇面画,有一面是真的,另有一面是空白所以就配了一个假的。
这是中国书画市场造假的十大现象。中国近代在美术方面出现了两个学问,书画鉴定学和鉴赏学,书画鉴定学创始人是张珩张葱玉,他是1915年生的,湖州富商的孙子,从他祖父手里继承了很多遗产,张珩爱赌博,结果把遗产上海大世界都输出去了,他也喜爱收藏书画,因为老上当所以研究鉴定。1934年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鉴定委员会的委员,1946年31岁的时候,再次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鉴定委员,他们家收藏的高古画大部分也是是假的。解放以后张珩进入了博物馆,为了给博物馆培养鉴定人员,就开办了培养鉴定人员的学习班,张衡给讲课。1963年过世,过世之后,他的朋友,包括学生,把讲课的稿子整理成小册子叫《怎样鉴定书画》。书画鉴定活动自从有假画就有,但在这之前都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这系统理论是从张衡从《怎样鉴定书画》开始的,这篇文章最早在1964年出版在文物杂志第三期上发表,1966年4月正式编辑成白本的小册子,后来王以坤写了一本书,《书画鉴定简述》。第三本就是徐邦达1979年写的,《古书画鉴定概论》。
1993年成立中国收藏家协会之后,艺术市场开放了,有了艺术品拍卖会,有大众开始参与书画收藏,大家想知道知道什么画叫好画?用哪些标准判断这些画属于好画,我就写的第一本书《刘文杰说字画》,提出了中国书画的鉴赏标准,鉴赏标准是判断这画好坏。判断这画的好处,第一个层次叫小美,就是视觉感,可观,中美可赏,赏心悦目,不但视觉美,心里也美,大美的画可以读出诗词、文章、乐律、散文。什么叫章法不足?章法不足就是像没有写文章一样的方法去画画。看好画就象阅读欣赏美文一样所以叫大美可读。
四,如何鉴别劣质字画
接下来讲讲什么叫中国画?含有中国书画传统的画叫中国画,吴冠中不懂得什么叫中国画,他认为中国书画传统里糟粕多,精华少,糟粕大于精华。什么叫书画传统?书画传统是能够代代相传的中国书画语言和基本功精华的集合,传是代代相传,统一的。传统里包含两方面,中国书画语言,大家可以看,古代所有大画家,每一个人画的画都不一样,说明语言不一样,语言不一样,说明都有创新,中国书画语言的本质就是创新,中国书画基础功的精华也是创新,历代大画家笔墨都不一样,都有发展,就是精到笔墨的创新。一个画的笔墨,综合表达了一个画家语言和基本功的能力,笔墨不好,这个人就谈不上好画家了,你看吴冠中的画里,真的不能看笔墨。
我曾经在八几年的时候,从吴冠中那儿买了一张《雪山》,仔细看笔墨什么都看不出来,也看不出诗意来,所以决定淘汰了,原价淘汰了。所以首先掌握你买的东西是不是中国画、判定你买的东西是不是属于中国画,因为中国画是代表中国书画的传统。我们判定中国书画的好坏有几个标准,中国书画的语言,中国书画语言包含五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叫绘画的主题和表达的的创新,什么叫主题创新呢?大家画过的东西和没画过的东西,你先画这叫做主题创新,没有这么表达的你表达了,你表达的比别人更好叫表达上的创新。所以我们看这画好不好,先看绘画主题,大家千万别以为新就是有价值的东西,不是,新在哲学上讲就是有别于它,创新就是在突破基础的新叫创新,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你才能创新,我们看的主题和表达创新是这种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第二,意境要深邃,你这个画家的修养是否懂乐律,是否懂散文,是否有哲学思想,是否有历史学思想,把这些思想都融到你的画里去了自然耐看,百看不厌,这是它的深邃。
第三,要生动,生动全部来源于道法自然,杜撰出来的东西生动不了。有的画家,有的题材也画好多张,这画家他创作一种新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是很不容易的,他要重复,每次重复都不一样,重复几次之后,画出来比之前更好。杜撰不是来源于生活,完全来源于一种想象,这种想象还不是来源于生活中道法自然中生活的想象力,道法来源于生活的想象力这个就好了。
第四,格调是否高雅,什么叫格调高雅?选美的时候可以看,两个女孩走出来就不一样,可以看得出来。
第五,对基本功的认识是否具备,一个画家对基本功的认识不正确,你怎么画这东西,你不理解,不懂什么叫好的笔墨,你就不可能做到,本来是往东走,结果往西走了,不可能画出好画来,看一张画好不好,从语言上就可以看。第二,从基本上判断有四个方面。
基本功第一条,造型变形是否有审美价值,齐白石讲了,你造型太次了,也不好,但是不次也不好,审美价值是所有艺术品价值里面的核心,核心价值,也是收藏价值的核心,如果买的东西没有审美价值,你的投资早晚得失败。你买大美的钱买小美、中美,你赔了,你买小美、中美的钱买了大美,肯定赚了,审美价值是艺术品投资的核心。所以我们首先看造型变形是否具有审美价值,我可能讲的比较空洞,我没有东西带给大家看。
第二条,章法构图是否严谨,像文章一样去构图,才能产生比较高的欣赏价值,哪是重点?哪是非重点?哪是为这个主题服务的,虚实关系都处理好,这样才能产生立体感、体积感,这叫章法构图。
第三条,用笔、用墨设色是否恰到好处,同样用的色都是大红大绿,有的人很俗,有的人显得雅。还有用笔,绘画中用笔的审美价值从书法中来,如果你不会写字,那画的线条自然不顺畅,因为有的线条不是像书法一样“写”出来的,中国画线条是写出来的,所以这跟中国书画传统都是息息相关的,要用笔恰到好处,有骨法用笔。
最开始,我跟启功很熟发现启功先生写字有点小毛病,一边写一边描,收笔的时候,送笔不到家,收笔就非白,说明用的不均匀。现在我家只有启功的一张朱砂竹,我看也是行笔速度比较快。
第四,基本功的发挥的时候要有创新,黄宾虹的用墨和龚贤的用墨不一样,李可染的用墨和龚贤的用墨也不一样。
这两方面去考量这画的好坏,就可以看到这个画的审美价值高不高。
我简单说一下书法的问题,用毛笔按书法法则写字才算书法,什么叫书法法则?有审美价值的书写方法叫书法法则。现在号称书法家的人写的字都胡写八写,都是普通的毛笔字,你买的不是书法的字,它没有审美价值。当然书法也分两方面,一个是书法语言,一个是书法基本功。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再多说了,谢谢大家。
文章作者:刘文杰(收藏家)
文章来源:《书画知识产权艺术周艺术品投资与收藏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