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成立于1954年8月,是全国陶瓷行业率先成立的集陶瓷科技与陶瓷艺术于一体的部属研究所。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是以应用研究为主,基础研究为辅的科技开发型研究机构,同时又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教学科研基地。主要承担和从事日用陶瓷、特种陶瓷、陶瓷艺术、陶瓷材料、窑炉机电、陶瓷颜(釉)料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对全国日用、建筑、耐热陶瓷产品及其原材料质量监督抽查与委托检测、标准制(修)订以及科技信息服务等,能够全方位为陶瓷行业提供全套高新技术服务、艺术设计、新产品开发及各种工业设计、教学服务等。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以下简称“部所”)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这七个部分按照属性不同又分为陶瓷科研、艺术陶瓷和科技服务三大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部所三分天下”。这三大块涵盖了陶瓷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研发还是生产,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市场推广,“部所”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今年是“部所”建所60周年,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对这个“花甲之年”的陶瓷研发单位感触颇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部所”不像其他的陶瓷研究所和陶瓷机构为大家所了解,人们对“部所”更多的是“神秘”和“好奇”,记者希望通过本稿能够让大家重新认识这样一个“老当益壮”的陶瓷研究所。
以陶瓷科研为支撑
“部所”陶瓷科研方面主要由传统陶瓷研发中心、装饰材料研发中心、特种陶瓷研发中心、机电热工研发中心四部分组成。传统陶瓷研发中心是在完成国家“八五”和“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拥有一支长期从事陶瓷各类材料研究与开发的科研队伍,致力于从新材质、新工艺、新品种、新用途上技术创新,提升陶瓷产品及相关材料品质,拓展材料应用范围,技术服务于全国各地各大产瓷区的陶瓷生产厂,为企业解决陶瓷产品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问题,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已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及技术转移的重要孵化器。
装饰材料研发中心长期从事陶瓷颜料、颜色釉料的研究及开发应用。有一支专门从事装饰材料研究的科研队伍,技术力量充足,研究成果曾获轻工业部颜料研究二等奖及江西省一等奖。研究利用锆英石粉体合成锆英石型陶瓷颜色其发色力强,适应范围广泛,受到客户青睐;青花釉中彩装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陶瓷渗透颜料的研发成功,也极大地丰富了建筑陶瓷的装饰手段。该中心在釉上、釉中、釉下陶瓷颜料,陶瓷色釉料,花纸的配方、制作工艺、生产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多次为陶瓷企业提供陶瓷颜料和陶瓷色釉料生产技术服务。
特种陶瓷研发中心所开发的新材料有氧化锆、氧化铝、稀土改性氧化铝、镁铝复合陶瓷、磷酸锆复合陶瓷、高强度致密耐热陶瓷和复相耐热陶瓷等等。其中开发的“高强度耐热陶瓷”获轻工总会“新产品一等奖”;“电磁灶耐热陶瓷面板研制”获轻工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电饭煲耐热陶瓷内胆”获江西省“重点新产品证书”。“高纯氧化铌钽陶瓷坩埚”列为江西省创新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并获2007年度景德镇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2008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入选江西省自主创新产品名录。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冶金行业煅烧高纯氧化铌、氧化钽材料,可以替代该行业原采用价格昂贵的铂金坩埚,其生产成本低,产品价格仅为铂金坩埚的1/200左右,大幅降低冶金行业的生产成本,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大大促进了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部所”自创建以来就设立了机电热工研发中心,在长期的窑炉研究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科技体制改革之后,组建的机电热工研发中心是集工业窑炉开发制造、陶瓷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和工程总承包为一体的窑业设备制造与工程设计中心。持有国家颁发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乙级工程设计证书和乙级工程总承包资格证书。该中心专业技术人才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七十年代末,该中心研制的“5.14M3日用瓷还原焰台车窑”是国内日用瓷厂第一台还原焰烧成窑,该项技术获江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八十年代初,中心研制开发的“ES系列微机控制节能型全纤维套式烤花窑”,通过了部级鉴定,并获国家专利。九十年代,中心科研开发人员又在消化吸收国外引进陶瓷窑炉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GWQ系列全纤维间歇式节能燃气窑”,并获中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其独有的平顶设计,经优化设计的新型喷嘴,经实践验证,气氛和温度更加均匀,能够满足氧化焰、还原焰等各种烧成工艺的需要。它具有操作灵活方便、高效节能、低噪音、无污染等诸多优点。对提高陶瓷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保护环境有显著功效。因而受到了陶瓷行业的广泛应用。
在国家“九五”期间,该中心承接了“九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近年来该中心完成科技部项目、江西省和景德镇市科技计划项目多项,获得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机械排烟式热能综合利用节能梭式窑”;“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陶瓷梭式窑”等专利产品在企业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陶瓷行业节能减排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适应大、中专院校教学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普及的需要,该中心开发了针对陶艺、玻璃工艺的窑炉及相关设备。并为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清华大学美院、上海美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陶艺及玻璃工作室配套制作了教学用窑炉、设备,受到院校的好评。
以艺术陶瓷为羽翼
在陶瓷艺术领域,“部所”先后云集了众多精英人才,诸如“珠山八友”、“中国陶瓷艺术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还有众多中青年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师等。
六十年来“部所”一直保持着很高的陶瓷艺术创作实力和水准。先后承担了“建国十周年”人民大会堂江西厅专用的陶瓷捏雕花篮、龙船、万件青花大瓷瓶、陶瓷圆桌面;“7501”毛主席用瓷、为外交部礼品司提供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用的礼品瓷、钓鱼台国宾馆用瓷、大使馆用瓷等多项重要的创作和生产任务,更确立了“部所”在中国陶瓷及艺术界的地位。
“部所”艺术中心于1958年月创制的“高温釉胶板堆花”新方法在全市推广应用,提高工效3倍,获省政府发明奖。1959年“女孩披纱”瓷雕研制成功,创“瓷纱”制作新方法,已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瓷雕上。试制成功青花万件瓷瓶,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现陈列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的慈宁宫)。还有瓷雕天女散花、百花齐放大花兰、青花斗彩九桃桌面画、大型瓷板画“井冈山”和瓷都八景大屏风等作品均为向国庆献礼瓷,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江西厅。1961年“部所”共有六次赴国内外展览,送展的作品共2425件。“部所”建所至今艺术作品及科研项目获国家、省、市级各类创作和科研奖项400
多项。
以科技服务为依托
“部所”科技服务方面由《中国陶瓷》杂志社和检测标准中心组成。《中国陶瓷》创刊于1959年,是陶瓷行业最早公开发行及发行量最大的大型综合型科技期刊。《中国陶瓷》杂志作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充分发挥其陶瓷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的作用,服务于陶瓷全行业的发展。
检测标准中心由国家日用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全国陶瓷标准化中心共同组成。国家日用陶瓷质检中心的前身为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科学研究所陶瓷检验室,创建于1954年,长期以来,一直从事陶瓷产品及其原材料、辅助材料的理化性能、显微结构和化学成份的分析测试工作。
1988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为“国家日用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同年,国家轻工业部授权为“轻工业部陶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995年,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认可,“部所”检测标准中心是我国第一批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陶瓷实验室。经CNACL认可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本中心可对日用陶瓷产品、建筑陶瓷产品及陶瓷辅助材料产品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在国内具有权威性,并在与CNACL互认的亚太地区13个国家的实验室(其中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等国)有效。1995年,国家科技委授权本中心为“科技成果检测鉴定国家级检测机构”。2001年,国内贸易部等五部委向社会公布,本中心为商品质量仲裁检验机构,可为陶瓷企业、陶瓷经销商及消费者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质量仲裁检验服务。陶瓷原材料及制品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后,全国范围内每年已有上千家的中小企业享受到这个公共测试服务平台所提供的优质而廉价的专业技术测试服务和新产品研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