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10月15日电 (记者 胡锦武)景德镇素有中国瓷都之称,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用瓷及支撑着景德镇瓷都地位的陈设艺术瓷均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全国乃至世界陶瓷市场上大肆仿冒、盗用景德镇陶瓷外观设计、知名商标和名人名作的案件屡见不鲜。记者日前在调查中了解到,代表着正宗景瓷标识的“龙珠阁”“景德镇”两个驰名商标的花纸印量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相比锐减了80%,折射出景德镇陶瓷市场正面临萎缩。
商标侵权:景瓷挥之不去的隐忧
商标是产品的标识,是公众对产品的认同度。在景德镇现有的70多种商标中,“龙珠阁”商标和“景德镇”证明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并指定由景德镇市三蕾瓷用化工有限公司独家承印。贴上了这两种商标无疑是打上了景德镇的金字招牌,为此,一些陶瓷生产商和经销商疯狂盗印、盗用这两种商标的做法屡禁不绝,甚至出现外地产的白胎瓷贴上假商标再运到景德镇充当景瓷出售的怪现象。
2002年至今,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审理了多起“龙珠阁”“景德镇”商标的侵权案,但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洪珂珉称,那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洪珂珉说,涉及陶瓷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最初采取的是原始的“拿来主义”方式,比较容易判定其侵权性,但现在的侵权行为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隐蔽,审判难度不断增大。与此同时,由于地方法院受管辖权的限制,加之来自外地甚至国外对景瓷的侵权现象日益严重,能有效打击处理的侵权案只占很少一部分。
景德镇市三蕾瓷用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镇谱说,上个世纪80年代末是景德镇陶瓷业鼎盛时期,公司仅“龙珠阁”“景德镇”两个驰名商标花纸的印量就有80多万张,目前只有一二十万张,这充分显示出景德镇陶瓷国内国际市场的萎缩趋势。
为重振陶瓷业,1997年成立的景德镇陶瓷协会加强了行业管理,对代表着景德镇工艺水平的艺术瓷、高档日用瓷通过制作证书、加贴免费电话防伪标志等形式增强其防伪功能,对普通陶瓷生产企业则通过签订商标准用合同、年检的方式进行产品质量监管。但景德镇陶瓷协会秘书长贺兴吴说:“要在全国范围内堵住假货产销渠道,我们的力量太微不足道了。”
在“堵不胜堵”的情况下,“疏”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贺兴吴告诉记者,对于产品质量达到要求的外地企业,在交纳一定的费用后,协会通过授权的方式允许其使用“龙珠阁”商标,这是一种“折中”办法。
1999年9月,江西省版权局景德镇分局成立,但到目前为止,在景德镇陶瓷数千个品种中,进行了版权登记的仅10余个。分局副局长陈爱华说,仿冒现象最猖獗时,新作品上市不到一周就被盗用,这与创作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有关,但要彻底杜绝这一现象,加大打击力度,进行陶瓷市场综合治理才是关键。
陶瓷企业:从出门打假到法律维权
江西省玉风瓷厂是景德镇有名的国有陶瓷企业,企业设计生产的玉风系列茶杯获得外观设计专利。1998年,产品打开市场后供不应求。然而,企业仅仅红火了半年,全国各大城市仿冒其外观设计的产品就大量涌现。由于仿冒品价格仅为真品的三分之一,玉风瓷厂销售量当年就下降了五六成,并彻底被挤出了杭州、上海等地市场。
为摆脱困境,玉风瓷厂在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帮助下,组织“打假队”出门打假。然而,他们很快发现,仅景德镇市内仿冒“玉风杯”的厂家、作坊就达五六十家之多。“因为无法从源头上进行禁绝,有时候刚查缴一家店,又冒出了好几家,打假工作力不从心,只好不了了之。”玉风瓷厂厂长万秀英回忆说。
1999年10月,江西省第一个知识产权审判庭在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这让陷入绝境的玉风瓷厂看到了一线希望。1999年11月,玉风瓷厂一纸诉状将侵权的景德镇市太白园欣欣瓷厂告上了法庭。经过详细调查,法院很快作出判决,责令被告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全部经济损失。
此后,玉风瓷厂又相继对十余家仿冒“玉风杯”的企业、个体作坊提起诉讼,都获胜诉。玉风瓷厂的生产经营又红火起来。万秀英感慨地说,由于历史的原因,陶瓷仿制现象在景德镇相当普遍,以前甚至连权利人自己都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玉风杯”案件对整个业界都是一次警示和教育。
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洪珂珉说,“玉风杯”案件的公正审结让许多企业看到了法律的力量,使人们的法律维权意识得到增强。审判庭成立3年多来,已审理各类涉瓷知识产权案件120余起,涉案金额5000多万元,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600多万元。
陶艺名家:侵权阴影下的创作激情
名家名瓷是景德镇陶瓷闻名于世的灵魂与基石,由于其不菲的“身价”,陶艺名家的作品首当其冲遭到大肆仿冒。一些陶艺大师为此曾担忧,这种情况如任其发展,创作者的积极性得不到保护,最终将无人创新,整个陶瓷行业势必走向没落。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以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意境创作的瓷板画《春江花月夜》问世后,受到海内外陶瓷收藏家的青睐,每件价格在数十万元。然而,2001年8月,一件标价4.6万元、几可乱真的《春江花月夜》瓷板画赝品公然出现在北京蕴玉宝桢工艺公司的柜台上。
获悉此事后,张松茂一怒之下将北京蕴玉宝桢工艺公司告上了法庭。受理此案的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历时半年多的艰难调查取证后,于2002年4月作出了北京蕴玉宝桢工艺公司赔偿张松茂51万元损失并在《北京日报》以书面形式公开道歉的判决。张松茂事后感慨地说:“一个艺术家可能耗费毕生的精力才能达到较高的创作境界,而仿冒行为对艺术家声誉的损害根本不是金钱所能衡量。”
案件的宣判在陶艺界引起了震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说,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创作的雕塑瓷名作《哈哈罗汉》,在90年代初被仿制最为严重,当时在景德镇和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哈哈罗汉”的影子,价格低至每件二三十元,为数不多的真品被彻底淹没。直到张松茂一案之后,赝品“哈哈罗汉”的交易才有所收敛或转入“地下”。“充斥市场的低劣仿冒品在损害‘瓷都’声誉的同时,也使陶艺人的创作激情消磨在一种对侵权担忧的阴影中。”曾担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刘远长痛心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