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陶瓷款识 | 雁过留声 | 影视中心 | 收藏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文章中心 >>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 大师、教授 >> 大师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古鄱瓷缘-戴荣华大师生平         ★★★ 【字体:
古鄱瓷缘-戴荣华大师生平

作者:曹新民    文章来源:陶瓷研究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13
景德镇陶瓷在线 http://www.jdztc.com  景德镇名瓷在线 http://www.jdzmc.com

 

《水深鱼自乐》

《天寒花自香》

 

                                         居高声远

    趁着戴荣华饮茶小憩之时,笔者得以游览他画室中那一件件精美的瓷器。这里都是他新近绘制的一些作品,有粉彩、新彩,有青花,青花釉里红,当然古彩瓷居多。而其中又以他的古彩仕女画和婴戏图尤为人所称羡不已。

    形貌适中,窈窕清丽,纯洁温文,是戴荣华笔下仕女独有的特征,或花前月下,或戏蝶扑萤,或摘莲采菱,或静思远眺。从而“妙得闺阁之态”。《今年花开更艳红》瓷盘上,戴荣华以娴熟的古彩装饰形式,刻画了两姐妹园中信步闲谈的瞬间情景,海棠为之盛开,彩蝶为之翩舞。那单线平涂的精致,红绿鲜明的色彩,装饰味浓郁的边饰,以及颇见功力的线描,显然是在有限的空间中,在不多的笔触下,蕴藉了少女不可穷尽的处子美,感受到生活里真挚无邪的和谐美。

    画锦鸡牡丹,这是一个古老的题材,但凡陶瓷装饰上不乏有此纹图。而戴荣华的古彩《锦牡图》,一反传统“开堂子”或满体装饰的旧习,运用了主饰通景的构图方式,九层边饰巧妙地把镶有璃耳的葫芦瓶按“黄金分割律”处理得主次分明,疏密得当,既不失古彩装饰的古韵,又有新颖的时代气息,充分地发挥了古彩线、点、圈的综合性能。尤其是锦鸡的形象不仅准确华美,甚至那尾羽上不可能有得到绚丽多彩的圆点点也给人真实的感觉,具有戴氏古彩艺术风格的鲜明烙印。

    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时,戴荣华走过来,深有感触地说:“我认为不管是青花也好,粉彩也好,包括古彩,工艺上要有原汁原味,造型设计上就不能停留在古代的水平上。艺术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去丰富,去创新。才能适应社会上人民大众的心理审视的要求。”他讲了自己对瓷画造型的三个标准,一是器型要漂亮,适合画境的表现需要,如画单个仕女侍立修竹下,瓶型就应该是以瘦长的梅瓶或橄榄瓶为宜;二是釉色白腻,以青白釉最好;三是装饰上要有自己的思维,包括造型形式、构图章法、色彩语言等等,都要有个性。三者统一,就有民族的文化、地域的特色、个人的风格。我知道,戴荣画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痴情古彩,其作品就有很多的新突破,仅在古彩料色上,他就研制出了古赭色和古墨绿色,进一步丰富了古彩的色彩表现力。为了突出铁丝线描的刚劲,他独具匠心地用钢笔绘制古彩并取得成效。在首都北京饭店陈列的千件古彩大花缸《春色满园》和现存部陶研所非卖品千件古彩大花缸《鸳鸯戏莲》,就是他运用新材质新工艺所绘制的,博得海内外人士一致赞誉。

    然而,有谁知道,只因戴荣华苦心诣意地研习“古彩”艺术,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竟被扣上“只专部红”,“走白专道路”的帽子,受到全所上下的批判,(同时挨批的还有李进)。继而在十年“非常”时期,又受诬为“反革命集团”分子而被抓游斗。其后,部陶研所解散,他与张松茂、黄海云等人分配到瓷用化工厂专事花纸设计。他创作的《春蕾》和《》两个画面受到客户好评而投入了大量生产,为企业扭亏为盈作出了贡献。他设计的《龙珠阁》款识,成为了景德镇出口瓷专用的驰名商标。一九年,历经磨难的部陶研所恢复了,戴荣华和他的老同事们也随之重返久违的部所艺术室。

    从此后,戴荣华从古彩起步,而后全方位拓展,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对诸多陶瓷工艺熟谙在胸切运用自如。不仅游古彩、新彩、红绿彩,也有粉彩、墨彩;不仅有青花、釉里红,也有高温色釉的综合装饰。且国画自有温文儒雅的风韵,在瓷坛画苑卓然成家,于陶瓷艺术创作的激情更加炽热和奔放了。

    他的古彩《春色满园》金地大圆盘、古彩《锦鸡牡丹》大彩盘、青花釉里红《荔枝》瓷瓶、青花斗彩《雄鸡》瓷瓶、釉彩青花鱼纹异型瓶,相继为国家珍宝馆收藏。另两件红绿彩鱼纹彩盘和古彩《鸟语花香》瓷瓶,则被日本珍藏于国立艺术馆。并先后赴日本、新加坡、印尼及港澳台地区举行个展和学术交流。作品屡获国家级奖项,并成为国内外馆藏的新宠。于是,在一九七八年,他被景德镇市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一九九四年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典籍,一九九六年荣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殊荣。

    说实话,我看过不少婴戏图的陶瓷作品,却觉得戴荣华的童趣有着一种返归天真的冀望,一种对童年生活的回顾,一种无思无嗔的追求。诚如他的先生张志安老师所言:那“抓蟋蟀的儿童,拖着猫尾巴的儿童,捉迷藏的儿童,说着悄悄话的儿童,骑竹马的儿童,节日打灯笼,点爆竹的儿童,与小鸡一起玩耍的儿童都是充满迷惑的。戴荣华正好捕捉住童年的心态,也许他画的正好是童年的自己,或是童年的伙伴。”

    粉彩《婴戏图》瓷瓶,描绘的是几个小孩载庭园的山石旁捉迷藏的情景:那蒙眼伸手欲擒的儿童憨态可掬,身后一男孩以摘枝花草去逗引,更觉稚趣盎然。戴荣华笔下的儿童都是大大的头,小小的身子,小鼻子小嘴,个个却眉清目秀,连那些不同的童髻小辫斗画的十分漂亮而惹人喜爱,举止间表现得天真活泼,灵性乖巧。文静而又痴迷地活动载他们特有的天地里。无怪乎有人赋诗评赞:男童女孩本无邪,青梅竹马人世间;紫毫写得真情载,放飞童心亦天然。”

    聊得兴起,我蓦地记起一件颇有争议的事。一九七五年,部陶研所为毛主席制作专用瓷“七五零一”,其中有釉上“水点桃花”彩绘的,也有釉中五彩的,这釉中五彩的芙蓉花的设计和绘制,外界盛传市戴荣华执笔的。戴荣华听了笔者的询问,坦然地说:“这纯属收藏界某些人的炒作所为。‘七五零一’瓷就其材质精良、器型精美、彩绘精湛,可以说市代表了当时景德镇的最高水平,这是大家公认的。当时参与工作的有著名的陶艺家,如汪桂英、刘平、徐亚凤等等,也有不少名不见经传的工艺高手。毛主席专用瓷中的釉中彩芙蓉纹饰的设计和主笔市梁同兴而不是我,我不能贪天功为己有。做人嘛,要对得起历史,对得起民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一番话,说得是那么直率、那么恳切,那么令人信服。

    “缘”的涵义很广。就戴荣华与瓷结缘的艺术人生来看,似乎与来自古鄱的历史、地理、情愫紧密相关。唐代古郡刺史元霍如果没有瓷缘,就不可能有柳宗元的《代进瓷器状》;晚清张之洞如果没有瓷缘,就不会有设在鄱阳的中国陶业学堂;潘陶宇如果没有瓷缘,就不可能从鄱阳走出来,促使浅绛彩瓷问世;汪野亭、程意亭、毕伯涛如果没有瓷缘,就不可能参与组织盛名海内外的“珠山八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求其索,不就是一个缘吗?!一连几天的采访,使我对这位从古鄱走来的戴荣华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使人油然想起了唐代虞世南的诗句:“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上一页  [1] [2] [3] [4]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文章录入:李申盛    责任编辑:李申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 戴荣华先生在故宮的三年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戴荣华 荐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