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陶瓷款识 | 雁过留声 | 影视中心 | 收藏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文章中心 >> 陶瓷艺术研究 >> 综合陶瓷艺术研究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江西陶瓷文化的源流及其发展风貌         ★★★ 【字体:
江西陶瓷文化的源流及其发展风貌

作者:王达林江西省陶瓷…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6
景德镇陶瓷在线 http://www.jdztc.com  景德镇名瓷在线 http://www.jdzmc.com

       


    江西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极负盛名。但其在出现与发展的漫长的过程中,并不是偶然现象,有其宽广的源流支脉,有其与国内外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本文就这方面试述一些粗浅见解。
    一、受全国各地文化影响
    据考古调查: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中就出现有早在八千年到一万年左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夹砂粗红陶和少量的夹砂灰陶残片。这些残片,既富有江西的地区特色,又与黄河流域同时出土的陶器相似。这说明江西原始先民已由渔猎生活进化到用陶器贮藏食物,同时也说明江西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相互的影响,并不是过去有些人认为的那样:黄河流域才是中国古文化的摇篮。到新石器时代晚期,从清江营盘里、筑卫城和修水山背等文化遗址出土的磨光黑皮陶来看,制陶技术比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明显提高,其羊角、扁平、鸭嘴、丁字等陶器形状与广东马坝、湖北京山、圻春,上海松江以及浙江、湖南、福建等地遗址出土的器形非常相似,那种黑皮磨光陶还接近于浙江省的“良渚文化”,说明江西新石器时代的陶文化,不仅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风貌,而且和邻近各省的陶文化有着相互影响。
    吴城商代遗址,出土了很多原始青瓷。这些青瓷,品种很多,有豆、尊、钵、罐和纺轮、垫子等多种器型。瓷色多带灰白和灰黄。烧成火候高,叩之有金属声。表面有釉,吸水性较差。从多方面看,已具备瓷器的特点,如胎质、火候、釉色和物理性能等都接近于青瓷水平。但只是尚不成熟,所以称原始青瓷。这些青瓷出土,就可以把江西创造瓷器文化的历史,由东汉末年溯源到殷商时代,提早了1600余年,也可以说明江西与全国的原始青瓷的发展,有着相互影响。  
    魏晋南北朝后,中国瓷器“北白南青”,已成为各地陶瓷总的局面。江西处于全国南方,所产青瓷,有蟹壳青釉、青绿色釉、青黄色釉等。隋唐时期,洪州窑的青瓷“青莹碧翠”,这些又受越窑青瓷影响较多。两宋时期,江西名窑并兴,景德镇独创青白瓷,成为全国六大窑系之一的青白瓷窑系,为全国南方青白瓷产区。这是受北方白瓷影响,但又与北方白瓷不同。南宋以后,北方窑场纷纷南迁,这就使景德镇有条件吸收各地的制瓷经验,用以发展自己。元代,景德镇瓷器,提高了火候,增强了白度,同时又出现青花、祭红、祭蓝,在全国独树一帜,名驰中外。明清时期,皇室在景设立御窑,不惜工本代价烧造御器,至此,“天下至精至美之器,皆饶郡浮梁之产也。”(景德镇隶属饶州浮梁)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的瓷器中心,并被中外人士誉为瓷都。江西又影响着全国。
  二受宗教文化影响
  魏晋南北朝期间,当瓷器正在江西发展时,儒、释、道三教也在江西发展。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聚集徒众、宣扬佛法,大力开展佛教活动,使庐山成为中国南方佛教和佛学的中心。庐山简寂观道士陆静修,也在演经礼斗.广罗徒众.宣扬道教的经典、药方、符,使庐山成为道教的重地,并得到当时南朝宋明帝的召见。贵溪的龙虎山,系东汉张道陵在此炼丹肇基、鼓吹代天宣化的道教基地,历代张天师在此地承袭了63代。三清山亦是晋代道教理论家葛洪的所在地。懦学.在江西生长、居住、讲学、旅游和宦游的名人耍多,妇理学家程颐、程顾、朱熹、陆象山等人。在庐山、玉山等地。积极开展讲学活动。由于这些宗教的发展,庵堂寺观和书院,就遍布江西各地。这些寺观都需要瓷器,产瓷地区为满足其需要,就生产各种瓷器。因之在陶瓷文化上就出了佛、道等宗教的影响,这些影响反映在陶瓷造型和陶瓷装饰上都比较广泛。   造型上有魂瓶、葫芦瓶、香炉、檀香炉、皈依瓶、莲花尊、净水杯、净水盂、三足炉、八卦碟等,这些都是寺庙日用的供器。尤其是瓷雕塑像更多。如观音、达摩、八仙、麻姑、十八罗汉,和合二仙、无量寿佛、南极仙翁等等,在这些神佛塑像中还有多种多样的造型,如炼丹铁拐李、送子观音、坐莲观音、踏苇达摩、乘槎仙人、祝寿麻姑、东方塑偷桃、八仙朝圣等等。
    装饰上除了绘画上述神佛形象之外,还有基本上是道家文化的“乾、离、艮、巽、坤、坎、震、兑”八卦。“八宝’也是道家.文化即“轮、螺、盖、伞、花、罐、鱼、肠”八种实物。后来还有八仙手中所执持的八种实物,也称八宝。为了区别前者,后者即称“新八宝”。其他如云鹤、松鹤鹿、卍字、灵芝、璎珞、宝杵等等,都是带有宗教文化的装饰。 
    上述带有宗教文化的造型和装饰,在当时是为宗教服务,宣传了宗教文化,但后来逐渐脱离宗教的涵义,普遍为陶瓷艺术所吸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陶瓷文化。
    三、受帝王和士大夫阶层思想影响
    江西陶瓷,自三国、两晋时期制造青瓷的技艺更加成熟以后,引起了皇朝重视,南朝陈至德年间,曾钦命烧制陶础,此后历代皆命制瓷进御。明、清设立御窑,直接生产瓷器。历代帝王随自己的喜爱和嗜好而生产各种造型和装饰的瓷器。因为这样,御窑所产瓷器。反映了各朝代皇帝的爱好和观念。这些观念在当时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艺术风貌,影响着全国和全社会。元代尚白、明代尚青花和红黄等色釉,清乾隆尚繁,这都成为一时风尚。还有明嘉靖信道,瓷器上就充满了“八卦”等道家文化。清雍正不喜欢宝月瓶,曾下令禁止烧造;不爱墨菊花和藤萝花,也亲谕“不必再画此花样。”清乾隆自命是风雅人物,在他的倡导下,一时间瓷器笔筒、墨床、镇纸、印泥盒等各种文具应运而生。并将其所作诗句也以“御制诗”名书写于瓷器之上。除此而外,明、清两代皇室都有不少宣扬自身至尊至贵和祝愿祈祥的款识,如“天下太平”、“六合同春”、“福寿康宁”、“万福攸同”、“百鸟朝风”、“八仙朝圣”、“百兽之尊”和“天地一家春”等等。“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各地民窑也大量生产上述款识的瓷器。
    在皇室的影响下,一些士大夫阶层人物的思想情趣也在瓷器上出现,如反映清高、雅致情趣的款识有“高人逸士”、“三老对奕”、“抱琴访友”、“树下读书”、“竹林七贤”、“十八学士”、“春夜宴游桃李园”等。反映向往富贵荣华愿望的款识有“马上封侯”、“鹿鹤同春”、“指日高升”、“富贵寿考”、“寿山福海”等。
    上述文化,多少年来,也逐渐脱离了统治阶层的本来涵义,成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寓意吉祥的传统陶瓷文化。
    四、受国画和民间文化影响
    江西陶瓷文化,在装饰技法上受国画影响较多,因为陶瓷在隋唐开始勃兴以后,正好中国水墨画于南朝时候的梁代,从着色画中独立出来开始成长,经过成熟与发展,至元、明、清代已蔚然成风。国画这种形式在瓷器的青花、彩绘等装饰上也大量出现,有写意、有工笔,也有工笔与写意并用于一件瓷器之上。这说明国画已被陶瓷装饰所吸收。其画风,随着朝代的不同亦各有所崇尚。元代受“四王”画派影响。明代受当时画家沈周、林良、吴伟、徐渭等人影响,笔法简练流畅,形象概括生动。清代继承明代的画法,同时又受八大山人、陈老莲、石涛、杨州八家等人影响,画面挥洒自如、泼辣,意境浑然一体。从民间许多青花瓷器的装饰上的那种简朴的画面,生动的气韵和潇洒放逸的笔调,都充分说明是受到上述著名画家的影响。
    另一方面,江西陶瓷装饰的画面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它采用剪纸、木刻年画常用题材,深受群众喜爱,而且世世代代在群众中重复使用,毫无陈旧、过时之感。这些题材有“平安吉庆”、“多福多寿”、“万年如意”、“白头到老!’、“麟吐玉书”、“松鹤延年”、“孔雀屏开”、“龙凤呈样”、“福自天申”和“金玉满堂”等等。其中还有不少是谐音的画面,如“猫(耄)蝶(耋)之年”、“喜上梅(眉)梢”、“五蝠(福)临门”、“五蝠(福)盘寿”、“三羊(阳)开泰”、“六鹤(合)同春”、“莲(连)年有余”、“佳藕(偶)天成”等等,这些都是反映群众愿望的借寓题材,所以成为经久不衰的陶瓷文化。
    五、受外来文化影响
    江西陶瓷吸收外来文化较早,汉代,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不久,隋代洪州窑的瓷器上就出现了佛门的圣花——莲花。花瓣有单瓣、重瓣和覆、仰瓣四种。宋代以后,景德镇窑许多瓷雕佛像相继出现。元代,蒙古在侵略中东和西南亚地区的战争中,虏掠了一批金、银匠回国生产,通过金、银匠生产直接或间接影响,伊斯兰的造型和装饰艺术,即被景德镇瓷器吸收。随着对外贸易的开拓,景德镇为近东生产的青花瓷器大大增加,装饰上明显地吸收了伊斯兰文化。如伊朗和土耳其收藏的45—57厘米口径大盘,就是为适应近东人民席地而坐围在一起吃抓饭习惯而生产的;又如富有特殊风格的扁壶、梨形瓶和许多小罐的造型,都与中近东地区金属器皿和陶器相似;还有现藏于阿达比勒的腹鼓小底折边青花碗,也富有浓郁的中伊风格;再从元代青花装饰的风格看,那种层次多、密而不乱、空间极为狭窄的构图方法,也具有伊斯兰图案装饰的浓厚特色。盘上采用同心圆环进行多层次装饰,就是典型的伊斯兰式,这和当时伊斯兰金、银器、陶器的装饰几乎一样。
    明代,受伊斯兰造型和装饰影响已完全中国化了的青花瓷器,在郑和几次航海中,都被大批量地带往东南亚和西亚等国家。以作馈赠礼品和贸易商品。永乐、宣德后,瓷器上又出现了梵文和波斯文字的装饰,如回回文白地青花大盘中就写有阿拉伯文字。还有新器型,如双耳瓶、双耳折方瓶、天球瓶等产品。万历年间,还有为欧洲特制的大批青花瓷器。这些瓷器的图案,基本上是根据欧洲客户需要而设计的,这又带有欧洲的文化影响。
    清代在国外进口的金珐琅和铜珐琅等器物的影响下,宫廷即用进口的珐琅彩料在铜胎和瓷胎上描绘,称为珐琅彩器.用瓷胎画的即为珐琅彩瓷。乾隆时还生产有仿西洋画意的珐琅彩瓷。在珐琅彩瓷影响下,景德镇创造了新的彩绘品种——粉彩。康熙年间,一批外国艺术家来到中国。成为清代宫廷画家如郎世宁、王致诚、蒋友仁等,他们的立体素描技法和西洋透视法,通过景德镇御窑厂,直接影响景德镇陶瓷风格。雍正时,御窑厂生产的广口花瓶、安装把柄花杯。都是吸收欧洲的造型。还有接受外国商人各种各样订货,如餐具、咖啡具、瓷乐器和镶嵌在桌椅上的瓷板画、圣经故事中的故事画,以及绘画国徽、国王或名门望族人像的纹章瓷。这些外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逐步为景德镇所吸收、消化,成为江西陶瓷文化。
    江西陶瓷文化,就是从吸收以上几大文化源流中发展起来,形成自己的独有风格。
    江西产瓷地区,景德镇历史最长,而且持续不断,瓷器的独特风格最为特出。瓷质的特色是“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总的特色是“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造型优美,技艺精湛。”这些特色是全国任何产瓷地区不能与之全面比美的独特风格。
    建国后,江西陶瓷工人遵循党“新民主文化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建设方针和“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对原有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陶瓷文化,进行了改革扬弃、继承发展。一些升官发财、封建迷信之类题材的装饰皆未生产,而传统的花鸟、山水等画面仍继承下来。在雕塑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如“山区医生”、“民族英雄”等题材的新创作瓷雕。50年代中期,随着外销市场的恢复和发展,本着“内外有别”的精神,传统题材的装饰和造型,又逐步生产一部分。“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传统题材,都被当着封、资、修的毒品被砸烂,并停止生产。
    1978年后,传统产品又逐步恢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创作不断涌现。五光十色的颜色釉,在60年代基础上已发展到300多个品种;薄如蝉翼的薄胎瓷已大大发展,这种从前千金争购的精品,现在国内外市场上随处可见;陈设瓷,国有大型瓷厂能够生产的品种,私营企业和个体瓷户都能生产,而且直接销售;大型陶瓷艺术珍品不断出现,如景德镇生产的2米多高的《六合同春》画面双万件(指规格)大瓶。2.32米高整块的<雄风>画面巨型瓷板画。数十米长的巨幅壁画。口径超过1米的巨型薄胎大碗。高达550毫米、围径1400毫米<万里长城>画面的巨型薄胎皮灯。2米多高的巨型福、禄、寿三星瓷雕等等。上述陶瓷艺术精品的风格,都富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又富有江西景德镇的陶瓷文化特色,在当今皆可称为世界之最。都是艺术珍品,也都是文化珍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一批批新产品创制出来,如江西从来没有生产过的炻器瓷、强化瓷,景德镇都能生产。并且在制瓷技术上,瞄准世界90年代最先进的陶瓷技术,引进工艺和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在造型和装饰上,还将吸收国外各地文化,以适应世界市场。预计到90年代以后,江西陶瓷文化这朵鲜花,会开得更加绚丽、光辉。
    附注:本文为(江西省陶瓷工业志·文化志>中的一节下限到1990年。    【本文编辑:余宏)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文章录入:李申盛    责任编辑:李申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 青花釉里红的发展历程及其文

  • 陶艺的现代意识

  • 民国瓷器

  • 景德镇陶瓷文化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