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陶瓷款识 | 雁过留声 | 影视中心 | 收藏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文章中心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民国瓷·珠山八友专辑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毕伯涛小传         ★★★ 【字体:
毕伯涛小传

作者:荣华、润祥    文章来源:珠山八友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17
景德镇陶瓷在线 http://www.jdztc.com  景德镇名瓷在线 http://www.jdzmc.com

                                                     
    毕伯涛(1885—1961),名达,字伯涛,号黄山樵子,祖籍安徽省歙县,寄居江西省波阳县。祖父在江西饶州府(清时称波阳为饶州)开钱庄,家庭富裕,饱读诗书,1899年,14岁的少年毕伯涛考取清末秀才,至今还保存着当年赴考使用过的考篮及蜡烛。据其谑称,当年考题之一为“拿破仑何许人也”,他由于缺乏时事常识,竟答成拿刀破竹做
个篮子的人。16岁始在波阳教私塾,以图再试。
    清王朝被推翻后,其家道中落,科举废止,仕途无望,精神苦闷中又遇早年丧妻,为摆脱苦闷,毕伯涛携一儿一女,到景德镇解忧谋生。偌大的景德镇却令他无处安身,只好暂栖五龙庵与和尚为伍。此间2年中,他靠为寺庙抄经书、作楹联、写匾额兼为索画居士涂抹丹青煳口。五龙庵住持敬重毕伯涛的人品、画品,先后推荐他到城中某翰林、局长处作家教,安排其子毕渊明到一瓷业公司学徒画瓷。在城中任教期间,经人介绍认识了王琦、王大凡并应邀加入“月圆会”,开始从作纸画转向画瓷。为有一个安定的作画环境,始租下一偏屋后堂,借房东一张八仙桌置于床头作画。尽管他所画翎毛不热销导致生活窘迫,却保持文人清高儒雅之秉性。
    毕伯涛在与“月圆会”诸君吟诗作画交往1年后,传来波阳养父(毕伯涛曾过继大伯名下)病故的噩耗,启程回家守孝,长期中断参与“月圆会”活动,使人误认为他不是“珠山八友”最早成员。守孝期满后返回景德镇,毕伯涛专心画花瓶、茶盘,仍以翎毛为主,爱画八哥、鸳鸯、绶带鸟,亦画过吴霭生的上等瓷胎。毕伯涛瓷画着色不多,仅绿、黄、黑三色,追求淡雅画风,寄托超尘脱俗之情怀,与当时景德镇瓷画主流不合,知音寥寥,作品曾在南昌瓷器店丽泽轩销售,以小件居多,最大件也仅2.4尺。
    由于作画不多,家境贫寒,毕伯涛未续弦再娶,全身心投入对儿子毕渊明的培养。他不仅督促儿子潜心作画练书法,还十分注重儿子的文化底蕴,有计划地安排儿子遍读诸子百家,加强诗词歌赋的修养,并在篆刻上下功夫。在他的打造下,毕渊明终成景德镇享有盛名的书画大家。儿子成才后,他作瓷画日少,偶尔画些纸画陶冶性情。建国初期,他与景德镇另两位清末秀才,受聘为江西省文史馆第一批馆员,撰写整理前清史料,从此瓷画辍笔,应邀偶尔为省文史馆画些花鸟纸画。他在任馆员期间,不受礼、不吃请,十分本色,直至196l年去世。
    毕伯涛早年曾师从波阳画家张云山学习纸画,旅居景德镇后专攻陶瓷粉彩,擅长翎毛花卉,瓷画以用笔工细、设色淡雅著称。后研习新罗山人一派画风,作品极富生活气息且标新立异,神形兼备。画花鸟善于表现禽鸟瞬间动态与明媚鲜艳的花树,风格俊逸清新,刻意汲取新罗山人画风之精髓,  融会贯通,使瓷画别具一格,对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制瓷艺术的昌盛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身为文人的毕伯涛,平生研究金石、书画,造诣颇深,对瓷艺与画艺相得益彰的“珠山八友”流派的形成,做出了引人注目的探索,成为“珠山八友”初创时期的八位成员之一。
    毕伯涛系“珠山八友”三种构成成分之一,即由文化人走向瓷艺画家。其寄居波阳拜张云山为师学画,是在清王朝覆灭走仕途无望后,选择的又一人生坐标。在张云山常客居景德镇彩绘瓷器的影响下,毕伯涛完成了从波阳向景德镇、从纸画向瓷画的双向转移。旅居景德镇之初,毕伯涛潜心学艺,随着接触面的不断扩大,先后结识了王琦、王大凡、汪野亭、汪大沧等景德镇瓷艺界名流,得以学习探究新罗山人一派画风,在瓷艺与画艺上长足进步。尤其是在1928年加入“月圆会”后的20年间,毕伯涛步入了艺术创作的旺盛期,先后创作了《八百千秋图》《松鼠柿果图》《菊禽图》《英雄独立图》《古梅双雀图》《鸟乐图》等瓷板画及纸画《秋菊茗壶图》等。
    毕伯涛的代表作——《鸟乐图》粉彩瓷板画,充分展示了他俊逸清新、立意隽永的画风。这幅瓷板画构图,由八哥和柳条两部分组成,柳叶飘逸,柳条见功夫;八哥梳理羽毛时的动感跃然纸上,动作把握准确又画得潇洒。尤为匠心独运的是:画面上的八哥背向观者,头却扭转回来凝目自视,在轻柔柳枝的衬托下,不仅显示了画面的凝视力量,更透析出笔者在清王朝覆灭后,徘徊于时代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的内心矛盾与痛苦,新罗山人画派的神韵亦隐显其中。
    毕伯涛的诗赋、书法亦见功力。《古梅双雀图》题款“古梅愈老愈精神,霜自为餐雪自珍,寒到十分清到骨,始知明月是前身”所表现的人格高洁;《秋菊茗壶图》题款“茶已熟,菊正开,赏秋人,来未来”所显现的机趣灵智,均让人赏心悦目。
    毕伯涛从一个落魄文人到瓷画艺术家,其从艺生涯横跨了半个世纪。虽然存留传世的作品不多却精美,其中不乏与其他七位画友共同绘制的成堂配套之作,为海内外收藏家所珍爱,各类博物馆所器重。新加坡收藏家刻意收藏了他画的翠鸟和永点菊花等。由于他擅长作诗词,文才在“八友”中见高,故常与八友研讨瓷画题诗,对“珠山八友”整
体文化品位的提高,功绩卓著。其艺术成就还表现在为景德镇的瓷画薪传的人才培养上,令新中国制瓷艺术后继有人。在他培养的一批专业画师中,被誉为景德镇陶瓷绘画界杰出的陶瓷艺术家毕渊明,就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代表。(荣华、润祥  辑)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文章录入:李申盛    责任编辑:李申盛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