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也叫“分水皴”法--业界的说法是出现于清代康熙朝,实际上在元代和明末青花瓷上我们都能看到娴熟的分水画法,只是这种技法在康熙朝得到充分发挥,成为了康熙朝青花的一个典型特征。 这是画绘青花纹…
陶瓷容器腹部形式之一,腹壁略向外凸出呈弧形,常见于碗、盘等器。
陶瓷容器口沿形式之一,于直壁器物上做出较宽的水平折沿,有的布满器口一周,有的而只位于口部一侧,如金代耀州窑青釉板沿洗。 青花缠枝莲纹板沿大盘
亦称胆形腹,陶瓷容器腹部形式之一,腹部呈上小下大自然下垂的悬胆状。元、明、清常见的玉壶春瓶及明、清的胆瓶皆为垂腹。辽代皮囊壶的扁腹上扁下鼓,也有垂腹的趋势。
青绿山水画(兼金碧山水):系中国画中施用浓重的矿物颜料的石青和石绿颜料为主。表现山石树木的苍翠而得名。也有在青绿山石的轮廓上勾以金石,这样的山水画又称金碧山水。青绿山水始创于唐氏的李思训,北宋的…
浅绛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没色技巧。即凡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山水画,统称浅绛山水。其方法是先用浓淡,干温变化之墨线勾勒轮廓结构变化之后,再施以淡的赭石,(或掺少稍失砂类)染山石,树木结构处。最…
宗教画:取材于宗教之教义,故事和传说且服务于宗教宣传的绘画。如道教中表现神仙的画像,佛教中表现佛本生故事的绘画,中国道教题材的绘画早在魏晋时代就有专门关于神仙和传说中故事场面及神仙形象的绘画。佛…
转与折 折,是指毛笔在运行过程中的某一点上突然改变方向(见图10)。转与折的区别在于转是圆弧形的,没有折点;折是有棱角,有折点。如“礼”字,右边坚折横钩转弯的地方就是“转”,因是慢慢地弯过来的圆弧形,…
侧锋运笔 侧锋运笔是介于中锋运笔和偏锋运笔之间的一种运笔方法。也就是说从上往下投视,笔毫方向(中心线)与运行方向(笔画中心线)呈45度左右的夹角时,这种运笔方式叫侧锋运笔(见图8)。 侧锋运笔所书写…
春风得意 唐代孟郊年轻的时候无意为官,直到四十岁的时候才去应试,两考不中,到第三考才得登科。他高兴的即兴赋诗一首《登科后》,其中有句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故后人就用“春风得意”来…
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当时最有名的白瓷窑口。定窑白瓷胎体洁白,质地坚实。釉是象牙白色。不论碗、盘还是瓶、罐,常常装饰着划花、刻花或者印花,纹饰题材有莲瓣、龙凤、牡丹、莲池游鸭、婴戏、鸳鸯等…
官窑 官窑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官窑泛指历代由朝廷督办、专门烧制御用瓷的瓷窑;狭义的官窑则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文献记载,北宋后期在东京汴梁,即今河南开封设置过官窑。但至今未找到窑址。南宋…
虎子 东汉开始出现,为六朝墓中常见的青瓷随葬品之一。其用途有两说,一说是溺器,俗称便壶;一说为水器。从东汉圆像砖资料证实,应属清洁用洒水器。东汉虎子,口部饰张牙露齿的虎首,常成90度角折向左侧;…
枕 古代喜瓷枕,谓其能清凉沁肤,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晴,至老可读细书”的作用。所以“富贵贫贱”,无不喜好,连皇宫中也“多用之”。它始创于隋,流行于唐、宋、元各代,而且品种多样,形式纷繁。早在唐…
卧足碗 浅腹,碗底心内凹,以碗壁充当圈足,故称卧足碗。多见于明清两代。
宝月瓶 亦称“抱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常见器物之一,清代雍正、乾隆仿制,多为青花。 …
油锤瓶 小口,细长颈,圆腹,圈足,形似榨作坊用的油锤,故名。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品种以青花和颜色釉多见。
卷口瓶 宋代北方磁州窑系的瓶式之—。侈口卷沿,细长颈微撇,口颈呈开放的喇叭花状。圆腹,腹下内收,喇叭形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