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利店是专门为圆器行业利修模子的作坊。模利为阳型,因用利坯刀修削而成,故名。也是圆器业与琢器业区别的标志之一。
修模这一行,早在明朝就已形成,至清初,已独立为一行业,郑廷桂有诗曰:
修模手法最公明,旋转车盘较紧松;
大小一般千万个,家家样子不相同。
模子有做与修两个行业。做模子虽为一业,全镇才三四户。做模子以田土为原料,要掺一定比例的细沙。含沙太多,不仅模子容易破裂,而且沙粒脱落后留下洞眼,影响印坯质量。含沙太少或不含沙,则印坯时不易脱模,被称作“油模子”。平时,根据圆器品种,做好各种模坯晒干库存,模利店会上门采买。遇有新品种,模利店与他们商定造型和数量。他们还为大器匣钵厂定做匣钵内模。
模利店的设备与圆器业的做坯位子差不多,也要挖一圆形车窿,架设陶车,旁边放水脚盆、水笔、大利坯刀,钢锉等。不过车盘较大,直径约 1.3米。车盘大旋转时间长。
修模子分开模和修模二种。开模是将模坯修削而成,称新模子。修模子是印坯工用旧了的模子重新修削。修模时,从顶端逐渐往下,移刀要密,吃泥要少,车速要慢。修时,宁大勿小,大了,可慢慢修小,小了则要重新返工。遇有沙眼,要用泥补好,压死,或用刀拍紧。最重要的一条,心中要有成瓷后的规格和外观,做到下刀有数。同时,还要掌握两种坯的收缩率,一是湿坯到干坯的收缩率,二是干坯经烧成瓷的收缩率。为达到这一点,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三种检测工具。
第一种是测量口径的名为“三节半草”的稻草芯。品种不同,稻草芯的长度不同,根据湿坯口沿的周长为其直径的 3.5倍的规律,量模子下端边沿,也就是将来湿坯口沿部位,连续三下半。如大于三下半,还要修小。第二种是测量内空的“猪头”,用瓷土制成,状如“八”字,按瓷器品种定内形和大小。做成后,放在地窖里,保持不干不湿,永不变形。测法是,将猪头多方位在模子上“卡”几次,发现哪里大,就修削哪里。第三种是测量收缩率的“胭脂尺”,因尺漆成胭脂色而得名,也有说是英制尺的误读音。尺为立体长方形,长 20英寸,四面都有刻度。一面是标准尺寸,其余三面分别为“九六”“九二”“八六”收缩比例的缩小尺寸。如十寸盘,成瓷后直径为 10英寸,按“八六”收缩,模子的直径应是 11.4英寸,放大 14%。产品的大小、厚薄、敞口与喇叭口的收缩各不一样,须熟记各种数据。关于这一点,师傅们秘不外传,传子不传女。对于徒弟,不到出师时也是不教的。他们也是靠这些秘诀垄断生意,故收费很高。
收费的方法采取包办制,标准按“利坯”多少计,包制包修。 20世纪 40年代末,一只利坯规模的普通罗汉汤碗为大米 3石,二白釉为 3.5石,脱胎为 5石,一处灰可器为 2.5石。修模时间一年三次,第一次为三月开工时,第二次为端午节,第三次为中元节。模子的周转,一般为一板坯二只,即“头道”模一只,“套坯”模一只,新增模子要另给工钱,平均一块银元 4只。新品种收开模费 1石。窑户还要请他们上馆子吃酒,边吃边谈。此外,窑户一年有两次专请修模师傅的“模利酒”,上半年在清明至端午之间,下半年在重阳至人工之间。二只利坯的去一人,四只利坯的去二人,修模师傅坐上首席,坯房里的做头师傅作陪,两边是 管事先生、装坯师傅和窑户老板,如果是灰可器,画坯头也参加。规格为十碗头酒。
民国 17年( 1928年),全镇有模利店 20户,以后减至 14户,多为杂帮人开设。著名的有东乡人高怀生和金溪人谢南贤。较为集中的地点在青峰岭。他们有自己的行会组织,集会地点在阳府寺,时间为夏历四月二十八日。会首由出师最早者担任,以后类推。在内部,有严格的行规。①不准收都昌籍的冯、余、江、曹和临川籍的陈、梁六姓氏的人为徒,因他 们姓大势众,行规约束不了他们。②模利店可以转变顾主,而顾主不改招牌则永远不能到别家修模。③学徒为六年,出师时要请全行业师傅吃“香菇酒”,否则不准开业 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