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瓷器的具体定义,一般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
1、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瓷土的成份主要是高岭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莫来石成份;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性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2、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
3、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4、瓷器烧成之后,胎体必须坚硬结实,组织致密,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
我国的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原始瓷器,而在1800年前的东汉,便能产生成熟的瓷器了。从历史文献看,西汉马王堆出土的木简中,已经有了“瓷”字;而晋代的许慎在《说文》中对瓷字还做了具体解释,说瓷是“瓦之坚者也”。但对瓷的起源,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和现代科学手段之用于瓷器研究,目前商周起源论已占压倒的优势。
瓷器的出现,为人类文化和物质文明树立了一座不朽的里程碑。由于瓷器的坚固耐用,洁净美观,不易腐蚀,又远比金、银、铜、玉、漆器造价低廉,且原料分布极广,蕴藏丰富,因而发展迅速,很快取金属和漆制器皿而代之,成为人们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