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连接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EStRRNgJ_g/
推荐一件作品,就必研究作者。而研究一位画家,也一定要从了解这位画家开始。今天上四件作品于商城,不打算写什么,而是把作者前不久出版的一本专著"王安维瓷艺文选"中地自己写的序全录于下,让大家去了解他:还加上王锡良的一段介绍. 我有幸出生在景德镇这个举世闻名的瓷都,更有幸出生在四代业陶的陶瓷世家。曾祖父王昌彬(文宜)先生是清代光绪、宣统的御窑官,祖父王庭芳(旺柏)早年就读于江西窑业学校,后就读于上海美专,父亲王隆夫(昌南子).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因此我从孩提时代就受家庭环境的感染,对拉坯成型、施釉窑烧、绘瓷填色以及炉彩等等了如指掌,不仅观察而且也动手做一些泥塑或在瓷胎上画上几笔,我父亲是坚决反对我过早从事艺术创作,不允许我动他的笔和颜料,在他看来如果从小就业陶,将来必然就成为瓷业的工匠而已,他要求我多读书,多做学问,等大学毕业后再从事陶瓷艺术创作活动。在如今看来,他的想法确实是有道理的,因为画瓷器只不过是掌握其工艺性能,掌握料性、窑炉燃烧性能,性能有一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掌握,而真正的艺术家画一件作品主要是画修养、画文学功底,这样的作品放在人们面前就区别于一般工匠绘画了,她能耐人寻味,富有诗感。 我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买不起《新华字典》之类的工具书,有什么不懂的字和词就问祖父王庭芳,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在我看来没有他不认识的字、没有他不懂的词,尤其是他的小楷写得非常工整漂亮。记得他常常在煤油灯下用一个很小的放大镜看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然后讲给我听,所以我今天画的很多历史题材的作品都是他讲给我听完后凭我的想像创作出来的。如今祖父曾经有很多机会留在国外、留在沿海城市,但因为我是陶瓷世家的后代,也是王氏陶瓷世家的唯一男孩,我有责任把祖辈的艺术像比赛场上的接力棒一样接过来,并发扬光大。所以我每创作一件作品,每想到陶瓷艺术存在的问题时,我都会用心把它记下来,撰写心得体会。今天我向读者呈上的?《王安维瓷艺文选》是近十年来从我的讲稿和论文里挑选出来的,这些文章大多先后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过的,也有些是我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报告厅作的专题演讲的录音整理出来的,有些是我在新加坡“东方收藏”组织的讲课中整理的,这里有很多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地方,我衷心希望,本书出版后,能得到学术界同行和广大读者的宝贵意见。2005年12月.王安维. 王安维集书法与绘画于一身,都达到高境界.景德镇标志性的场所"昌江广场"四个大字,就出于他手, 王安维先生曾是大型陶瓷壁画《洛神赋》(现安装在香港“中国文物展览馆”)以及<碧血>(现安装在上海龙华烈士烈士陵园),的主要设计者和绘制者. 他的专集"王安维陶瓷书画作品集"上,王锡良(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为他作的序中,称他为:青年才俊王安维.今天,我就把王锡良大师在序中的第一段抄出来作为对王安维作品的介绍:"前几天看到王安维新近创作的陶瓷作品,我感触最深的是他的意笔人物装饰,他运用景德镇独有的陶瓷肌理,材质,淋漓尽致地勾画人物的衣衫或背景,或黑里泛兰,或粗犷与细腻纹饰的对比,或线条与大块色彩的对比,虽然他也画画动物,花鸟,山水之类的作品,但他的意笔人物充满了诗意和书卷气,其作品最好地表现了他本人自身的绘画功底,艺术理想和精神境界." 本作品就是王锡良大师称之为"意笔人物装饰".王安维的特色作品.了了亭.陈也君/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