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景德镇人过春节又叫过年,妇孺皆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 二十三的社祭, 一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 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家家户户贴春联,大年三十庆团圆,爆竹声声辞旧岁,
高高兴兴去拜年。这就是春节的“四重唱”, 东南西北中不外乎这一模式。历史上的景德镇古称“十八省码头”。虽籍贯语言不同,但由于长时间的相互磨合, 生活习性的相互渗透,加上语言及感情交流,春节习俗基本大同小异。
新春扫尘和贴春联: 据《吕氏春秋》记载, 早在尧舜时期, 就有“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但是,正月初一到初七, 就不能动扫帚, 即使爆竹屑、果壳, 一地狼籍,也不能收拾。原因是:如这几日清扫会把一年的“财气”统扫出门,有不少人家,初一到初七,连针线、剪JJ都不沾手,否则,又得缝缝补补,破衣烂衫过一年。
贴春联的习俗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春联又称门对、春帖、对联、桃符等。镇上百姓家贴的春联像各地一样,无非是以简洁、优美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和祝福。但镇上也有与其它地方不同之处,那就是窑屋和坯房用松柏树枝在大门口搭起的牌坊春联。牌坊门楣上方的“欢度新春”四字和上下联,用针匙(瓷器汤瓢)或小瓷碟组成。这应是瓷都一大特色。
年夜饭和守岁:老百姓有句口头禅“有钱无钱, 回家过年”。中国人十分注重亲情, 为了一家团团圆圆, 在外游子都得千里迢迢回家团聚,吃上年夜饭。
镇上的年夜饭,不论其贫富, “鲇鱼炊豆冲”这道菜决不能少, “鲇”与“年”谐音,意喻年年有余。在景的都昌籍人还有吃两顿年夜饭的习俗, 即腊月二十九晚,三十晚。为何如此,老辈人说,这是纪念缅怀老祖先。
据传, 不知哪个朝代的祖先, 在腊月二十九深夜, 因贫病交加躺卧在床,他实在耐不住饥饿和寒冷,挣扎起身来到菜地拨了一点菜,顺路来到祠堂拿走一块有钱人家祭祖的猪肉。他回到破草房, 自我解嘲悲叹道: “我也算过了一个年。”从这以后,在景的都昌人为纪念这位让后人心酸的祖先,在腊月二十九,全家老小半夜起床来过年, 以示祭祖。吃完年夜饭, 就得一家人围坐一起“守岁”闲聊, 通宵达旦,直到天亮。古人云: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守岁,其意思是长者珍惜光阴,年轻人守岁, 是为老人延年益寿。
守岁中,老辈人在给小辈发压岁钱时,还再三叮嘱小孩莫在新正年头里口出“污言” (不吉利的话), 不少老人在除夕之夜就用草纸在小孩嘴唇上揩一下,其目的是万一小孩乱说一通,权当“屁股嘴”放屁。有的家庭还在除夕夜,把大蒜放在家具和碗橱上面, 以示明年大算(蒜)钞票之意。
镇上过年, 要放三挂鞭炮, 即“团年爆” (吃年夜饭时) “关门爆” (关大门守住财), “开门爆” (接春接福)。正月初一 “开门爆”一响,就可以打开家门,但不能全敞开,还得虚掩。
拜年礼: 男人相互拜年,双手抱拳作揖: “身体健康,恭禧发财。 ”女人见面, 双手掌相交, 放在右下腹, 略屈膝, 稍弓身三下, 双方同一步骤, 就当拜年, 只在邻居之间进行, 因为她们在初一至初七不容许出门,可能是要留守在家招呼客人吧。直到初八后, 才能走亲访友, 俗称“出坊”。拜年礼物几乎全是一包趸糖再加甘蔗两根,趸糖甘蔗都要贴上长条红纸。拜年是少儿最为高兴的事, “拜年,拜年,红包上前”一直唱了数百年。
春节习俗无论如何演变,但人们对幸福与美好的愿望,对和谐与吉祥的渴望,将永远不会改变。
(二)
俗语又称俗话,通俗并广泛流行,简练而形象,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愿望,揭示了较深刻的道理和哲理。俗语是民间口头文学的一部分, 也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现象。提到俗语, 人们都很熟悉, 可谓脱口而出。什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诸此等等,这是大众所知的俗语。
景德镇流传数百年的俗语, 之所以说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俗语, 因为它还不具备深邃的哲理性、大众性、广泛性, 仅局限地域流行, 而且意蕴浅薄, 格调较低,择句平庸,方言浓厚,尽管主观上也有警世说教的因素在内。
过去,镇上老辈人说到俗语,往往习惯在俗语前面加一开场白。如“古来一句话一一在家如穿好, 出门就无新。 ”还有什么“老班(辈)人言道一一嘴是两块皮,说话无高低”。
老辈人的口头禅“古来一句话”和“老班(辈)人言道”从中可说明,景德镇地方民间谚语,极有可能是在景的老祖宗创造并开始运用的。
古镇流传的地方民间俗语多如牛毛。风趣诙谐,调侃挪揄, 嘲弄讥讽的占相当比例, 这就是镇巴佬说的“打踏皮”。如“七个人捺眼,八个人吹箫”; “嘴巴上无毛,办事不牢”; “渣头碗镶金边,茅屎缸里装绣楼”; “破窑出好瓷”: “河里无鱼虾也贵, 捡到虾脚当宝贝”; “穷人生娇子, 花子养画眉”; “娇儿不会孝, 娇儿爬上灶”:“杨配杨柳配柳,破扫箕配苕帚”: “乌龟莫笑鳖,都在塘里歇”: “人叫不走, 鬼叫飞跑”: “在生不祭喉(不孝顺),死后哭木头”: “孝不孝,双脚对着爹娘跳”: “丢了讨饭棍, 忘了叫街时”; “人情大似债, 头顶锅去卖”……举不胜举。
反映旧时代穷苦大众境况和垂暮老人凄苦悲凉晚年生活的俗语也为数不少。如“一人供三口, 饭含口里走”; “一粒豆豉三口咽,端着饭碗看窑烟”; “雨天担禾杆,边挑边沉重”; “禾老自弯腰,人老自勾头”; “天干无露水,人老无人情”; “老来无靠,只盼客到”; “将要(希望)人身健,跌倒自翻身”等等。后面几句俗语,按顺序稍作解释。大意是,人一旦老年将至,就失去作用,在人面前不得不低下头: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就谈不上情来礼往;孤苦寂寞的老人只希望家中有客人上门, 才能有片刻的快乐和抚慰,还能沾客人的光, 吃上平日难见的油水;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身体健康点,不需要别人照料,更不要成为家人的累赘。从这些俗语可以看到, 旧时老人与今日每月领取养老金,安度晚年的老人们实在不可比拟。
俗语中不乏充斥迷信色彩, 消极没落,颓废萎靡的内容。如“人有七算,命有八算”: “命中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冷是风冷, 穷是命穷”; “人死无大病,花子永不穷”; “鄱阳湖上水飘飘, 好夫好妻命里招”;“穷无路, 挖古墓”; “闲事少管, 多吃三碗”; “黄牛角,水牛角,各管各”等。
民间俗语中,也有思想性较为积极健康的内容。如“邻和舍时相见, 莫用明枪和暗箭”; “忍字头上一把刀”:“让人不会让死人”; “天晴你不清沟,落雨哪有水流”:“聚财针挑土,破财水推沙”; “为人不要皮(脸), 百事都可为”: “人心换人心, 八两换半斤(旧制计量)”:“人情是把锯,有来也有去”: “爹娘有不如自己有,夫妻有还隔双手”; “八十八, 莫笑人家双眼瞎,九十九,别笑别人风摆柳”。后面一句俗语, 大致意思, 即使你自己是八九十岁以上健康长寿老人,都别嘲笑别人的身体缺陷或体力孱弱,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世事难料, 自己的生命最后时刻,又能知道自己会摊上什么病呢?这只是字面理解。而深层意思,是倡导人的一生都要为人厚道友善,要有做人的良知和道德。
具有地方特色的景德镇民间俗语,只在小范围的地域口头传播(异地它乡很少听到),也无文字记载在册。大多数俗语反映的是旧时代的现实状况以及人的精神面貌, 与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格格不入,确实不合时宜。有不少陈腐烂调的俗语被人们所摈弃更是必然趋势。如今,流传在古镇,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俗语几乎很少有人使用(包括老辈人),更谈不上继承和传播。但是, 古镇民间流传的有关劝学、劝教、劝善、警世的俗语、即使在文明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猛提高的今天,在一定意义上还值得让人去品味去领会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