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弄】
据《景德镇市地名志》介绍,宋初此地初成集市,西临昌江,为过江渡口。因上(北面)有里市渡,下(南面)有十八渡,此渡口居中,故名中渡口。(原中渡口在珠山区政府斜对面弄河边,此处原为樟树下弄)1951年开出马路,以中渡口命名,1955年铺设水泥路面,属珠山区石狮埠街道辖地。
【地理】
中渡口东起中山北路(群力副食品店),西至沿江东路,长40米,宽12米,水泥路面。
【故事】
“上下纷争中渡口”
旧时的景德镇,昌江几乎是唯一的交通渠道,关于老镇的歌谣及诗词中便称“鹅颈滩头水一湾,驳船禾秆积如山”,康熙史志则有“往时陶厂(御器厂)皆自水运达京。由陆运者,中官裁革后始。后潘太监役设水运船,甚便”的记载。
“上下纷争中渡口,柴船才拢槎船开”,中渡口则是昌江沿岸诸多渡口中的一个。
清末明初时,包括中渡口在内的各大渡口,便被鄱、祁、浮、都这4帮所把持,后逐渐改变成6个帮公所。民国时,当时的江西省政府应船民要求,将帮公所更改为18保,后又将18保改为10个船帮,此时景德镇的民船数量已达3250条。
不同的船帮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他们将昌江河流域划分为不同的航区,所有船只都严格遵守船帮公约,不会擅自将船驶入其他船帮的水域。
不过当年景德镇的水上行会组织不仅限于船帮,还有船行,从清末至解放前这数十年间,就先后有23家船行成立。与由封建把头控制的船帮不同,船行的商业烙印更为明显,商人如需用船运货,必须由船行与船帮联系,得到信息的船帮再为商家准备好船只。
据当地人介绍,当年的中渡口属于综合性商业码头,不仅承担着将瓷器等货物运出景德镇的重任,还将瓷土、釉果、松柴等制瓷工业原料从九江、祁门等地运进老镇。当时中渡口岸边堆积着大量窑柴,不少吉安籍人士充当着装卸工的角色,将包扎好的瓷器运上船,或是把通过水路运来的窑柴码放在岸上。
在中渡口出生的汪先生已38岁,他从父辈人口中得知,这些被称为“码头佬”的吉安人组成“吉安协会”,以地域性行帮的形式将同乡聚集在一起。
那时在中渡口最常见的事物就是各式各样的船只,既有头尖肚宽的鸦尾船、体积较大且无桅杆的小凫梢船等无帆船,也有大凫梢船、罗荡船等有帆船。而昌江河的各个港口上,都停放着船型与鸦尾船相似的东港船、西港船、南港船、北港船等“门户船”。
汪先生的父亲早年以制作船篷为业,为了方便做工,他特意在中渡口建造砖瓦房供自己与家人居住。由于手艺精湛,加上从事该行业的手艺人不多,汪先生之父深受船主们的欢迎。 繁忙的码头足以拉动周边相当区域的经济发展,于是伞行、糖行等大大小小的商铺也在中渡口一带四处开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曾生意红火的铺子,却早已消失不见。
木浮桥,铁浮桥
解放后,中渡口的运输业地位日益降低,道路的修建、汽运的发达让水路不再成为景德镇与外界相联的唯一选择,于是中渡口便不可避免地走向沉寂。
据77岁的沈大妈回忆,1951年前后,为了便于居民的出行,当地政府以木板和木船为原料,建起了一座浮桥。尽管建好的浮桥并不宽敞,就连自行车骑上去都会让桥身抖动个不停,但还是让居民们喜笑颜开,毕竟今后不必登上渡船,就能达到近在咫尺的彼岸。
木浮桥在利于居民出行的同时,还发挥着一些特殊的作用。遇到稍微炎热的天气,便有三三两两的成年人,光着上身来到浮桥,做了几个准备动作后就将桥身作为跳台,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游出数十米之后再爬上浮桥,休息小一会又接着重复之前的跳水动作。
可这座浮桥远称不上完美,其稳定性与牢固程度自建成之日起便受到质疑,如果遇到雨季昌江涨水时,木浮桥甚至会被冲散。1996年,景德镇遭遇了特大洪水的洗礼,作为昌江河上第一座跨江的浮桥,被汹涌的洪峰彻底冲垮。
木浮桥的消失,不但造成当地居民的出行不便,更直接影响了中渡口及对岸商铺的生意。就在木浮桥消失数年后,不少中渡口区域商铺都因营业状况不佳,而不得不关门大吉。
按照汪先生的说法,为了让失去浮桥的居民出行条件得到保障,市渡桥管理所安排了一艘铁皮渡船,以过河一趟5角钱的价格运送乘客。沈大妈则称解放前的中渡口 就有“摇橹船”的人,浮桥被毁掉之后,渡船又再次出现在了中渡口。
2005年4月,市渡桥管理所所长谢兴旺对媒体透露,中渡口将重建浮桥;同年10月,由12艘钢质船组成,桥梁为钢质、桥面由钢质花纹板,长达141米、宽8米的全钢质新浮桥,横跨在中渡口的河面之上。如今骑上桥面的自行车再也不能让浮桥上下浮动,寻常的洪水也无法再给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神奇大鱼
1969年,木浮桥附近的水域曾发生过一件古怪的事,三四条比扁担还长的大鱼,常年在该区域内出没。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不知名的大鱼特别喜欢绕着浮桥耍欢儿。
只要这些大鱼一出现,两岸的居民便呼朋唤友前来观看,这些鱼儿对人类的围观也并不惧怕,依旧我行我素。有一次,一个好事之徒将一只小狗崽抛入水中,一条大鱼猛地游了过来,将小狗一口吞掉后便隐没在水面之下,这让聚集在浮桥上的人们吃惊不小。
难道那些大鱼就是传说中的“江猪”?这个说法当时就被人辩驳,因为只有在鄱阳湖那种开阔而水又较深的河域环境,才适合“江猪”的生长与活动。
尽管这些身体银白、背部乌黑的鱼儿体形庞大,但机灵异常,曾有人想以渔网或垂钓等方式捕捞,但都无功而返。最终有人采取电击的方法,捕杀了一条大鱼,被当地公安机关得知后,便将捕鱼者抓进了派出所,于是当地人便猜测,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大鱼应该属于保护动物,否则警察不会为了一条鱼,就把人给逮进派出所。
但与大鱼有关的故事并不止这一个,解放前的中渡口,活跃着不少运砂船。有位船主将运砂船行至中渡口附近的水域时,发现一条身长与船相当的大鱼,不紧不慢地与 船相向而行。船主立即朝天跪拜,那条大得惊人的怪鱼便离开了运砂船。
据说当年在昌江河讨生活的船主,有不少都备有香炉等物品,遇到大鱼就会对天行跪拜之礼。从这个传言便可看出,若干年前的昌江水域的确有体形较大的鱼类生存,大鱼吞吃小狗的故事并非空穴来风。
不过当地居民称,自从1969年之后,就再也没见过类似的大鱼出现。
张道人的拂尘
大鱼只是中渡口的诸多传奇之一,而张道人施法的故事,听上去则显得更加离奇。
清朝年间,有位姓张的道人法力高强,时常做出点让人惊异之事。
为此只要张道人走出道观,都会引来许多镇民一睹其风采。
就在这天,张道人手持柄拂尘施施然地来到中渡口,久仰其大名的人们纷纷赶来围观。虽说是出家修道的方外人士,但让人像看耍猴一样地窥视,毕竟不是件让人感到高兴的事,张道人对热情的人们颇为不满,但仍隐忍不发。
走了一段路,大概是越来越多的看客激起了张道人的怒火,他决定小小地惩治一下这些不懂礼貌的家伙。张道人向四周看了看,发现不仅路上站着许多观众,就连路边的小屋窗户都伸出许多看热闹的脑袋,他便举起拂尘向着那些脑袋轻轻地扫了过去。
那些趴在窗前的人很快就感到有点不对劲:自己无法将脑袋从窗沿缩回去。他们相互一看,才惊骇地发现,包括自己在内,只要是待在窗前偷看张道人的人,脑袋都变成了长着双角的牛头或笨拙庞大的驴头,难怪自己的头会被窗户卡住。
也许认为达到了小惩大戒的目的,张道人也没多为难那些“牛头驴面”,而是将手中的拂尘再向他们扫了一扫,于是那些长着牲畜脑袋的怪人便都恢复了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