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俗文化?它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的人群意愿,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传和传播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景德镇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艺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帮行规、工艺术语、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审美心态、文化符号。
记得若干年前,我曾经的同事曹春生和我聊天的时候问我院什么是三窑九会?问得我张口结舌。那个时候他就在研究景德镇陶瓷行业习俗和工艺术语。于是赶紧去借了几本景德镇陶瓷民俗的书来看,才知道这是烧窑业和圆器业业主行会团体的总称。三窑是院槎窑业的陶成窑,古器业的允成窑,灰可器业的裕成窑;九会是院四大器的同庆社,四小器的义庆社,二白釉的永庆社,脱胎器的玉庆社,八九寸的福庆社,七五寸的吉庆社,三搭头的集庆社,饭贝、酒令盅的合庆社,博古器的聚庆社。再考究,原来实际上还有第四个窑,即烧柴窑业的陶庆窑。这四窑九会的绝大部分会员都是都昌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两个行会团体,为发展景德镇地方经济曾起过积极作用,但也有较大的保守性和排外性。
由此,笔者对景德镇陶瓷行业俗语开始关注。什么叫“压卵棍”、“知四肉”、“打派头”、“剁草鞋”、“挂扁担”、“禁春窑”;什么是风火仙师、佑陶灵祠、祖师崇拜;开始有了初浅的认识。而且越读越研究,越觉得这真是一座文化宝库。这才知道景德镇人在创造出让世界惊羡的陶瓷艺术的同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精神特征。在行业习俗、帮会规矩、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先人已经用民俗文化这种形式,为我们书写了历史的记忆。而“忘记过去则意味着背叛”,则是我们后人永远不能忘记的格言!在景德镇建设“文化大市”、“特色瓷都”的进程中,我们如何挖掘、传承、展 示、发展好景德镇陶瓷文化民俗这座文化宝库?景德镇已经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地域文化特色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想说的是院继续操练,务求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