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弄
上新安巷、下新安巷以及新安下巷,构成了镇巴佬口中所说的新安巷。
明朝时,徽州人在此建一徽州会馆(新安书院)。以前会馆南北侧弄巷均称新安弄,1973年换门牌时改称上新安巷、下新安巷,后又统称新安巷,北为单号南为双号。为避免重名,1985年再将南北侧弄巷易称今名。
地理
上新安巷,即当年徽州会馆北侧弄巷,东至青石街,西至中山北路。
下新安巷,东至沟沿上,西至中山北路。原徽州会馆所辖的南侧巷,门牌为双号。长80米,宽1.5米,水泥路面。后景德镇市第一小学扩建,于是下新安巷被拆除。
新安下巷,由新安巷派生得名, 东至中山北路,中段与通津桥相接,西至弄底。长60米,宽1.3米.水泥路面。
故事
弄里的掌柜和苦力
何巧英于1947年搬到如今的上新安巷(那时还叫新安弄)时,徽州会馆仍在发挥作用。
. 那年何巧英才12岁,祖籍安徽黟县,将房屋出租给她一家人居住的人姓黄,也是黟县人。黄老板不仅在景德镇开了杂货铺,老家也有不少田产,按照何巧英的话来说,“既是地主又是资本家”。
上新安巷1号、3号、5号的房子,当年都是黄老板名下的财产。可这黄老板宗族观念很强,只将房子租给黟县老乡,如果有“不相干”的人要求租房,哪怕对方开出的租金比其他房客高,黄老板也不会答应。
以徽州会馆为中心的这片地区,旧时的居民多为安徽人,但后来不断有来自都昌、南昌的“外来客”,也选择在老新安弄落脚。等到何巧英也成为老新安弄的一员,祖籍安徽的居民在人数上,已占不了太多优势。
不过有一点倒令人奇怪,那就是老新安弄的居民几乎没有直接参与陶瓷行业的,要么就是像黄老板那样,开铺子卖日常生活用品;要么就是开设米行,或是经营布业。没有资本做生意的人,就跑去拉大板车、为需要的人干体力活。
有件事必须说明,那就是住在老新安弄的掌柜们,大部分都是徽州人;而干粗活的基本上都是江西人。
徽州会馆的三重门
如果你知道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区的徽州古称“新安”,就不难理解被列为景德镇“十八巷”之一的新安巷,为什么会取这样—个名字。
徽州人向来都擅长做生意,明清时期,他们将景德镇的瓷器以及产自江南地区的丝绸等物品,销往全国各地以获取丰厚利润。而常年逗留在景德镇的徽州人,需要这样—个地方,它不仅能让同乡之间交流感情、交换商业情报,还可以接待一个又一个准备到景德镇实现发财梦的徽州人。
这就是徽州会馆(新安书院)诞生的原因,它与都昌会馆等以县为单位的会馆不同,而是以“府”为单位。据相关资料记载,景德镇多数会馆都建于清代,财力雄厚而又迫不及待的徽州人,赶在明朝时就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会馆。
在当年所有的会馆中,徽州会馆无疑是最气派的会馆之一。何巧英至今仍然记得,该会馆内的路面均以上好的青石板铺就,要“走过三道门”才能进入内堂。放置于会馆大门前的那对巨大石狮,使得行人在路过时都不得不肃然起敬。
“新安书院(徽州会馆)有田产若干、房屋136幢,每年租息万元左右”,这份数据也许可以说明,徽州会馆以及徽州人,为什么总是那么牛气。
徽州会馆终于迎来它最后的日子! 1950年2月,当时的景德镇市会社财产整理委员会对我市所有会馆公产进行清理,并视为公有财产予以接管。而这个财产整理委员会隶属于“景德镇市公有财产整理委员会”,后者下辖的临时整理委员会有十三个之多。
所幸显赫一时的徽州会馆并未沦为废墟,而是被拆除后用于兴办教育事业。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景德镇市第一小学,便建在徽州会馆的原址之上。而会馆前那对威风凛凛的大石狮,据何巧英听说,被保留在了市人民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