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艺术瓷器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购买名人名作请进入了了亭名瓷精品商城 | 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景德镇陶瓷文化民俗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这里发的豆芽很鲜           ★★★ 【字体:
这里发的豆芽很鲜

作者:谢东   文章出处:瓷都晚报   更新时间:2010-6-7 20:34:01 
 

 

【里弄】
如果说,景德镇的上百条里弄因为生产人间美器而闻名,那么请你不要忘记,这里还有上百条像豆芽井这样飘着人间烟火的巷陌,一起支撑着这个瓷韵悠扬的小镇。
    豆芽井不长,走向也不复杂,一脚进去再右拐,就可以望穿弄巷尽头,但老人们说,豆芽井发的豆芽曾经很鲜。
    
【地理】
《景德镇市地名志》记载:豆芽井北连杨家坞,转西至红星瓷厂厂房,弄长80米,宽2.5米。
    此地原系杨家坞一部分,清末方姓在此打一口井,取名方家井。后因附近居民用此井水发豆芽,故名豆芽井。
        A豆芽井那十八个大棚
    你可能想像不到,一个深藏纵横交错当中的普通弄堂,竟然有着如此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如果不是外人有意寻访,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提及,豆芽井的那十八个大棚曾经是一个什么样子。
    “过去的豆芽井是一片菜园地,没有什么人居住,那时候除了我们这些发豆芽的人每天过去照看豆芽之外,几乎没有人到那里去,”虽然已经搬到隔壁的纱帽墩居住,但今年已经89岁的江富姣老人还是能够清晰地描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豆芽井的模样,“豆芽井什么时候开始发豆芽,是谁带头在这里发豆芽的,我说不上来,但是听我家里的老倌说,最开始发豆芽的大棚其实很简单,就是用木板随便搭一下就可以了,后来发豆芽的人多了,也有一定条件和经验了,才改用青砖青瓦重新搭建,我结婚后,和家里的老倌一起发豆芽,不过那时候的大棚已经很多了,一间挨一间,很矮,基本是用青砖砌成的,顶上盖上青瓦,有一个人进出的木头门,里面摆满了发豆芽用的木桶。”时光流逝,如今走在豆芽井,已经看不到发豆芽的人家了,过去低矮的大棚大都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富裕起来的居民自己盖的楼房。不过,也并非一点踪迹难觅,从豆芽井一处类似民房的大门进去,一根根碗口粗的木梁,整齐地架在离地面近1.7米的土墙上,透过一个个破旧的小木门望去,里面已经堆满瓦砾,一间间面积约10平方米的小房间,“这些就是当年发豆芽的大棚。”一位附近的居民说。
    “当年,这里发的豆芽很有名,每天凌晨,镇上的菜贩就会推着车子到这里排队等候,等豆芽老板将一板板的豆芽从棚子里搬出来,然后再到各个菜市上叫卖。”江富姣老人说起六七十年前的往事,表情很平静,对她来说,那或许只是漫长人生中一段年轻的记忆,当中承载了太多生活的艰辛,劳作的辛苦,当然也有人伦的快乐。
    B!发豆芽很有讲究

    5月31日下午,75岁的黄凤姣老人坐在门前的阴凉处做女工。或许是断头弄,一般人没事决不会绕进来的缘故,豆芽井少了一份嘈杂,多了一份安宁。
    黄凤姣低头专心地做着活计,就像当年发豆芽一样认真。与江富姣老人一样,黄凤姣也是豆芽井几十年变化的见证人。
    “发豆芽很有讲究的,”自幼跟在父母后面,后来成为父母好帮手的黄凤姣,说起发豆芽的经过可谓头头是道,“每年的农历二月开始到十一月,是发豆芽的季节,过了腊月就很难发了,所以从腊月到第二年的正月,发豆芽的大棚一般会歇手两三个月。发豆芽是一个很费工费时的活计,先要将黄豆用井水泡上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将泡过的豆子放进木桶,上面用草垫盖上。
    六月天是最忙碌的季节,等黄豆发芽到拇指长时,通常要每两个小时淋一遍水。淋水也是有讲究的,必    须用清凉的井水,那些挑来的河水是不能用的,水太热会烧坏根。一般淋的时候,右手端水,左手在豆芽上拦着,不能让井水直接浇到豆芽上,否则刚刚发芽的豆子容易倒根,倒根的豆子是发不起来的,卖相也不好看。绿豆芽发起来要比黄豆芽费事,因为绿豆芽很娇嫩,一定要用井水,发出来的豆芽才鲜嫩。要判断豆芽好坏也很简单,首先看豆子的颗粒是否饱满完整,再看芽根是否长而直,颜色白还是黄。”豆芽井之所以能形成规模,得益于这里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据黄凤姣介绍说,在豆芽井有一口水井,井口用青石砌成方形,水井周围也全用青石铺成,井水水质清洌,四季不枯,是发豆芽的上好水源,用这口水井发的豆芽不仅芽形饱满,而且口感鲜嫩,无论是汆、炒、还是凉拌,都是餐桌上的佐食佳品。豆芽井出来的豆芽在镇上渐    渐有了知名度,四方菜贩慕名前来打货,有时凌晨两三点钟就有人在豆芽棚外等着。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的豆芽大棚数量达到顶峰,最多时有十八个之多!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公私合营的扩大,豆芽井一带逐渐被辟为红星瓷厂的厂区,曾经有一定规模的豆芽大棚逐渐萎缩。后来这些大棚统归市蔬菜公司,成为国营企业的一部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豆芽大棚曾经得到一定改造,不但大棚结构得到加固,而且设施也得到很大改善,原先井水靠的是手提肩扛,后来也改用水泵抽水,生产方式大大改变,生产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这样的景象延续了十几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蔬菜公司不再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逐渐退出人们生活,豆芽井也日渐式微,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一派凋零景象。
    C!故土难离的豆芽井人

    豆芽井不再做豆芽之后,原先居住在这里的豆芽手艺人也逐渐迁出,一部分菜农后来搬迁到曙光路附近,少数人依然继续着过去发豆芽的营生,但名气已大不如豆芽井,这门营生之后也逐渐被舍弃。
    不足百米之遥的浙江路过于声色诱人,现在居住在豆芽井的年轻人已经懒得去了解,过去的豆芽井是什么样子。不过,有人淡忘,就有人惦念,在豆芽井,上了年岁的老一辈居民还是不愿意离它太过遥远,江富姣老人就是其中一位。当初和老伴每天依靠发豆芽维持生计,也每时每刻为安居之所苦恼不已,解放后,她和老伴在不远处的纱帽墩租住了一套低矮的平房,这里离豆芽井不远,五分钟就可以走到,舍不得离开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有他们赖以生存的豆芽棚。
    豆芽井3号女主人黄凤姣也对这里故土难离,十几岁开始跟随父母学发豆芽,20岁嫁出去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重新搬回来居住,所不同的是,原先的豆芽大棚被推倒重建,原址上盖起来的是一幢3层高的楼房,在豆芽井,像黄凤姣这样做的居民不在少数。  黄凤姣说,她家的门口曾经摆放着几个大木桶,木桶大到可以装下十几担水。在她的记忆里,发出来的豆芽很漂亮,一丛丛像盛开的鲜花,她说她喜欢托着花一般的豆芽观赏,那种感觉仿佛不是一盘豆芽菜,而是一件工艺品。
    一位居民说,豆芽井的豆芽之所以受到镇巴佬的喜欢,是因为过去的豆芽手艺人在用心做,与现在市场上用药水发的豆芽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豆芽井,豆芽大棚已经成为过去记忆,也只有像黄凤姣这样上年纪的居民,才能准确说出那口被填掉的水井位置。
    D!围墙、水塔和水井

    珍女士的家与过去的豆芽棚仅一墙之隔,这位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中年妇女,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回迁的居民。她家的门前是一块面积不大的空地,这在低矮平房交错的豆芽井,是一块天赐的宝地。
    空地前方有一道长约十几米的围墙,围墙上封砖的水泥块已经脱落许多,里面的红砖裸露,像一块块红肉,异常扎眼。珍女士说,别看这道围墙,当初可救了不少小孩子的性命。
    过去,豆芽棚附近有三口水塘,为了防止年幼的孩子掉进水塘,才砌起了这道救命墙。
    在豆芽井,其实还有许多景物被彻底改变,比如,存在于老一辈人印象中的那座小土风庙、那三口水塘,还有那曾经翠绿满园的菜园地……三口水塘是菜农们担水浇园的好去处,也是一些夫妻抛弃自己年幼 孩子的场所,因为他们知道,菜农们拣到孩子,一般都会送到附近的庙里,那些善男信女是不会见死不救的。
    在围墙旁,是一座高约四五米的老式水塔,水塔不高,又藏身于一个转角,猛一看,还以为是一座洞森的 碉堡,甚是恐怖骇人。珍女士说,这座水塔是当年蔬菜公司为改善豆芽井的生产条件而修建的。现在豆芽不做了,水塔自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原先那口清洌的水井也因为一位女子投井自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被彻底填掉。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迎瑞弄 景德镇弄堂文化传播
    老当铺弄 景德镇弄堂文化传播
    钩沉历史说红店——詹家弄
    东司岭 景德镇弄堂文化传播(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