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时,景德镇还是个小地方,名叫新平务。 务,旧时收税的关卡。新平.水土宜陶.,从事制陶业者众多,特在此处设制收税机构。 新平有个制陶的大名人,人称制陶祖师爷。他姓赵名慨,见过大世面,做过好多地方官。后到新平,安了个闲职。赵慨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到新平,如鱼得水,一古脑儿栽进陶瓷行业里去。钻了5 年,他从制坯、画红,到烧炼,已成了行家里手;钻了8 年,创作了许多新品种,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师。年长的称他为师主,年轻的称他为祖师爷。 祖师爷有个朋友,姓陶名霖,当地人竟把他叫成陶令。陶令,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家世代制陶,到他这一代,更为风光。他是新平一面旗。何为一面旗,古人称生有五男二女之家为一面旗。陶令家就是这面旗。他5 个男丁,分别习学制坯、施釉、画红、烧炼。陶令的作坊,道道工序男儿把关。二女尚小,那最小的陶腊梅,更是聪慧过人。9 岁时,她跟三哥习学的山水画,形象生动,颇有一番神韵。 陶令家真可谓幸福美满。近日,碰上一件烦心事。那就是聪明伶俐的小女,被选中为祭窑的祭品。顿时,全家大小,人人脸上布满了乌云,宛如降临了大灾祸一般。陶令整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愁苦到了极点。多亏妻子刘氏一句话,点醒了陶令:.你何不去找赵师主,他在新平是个有脸有面的人物哩!. 赵慨听完陶令一番话,半天不吭气。大约过了三袋烟的工夫,陶令无奈地说:.难道就没了法子罗?. 赵慨摇了摇手,慢声慢气地说:.这祭窑,它有个程序。祭祀前一夜,将人送到衙门。凌晨5 时许,将被祭祀的人,用麻袋裹起来,外包一层里布。到祭台上,只要刀斧手举刀见血,就成啦。. .这规矩谁不知道?还用你说。.陶令嘴一撇,挺不满意似的。 赵慨微微一笑,亲切地说.:老弟,这..你就不懂啦。它的奥秘就在这规矩里。.赵慨凑近陶令耳旁,如此这般地交待一番。 陶令心领神会,这才依计而去。第二天,祭台处人山人海,陶令家大大小小,无不哭丧着脸,哀叹掌上明珠陶腊梅的苦命。 祭祀开始了。在场的人个个屏住气,眼睛也不眨一下。主持祭师一声令下,两条黑汉架着黑布袋,推上祭台。祭台上,除了香烟缭绕的香案外,还摆了鸡、鸭、鱼、肉。另有一个空着的木面盆,格外惹人显眼。右边的黑汉,是杀人祭师,他是今日的主角,人们还没看清他弄刀的姿式时,那把尖刀就早已刺进了黑布袋,只听一声惨叫,殷红的鲜血汩汩地流了出来。主持祭师端起盛满鲜血的木面盆,绕窑转了一圈,沿途祭洒了一地血。祭祀仪式结束后,土亻夫们便将死者装殓入棺。谁知,打开黑布袋一看,吓得众人目瞪口呆: .原来不是人,而是... .而是.后面的话给噎下去了,因为谁要点破这层秘密,那是要倒八辈子霉的。 几个月后,各路作坊主集会,一致同意赵慨祭祀改革的举措,从今往后,便以猪代人作祭窑庆典的祭品。 又过了几年,祖师爷赵慨仙逝归天。新平人为感谢他保护陶工及后代的恩典,为他建造了庙宇。那当年被救的陶腊梅亲自为赵慨塑造全身,以谢救命之恩。这尊像,人们不忍直呼其名,改用敬语为.佑陶神.。那供奉佑陶神的庙,也用雅名称为.师主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