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艺术瓷器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了了亭名瓷商城 | 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关于了了亭 | 了了亭礼品瓷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 工艺知识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中国陶业学堂           ★★★ 【字体:
中国陶业学堂

作者:陈海澄   文章出处:景德镇瓷录   更新时间:2009-9-24 20:02:44
 

 

  (陈海澄先生著文,了了亭转载) 清光绪二十二年(1 89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上《江西绅商请办小火轮、瓷器及蚕桑学堂》奏折中,第一次提及倡办陶业学堂”。宣统二年(1 9l 0年),由江西瓷业公司总理、景德镇商务总会首任总理康达,呈请学部批准,联合直隶(河北)、湖北、江苏、安徽等省协同出资创办中国陶业学堂。其办学宗旨是:“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  以改良陶业”。学堂设于瓷业公司饶州瓷厂内(今波阳高门)。堂长为举人徐凤钧。第二年,始招陶业本科一班,附办艺徒班一班。前者招1 5岁以上高小毕业生,学制三年;后者招初有文化1 2岁以上之少年,学制五年。学生来自协同出资的五个省,均为男生。
    辛亥革命后,各省协款中断,饶州瓷厂倒闭,学堂处于瘫痪。民国元年(1 9 1 2年),江西省都督(省长)李烈钧,  以陶业于江西举足轻重,便将学堂收归省办,名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委张浩为校长。张为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窑业科毕业生,对办学充满了雄心壮志。此时,学校与瓷业公司脱钩,但规定学校的教学教研成果,必先交公司采用。经商允,将原饶州瓷厂改为校办工厂,在厂内逐步推行石膏模型铸坯,机械辘轳压坯,洋彩刷花贴花,并创建新型煤窑。民国2年,讨袁未遂,江西政局猝变,学校经费再陷困境,张浩等人四出求助,学校得以勉强维持。民国4年(1915年),江西省巡按使(省长)戚扬视察饶州,赞赏陶校,再次确认为省立,·改名为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办理首届学生毕业,计8人。学校设陶业本科和预科,学制分别为三年和一年,预科招高小毕业生,一年后升本科。
    省办的陶业学堂为什么不设在产瓷名城景德镇?民国3年(19l 4年),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到景德镇考察了职业教育,在《考察本国教育笔记》中写道:“景德镇制瓷者,墨守成规不可改,担心一经改良,手工技术竟被淘汰而无啖饭,势且出于合群抵制之一途,故迁地以避之。”这也是留日派办学之主张。直到民国5年(1 9 1 6年),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才在景德镇办分校,名乙种工业学校,校址在毕家上弄原御窑厂西南部。民国1 3年(1924年),第二甲种工业学校改组为省立窑业学校时,因经费困难和重重阻力,景德镇分校停办。主要原因还是康达、张浩等人认为景德镇陶业生产没有前途,陶瓷教育没有希望所致。留美派则认为可以改良,只要有勇气,有措施,可以恢复昔日雄姿,但这种认识没有形成气候。
    民国1 5年(1926年),时机有了转变,经省政府批准,学校改址景德镇,定名为省立景德镇陶业学校,着手筹划迁校事宜。并将张浩他调,学校改行委员制,章继南、舒信伟继任委员长。次年,恢复校长制,邹俊章任校长。邹为南昌人,留学美国,·获纽约州大学陶业学士、意林诺大学陶业硕士学位,民国14年回国任教。他出任校长后,一方面整理校务,另一方面积极推行迁校工作。  学校有六个班级,在校学生101人,其中女生8人,教师32人,工人48人,·改男女学生分班授课为合班授课。民国17年,呈经省教育厅批准,实行“双轨”学制,分艺术组和学术组,前者学制四年,后者学制六年。按双轨要求,“一方面变更课程,注重实习,  以便造就实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提高学级,介绍西欧新著,藉图陶业学术之深造”。”’这是我国实业学校第一次实行双轨学制。学生上课与实习的比例是:艺术组一年级5:1,二年级14:9,三年级13:8:学术组一年级8:l,二年级26:7,三年级2:1。附属工厂分五个部供学生实习,五个部是:原料实验部、原料精制部、制品部、烧成部、饰瓷部。学校有瓷器窑、陶器窑、砖瓦窑、石膏炉、色彩炉。学校在邹氏主持下,一派生机,春风得意,当年谱写的《江西省立景德镇陶业学校校歌》,真实地反映了校园生活的昂扬激情。其歌词是:
    匡庐毓秀,彭蠢清幽,特产陶瓷冠全球。我们陶校专业心研究,形式花样多时流;质洁色白,泽能比玉,中外无匹俦。更研究建设住行需,科学美术件件优。玻璃砖瓦珐琅-点点均讲求。愿同学,努力去勤修。
    快起来,光阴不残留,矢志如破釜沉舟。学就利民生裕国库,校誉咸休。媲美湖山,光耀悠悠。,,’
    民国18年(1929年),学校获迁校经费1.5万元,邹俊章校长在景德镇里村八卦山勘定校址,与集星建筑公司签订合同,建一幢三层教学楼,;当即开工,计划次年部份迁校。
    正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美好时刻,邹俊章不幸于民国20年(1931年)英年逝世,支持邹俊章迂校的省教育厅厅长陈礼江又离任他去,学校由邹如圭继任校务。不久,张浩复任校长,因而原拟升格未遂,迁校也未如愿。张浩曾在景德镇办过学校,遇过种种阻力,他说:景德镇只知守旧,反对改良,只知烧柴,不肯烧煤,陶业没有发展前途,陶瓷教育也没有前途。基于此,迁校就一笔勾销了。
    民国23年(1934年),省政府拟在九江创设机械化新型瓷厂,适逢九江圣约翰中学停办,有空闲校舍,张浩取得省教育厅同意,率陶校迁九江,校名改为省立九江陶瓷科职业学校。第二年,在实业家杜重远的筹划下,九江机械化新型瓷厂一一光大瓷厂创立。陶校亦曾有过美好的规划设想,不料“七·七”事变后,南京失陷,危及九江。1 2月,九江陶校迂靖安,不久,又迁萍乡上埠镇。在萍乡,陶校与瓷厂同在一地,陶业人才荟萃,出现过短暂的盛时,至民国29年(1940年),有五个班级,在校学生l 5 2人,教师30人。然而好景又不长,民国33年(1944年)萍乡沦陷,学校“流亡”到景德镇,与浮梁县立陶瓷科职业学校合并,校名改为省立陶瓷职业学校。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景德镇陶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学校历史资
    早期资料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