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艺术瓷器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了了亭名瓷商城 | 景德镇陶瓷艺术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关于了了亭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收藏品市场·故事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不要忽视“画工”的创造力         ★★★ 【字体:
不要忽视“画工”的创造力

作者:范存刚   文章出处:文化报   更新时间:2008-6-6 8:50:41
 

 

  近几年来,画瓷渐渐成为部分中国画家的“新宠”,画家们也依地缘逐步形成了相对集中的活动圈子,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大体说来,这既可以看作是中国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也可以看作是艺术家们复兴传统的一种有益尝试,也许更为显著的原因还是艺术收藏品市场发展趋势的外在影响。
不管是出于兴趣还是为了财喜,画家参与画瓷都是一件好事。

  我觉得,画家若想长期参与画瓷,最好对中国陶瓷史和国内瓷艺的现状有个大致认识,而不是基于主观想象或以偏概全。周杰伦所唱的《青花瓷》中有一些不靠谱的歌词,比如“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还有“临摹宋体落款”等等,都属于对青花瓷工艺的错觉和臆断。这种主观想象也存在于很多参与画瓷的画家的意识当中。

  我想问一下那些动不动就嚷嚷“我们不比景德镇差”的画家,你们究竟看过多少历史上的瓷画精品呢?你们对历代瓷画名家的生平和作品做过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吗?远的不说,你们现在敢说已经超过“新安画派”出身的程门和风格各异的“珠山八友”吗?

  画家参与画瓷,要意识到陶瓷艺术的工艺美术性质。在瓷画创作中,画家所做的只是其中一道重要工序。画家也应怀抱一颗谦虚之心,不要稍有得意之作就自夸,说什么“不愧名家手笔,确实精美绝伦,远非画工所能及”。将“画家”和“画工”的关系生硬地阻隔开来,这种观念极不可取。“技进乎道”,齐白石在成为“师”之前,就是一个“匠”,他是在精于技的根基之上才结出“进乎道”的艺术成果来。

  画家既要放下架子,从程门和“珠山八友”等瓷艺画家前辈那里学习经验(或吸取教训),也不妨多从历来民间瓷艺中汲取养分。在清代的陶瓷类书籍《陶雅》中,作者寂园叟早有这样的卓识:“官窑不如客窑(即民窑),亦一奇也。官窑力求工细,下笔不肯苟率,自其所长;客货信手挥洒,老笔纷披,时或有独到之天趣。”民窑瓷艺的可贵,就在其笔简意饶,气韵生动。西晋左思有诗句云:“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因此还请画家们戒骄戒躁,千万不要轻视画工们的创造力。

  虽然画瓷对现在的画家而言只是一种偶然性的自发娱乐或商业活动,但是我所期待的不止于此,从长远考虑,画家们完全可以在增加自由创作乐趣的同时也发发宏愿,把画瓷上升为一种自觉的艺术行为。若我们在这方面也可以担负得起承前启后的艺术使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理论体系不完善阻碍瓷画发展
    市场不应作为当代艺术创作的
    当代艺术,价值模糊 精品难出
    拯救景德镇瓷艺的概念?
    三谈当代艺术市场的泡沫
    当代艺术,岂是雾里看花?
    景德镇艺术界回应批评最好的
    外界艺术家只看到了地摊文化
    瓷与画对话火药味十足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