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全景
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家收藏专业委员会、中国民间国宝专家评审委员会和中国收藏界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国宝》歌曲创作研讨会”,2008年4月9日在北京举行。乔羽、阎肃、邹友开、王世光、田晓耕、任卫新、刘万捷、杜晓十、朱智忠、张远福等音乐界知名人士,有关方面专家罗杨、阎正,应征者代表乔鲸、孙义勇等出席并发言。
《国宝》歌曲征集活动自2007年7月19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以来,应征者非常踊跃,目前共收到歌词作品1053首,完整的词曲作品86首,录制好的CD作品30张。歌词征集截稿时间是今年5月底,届时评委会将评出60首歌词对社会公布,同时接受谱曲,最终将于10月份选出12首歌曲入围《国宝》歌曲征集获奖名单,同时举办“《国宝》歌曲征集颁奖典礼暨演唱会”。
下面是出席研讨会专家的发言摘要:
众多来稿
乔羽(著名词作家)
实际上,我不太赞同征歌这种方式。建国时发动大家写国歌,当时把我调那管这个事,来稿都拿麻袋装,人多力量大啊,但写歌却不是人多力量大就能解决的,几万首歌怎么选啊?这个国歌最后定下来,还是徐悲鸿,徐悲鸿跟毛主席说,别再选了,我看就是《义勇军进行曲》了。毛主席说我赞成,这样国歌就产生了。我赞成最简便的办法,我相中任卫新了,好坏都是他,就有了这个歌了。我觉得这个办法好,你让他写,他一定用他的全部精力给写好。
我谈一谈自己的创作体会。当时创作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也是有一段小故事的。《上甘岭》的导演沙蒙当时找我来约稿,我很尊敬他,也想好好写,但是写歌不是想好好写就能写出来的。后来沙蒙的电影拍完了,就剩用歌的这段没拍,于是他每天来一趟,也不催我,也不说话,坐一会走了,就这么持续了大概半个月时间。我实在不好意思了,我就写自己第一次看见长江的印象。我是黄河边上长大的,但长江跟黄河风光绝对不一样,“风吹稻花香两岸”那写的都是长江。我拿出这首词给沙蒙,问他这行吗?他一看,半天没说话,后来说了句:“就它了!”这句“就它了”让我心里直打鼓,心想沙蒙回去剧组讨论意见不可能统一,歌词就怕讨论。第二天,沙蒙又拿着词来了,说剧组都说好极了,只有一个意见,这词一看就知道写的长江,“一条大河波浪宽”可不可以改成“长江万里波浪宽”?我也半天没说话,后来还是觉得大河比长江所指的范围更广,更符合《我的祖国》这个标题。沙蒙听我这么一解释,又说了一句“就它了!”。就这样两句“就它了”,就把这首歌定了下来。以国宝为题来创作歌曲,我感觉比写“一条大河波浪宽”还难,如果主办单位愿意等上半年,我也愿意来写。
乔羽、阎肃在会场就国宝歌曲热烈讨论
阎肃(著名词作家)
中国人从古至今爱这片土地,爱这片土地所诞生出来的宝贝,不管它是一种雕塑、一种铸造、一种绘画,甚至是一块残片,对炎黄子孙而言都是一种骄傲,因此能参加国宝歌曲的评选工作,我觉得很荣幸。征集活动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出乎我的意料。我感觉大家很有热情、很关注这件事情。音协、民协和央视都来关注这件事情,我觉得非同小可,希望这次活动能有所收获。我认为像这样的活动,主要是为了唤民众、老百姓都来关注、爱护国宝。认真看了部分作品之后,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三点建议。第一,不能局限在某一种事物上。写得太具体就很难概括国宝,比如熊猫、青花瓷、唐三彩等都不能代表国宝。第二,不能太长,这方面我更推崇更概括一点、更简练一点的作品,就像乔羽先生写的《夕阳红》《难忘今宵》。作词最大的功能就是感动作曲家,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旋律,感动更多的人。第三,我建议设立编配制作的专门奖项,编配也是歌曲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邹友开(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原主任、大型文艺晚会总策划、著名词作家)
关于国宝歌词创作,一要考虑时代特征;二要考虑国宝本身的特点,国宝涵盖面很广,不能单独写某一件东西;三要符合歌词创作的特点,得让人家听得清楚,看得明白,还要体现歌词创作的规律,要有可唱性、文学性,要有意境。一首歌里面不能苛求每一句都是经典,但如果有那么几句,一两句,两三句,就可以了。写歌词要带有自己的感情。先看材料,酝酿感情,当自己酝酿到眼睛有一丁点泪花即将涌出来的时候,歌词就水到渠成了。我建议创作者直接体验生活,到哪里去看看,哪怕你看一个局部的东西;或者间接地体验感情,通过别的渠道去体会。我建议入选的歌曲从歌词到创作,风格多样一些,有比较适合年轻人的,有文化内涵深厚的,有抒情的,也有快节奏的,风格多样,便于推广、传唱。
王世光(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著名作曲家)
国宝征歌很有自己的特色。以前没有过这样的题材,我觉得好像在歌曲的园地里头,又开辟了一个新的风景,也可以说在星光闪闪、灯火辉煌的歌曲园地里头有这么一盏灯被这次征歌活动点亮了。现在国家对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观念也深入人心,所以这次活动是正逢其时。创作方面,要提纲携领地抓住概括性更强的东西。另一方面,就是不拘一格,作者写歌必定有感动他自己的某一点,如果在这一点出来好作品,也是难能可贵的。我想咱们这首歌怎么就算成功了呢?大家都愿意哼唱这个歌,这次征歌的形式应该不拘一格,具备不同功能,适应不同的场合和对象。比如说潘家园市场各个摊位上都播放这个歌;或者是配合公共场合视听设备中宣传国家文物的短片;或者是喜欢收藏的人在家里头,弹弹土、擦擦灰啊,这时候他也哼哼这么几句,不见得他全歌会唱,但是就这几句深入他的心里,一边哼哼着,一边把玩;或者也不排除,有的歌曲能成为音乐会上的演唱曲目,甚至是院校声乐教学里面的教材。建议词家创作时首先在长度上把一把关,太长了不仅感情会稀释,还容易窜进来诸如“伟大”等很空泛的字眼。
罗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著名书法家、国宝歌曲评委)
我有三点感受:第一,国宝歌曲征集活动的立意、创意、主题非常好,主题紧扣了弘扬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可以小到中华文明史上某个很小的具体的点,也可以大到国之宝、国之魂,民族之宝,民族之魂。第二,从目前活动进展的情况来看,效果和影响还是很好的。表现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必须要做到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甚至是要以偏概全。第三,我希望通过这次征集,能够出现真正能够传世、传唱、唱得开的精品。
任卫新(中国广播艺术团著名词作家、大型晚会策划人、撰稿人)
首先要界定一个文化的范围。我们写国宝,通过国宝是不是写出民族精神,我觉得这可能是要领,那种廉价的颂扬我觉得没有多大的必要。下一步应该定向约稿,定向向经验丰富的词曲作家约稿,这样才能保证质量。国宝大忌就是赝品,歌词不能是赝品,首先歌词要过关,歌词要当当作响,敲一敲没有杂质,数量不要评得太多,评出来自身就应该经得住检验,就应该炉火纯青,就应该像青花瓷一样,发出脆音来。像国宝这样的征歌,既是一个音乐事业,又是一个文化事业,需要一个很严肃的态度。我今天之所以坐在这里开会,就是冲着“国宝”二字来的,这首歌必须要像青花瓷的烧制一样,达到一定的工艺和温度,否则就立不住。
田晓耕(中国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歌曲》杂志副主编)
从去年十月份登出启事,我很担心,这种主题的征歌很少,到底能征上来多少作品?没有一个模式,没有一个样子,每个评委和作者都有他心中一个标准,歌词、曲调究竟应该写成什么样的?看到已经征上来的作品,反响还是不错的,尽管其中很多作者都是业余、不知名的,但大家的热情普遍很高。一首词承载不了多少东西,应该概括性比较强,而且通俗易懂。最后所有的评委的意见能不能集中到一首上,我觉得这操作起来很难。我建议,广泛的约稿这个效果也达到了,接下来还要定向约稿,不要多,一到两个人就可以。目前征集的歌词挺多的,歌曲相对而言非常少,是不是可以先刊登出其中的一部分,征集上来对应的歌曲,这样一首歌才会完整。
刘万捷(中央电视台《CCTV音乐厅》栏目制片人、国宝歌曲评委)
国宝的属性是怎么定的?宝就是精品,应该就是举世无双。我认为既然要把歌曲推广出去,就要在选材上注意两条,一个是面的问题,再有就是点的东西,定向是很必需的,因为我们要评出十二首来,概括性的国宝可以有一首,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不同的点去看。十二首最好是分别从不同的点来切入。
杜晓十(人民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
文艺作品、艺术作品的产生必须按照艺术规律来做,我们想要的就是反映国宝的歌,别的地方用不上。谈到出版,歌词和诗不一样,过去有个说法,歌词一定要插上音乐的翅膀,没有这个翅膀就飞不起来。因此我觉得如果单独出版歌词,意义不大,会有多少人看值得商榷。但是如果是配上歌曲,有传唱,有声音,加上咱们电视、电台立体的宣传,这个东西就活了。总之,我们最后要推出来精品,我们出版社也觉得这次活动是弘扬中华文化,我们也有这种责任和大家合作,争取能推出一本好书来。
朱智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音乐专业委员会主任、作曲家、国宝歌曲评委)
这次征歌活动伟大在哪儿呢?这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检阅,《国宝》征歌堪称国家的一次文化行动。虽然很多作者都在基层,但都在关心我们的国家、关心我们的国宝,这是一件大喜事。不过我发现,这次征歌作品的作者大多是四十岁左右的人,为什么没有年轻人参与呢?年轻人不参与是一种悲哀,主办单位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有意识的把他们纳入进来。我个人就很推崇周杰伦,他的专集每一首我都借女儿的耳朵听了,我女儿非常喜欢,几乎每首词都能背下来。你仔细听的话会发现,周杰伦的每一首歌都是中国戏曲,他的每一个打击乐的使用,他的旋律通俗上口,抓住了未来的几代人。我觉得像一些中国戏曲的腔调,还有民歌的一些写法应该进入到国宝里面,组织者应该有意识地强化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才是我们根深蒂固的东西。
张远福(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国宝歌曲评委)
我从一个教师的身份认为,国宝歌曲创作应关注三亿四千万少年儿童的成长,为他们提供符合中华伦理和精神的作品,激励启发他们创造更多更好更辉煌的东西。国宝歌曲应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歌词应该涵盖人文和自然两方面的内容,主要以人文内容为核心。第二,国宝歌曲应力求民族性、多源性、代表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性。
乔鲸(国宝歌曲应征作者代表、词作家)
我接触这个命题之初,也觉得定义比较渺茫,收藏界文物众多,到底从哪里着手?后来我感觉到,国宝能传衍至今,是因为他有生命力,是活灵活现的东西。所以从情感方面来创作我觉得这个路子是对的。我还有一个建议,这次征歌应该走向国际。国宝在任何国家都有,如果这首歌要具备有国际化因素的话,就能在更大的范围推广推广。
孙义勇(国宝歌曲应征作者代表、词作家)
我觉得重点约稿和面向广大的业余爱好者这两点并不矛盾。想用自己的特长来表达对中国国宝的敬畏之情,希望能实现我一惯的创作理念——以人为本,以情动人,有感而发。
阎正(收藏界杂志社名誉社长、艺术评论家)
国宝歌曲的创意非常好,但是非常艰难,我倒认为美丽的是过程。刚刚任老师讲的,头一天写稿,第二天就打电话问,那种心情咱们不一定能体会到,有时候这种幸福感只有作者才能体会。我非常有感触,其实在基层有很多写歌词、歌曲的,他们认为我参与了就好,对他而言就给了他一个做梦的机会。我是画画的,现在有一种说法:“杀猪的也画画。”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的,这就培养了一个很宽泛的爱好群体,更把金字塔尖的优秀人物烘托出来。
高玉涛(国宝歌曲征集组委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家收藏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国宝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收藏界》杂志社社长)
今天的研讨会非常成功,让我们更有决心和信心把这个活动做好,特别是听到了一些最具有建设性的、最具水平的、最有价值的意见,我们将全部采纳。首先,我们下了决心,不辱使命,要打造和创造出真正达到国宝水平的原创歌曲;第二,我们会推广推广再推广,举办大型的国宝歌曲演唱会,大力宣传国宝歌曲的征集,动员新闻媒体进行大力的宣传;此外,我们还要组成一支短小精悍的国宝歌曲演唱队,到全国各地进行巡回演唱。
与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