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的瓷都,潮州的日用陶瓷老大地位无人不承认,但论起艺术陶瓷,很多人却不知道,潮州的瓷塑、通花瓷很长一段时间在全国评比中经常都是全国第一的。千百年来,潮州境内韩江两岸的瓷窑星罗棋布,陶瓷技艺在一代代能工巧匠们的劳作身影中薪火相传。特别是通花瓷和瓷花技艺,以“薄如纸、细如丝”在瓷坛一枝独秀,饮誉海内外。
但在改革的历史洪流中,一些农民企业家盲目追求销量,大量廉价劣质的产品流入全国市场,潮州的艺术瓷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之后当地政府大力发展的日用陶瓷,更加挤压了艺术陶瓷的发展空间。
若干年后,等到当地有关部门发现潮州的艺术陶瓷是个宝的时候,通花瓷已经后继无人,瓷塑的影响力也大不如前。
如今潮州的艺术瓷,能够与景德镇相媲美的,仅剩潮彩一枝独秀。但已经根深蒂固的误解,让潮彩的价格与景德镇瓷器相比如隔天渊。有人认为潮州艺术瓷只值产品,不值艺术品的价格;有人却将其视为潜力股,在景德镇瓷器已经动辄几十万元的情况下,一些藏家已经开始趁低大量买入潮州瓷器。
说现状 外界对潮州艺术瓷误解太深
赵利平(收藏家、资深艺术评论人):潮州是中国的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陶瓷产区。潮州艺术瓷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两件作品,一件是三层通雕《友谊通花瓶》,在1978年邓小平访问朝鲜时被作为国礼赠送给金日成;另一件是《春色瓷花篮》被选送人民大会堂广东厅陈列,有关部门当年为保证运送安全,还调动直升飞机直接到潮州装运。但现在在很多全国性的展览和评比中,为什么却很少看到潮州通花瓷的身影了?
吴为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广东省第一个用科学的方法成功研制出日用陶瓷釉下花纸生产工艺的艺术家):潮州自古就是国内著名的陶瓷产区,但因为潮州的陶瓷都是民间窑,不是景德镇那样的官窑,所以历史上并不是很出名。新中国成立后,在国营体制还未解体之前,潮州无论是艺术瓷还是日用瓷,都是全国第一的。潮州的瓷塑、通花、日用陶瓷在那个时候的全国评比中,经常都是全国第一的,那是潮州艺术瓷最辉煌的时候。
改革开放国营体制解体后,一些农民企业家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大量生产廉价劣质的产品。当时我出去旅游吓了一跳,在外省的一些小县城,都能见到潮州的通花瓷、动物陶瓷,价格很便宜,但粗制滥造不讲究艺术性。这些不代表潮州艺术瓷水平的产品充斥市场,致使潮州的艺术瓷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
让我觉得特别伤心的是,现在跟国内一些收藏家交流,他们说要买便宜的东西就到潮州来。好像我一个作品之前拿到景德镇去展览,图录封面、现场投影介绍什么的都选中我这个作品,标价40万元,有人一看很喜欢,但一问是潮州的,马上杀价杀到了2万元。你说我怎么可能不伤心呢?在他们眼里,即使是我们这些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作品,也都是产品,景德镇的大师作品那才算是艺术品。所以现在很多潮州的陶瓷大师不得已都跑到景德镇发展了。
蔡秋权(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的确是这样。外面现在知道潮州艺术瓷的人比较少。单纯看作品,潮州有的作品画得比景德镇的还要好,但一说产地,很多人可能就不会选择潮州的,这是一个很深的误解,其实我们这里的好东西很多。
赵利平:最近几年潮州市政府不是已经很重视当地的工艺美术,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了吗?仍然无法让潮州艺术瓷重塑辉煌?
吴为明:社会对潮州艺术瓷的误解太深了。之前大量劣质产品充斥市场,后来又大力发展日用瓷,这让很多不了解的人以为潮州的艺术瓷也是大量复制的。如今潮州再想提高艺术瓷的档次,可惜很多技术力量都接不上了。通花瓷现在是后继无人了,瓷塑好一点,但影响力也大不如前。唯有潮彩前进了一大步。
说传承 市场不好年轻人很少愿意学
赵利平:除了外界的误解,近年来我在广东省的工艺展,还有外面的很多展览,都甚少看到潮州的艺术瓷。现在潮州艺术瓷的价格差别非常大,老一辈艺术家如王龙才的通花瓷价格非常高,但年轻一代的通花瓷作品价格就很低。潮州陶瓷的传承问题应该很严重吧?
吴为明:现在收藏家愿意购买的通花瓷,都是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年轻一代的,艺术修养不够,做出来的东西跟老一辈艺术家的水平相差实在太远了。市场不好,就更加少人愿意做通花瓷了。
其实通花瓷国内很多地方都有,但潮州做得最精致,特别是将通花和瓷花相结合最具特色,最多可以做出三层的效果。以前的潮州老艺人比较讲究,在通花瓷中融入了很多诗情画意,这样的陶瓷才有了艺术价值。
蔡秋权:现在市面上很多通花瓷,其实不是手雕的,而是电子喷砂做出来。年轻一代中,现在只有研究所里几个年轻人照着老师傅设计的图案做一点,外面一个订单几千件几万件,都是流水线生产,没有多少艺术可言。培养一个会通花瓷的年轻人太难了,一来学习周期很长,二来即使学成了,日后的销路也成问题,所以这个队伍一直无法壮大。
其实不单单是通花瓷,即使是彩绘,80后现在也很少人学了,太苦了。我很多精品都是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沉下心做出来的,但年轻人晚上都玩电脑,不可能像我们一样,在一件作品上磨上一两个月,所以现在要带出一个好徒弟也比较困难。潮州的艺术瓷,能够接得上班的,40多岁的有,30多岁的就已经没有了,所以我们也面临着一个传承的问题。
现在潮州陶瓷几个门类一共有十个国大师,省级大师有50多人,算上市级以上的大师有100多人,队伍并不是很大。所以我们担心的是,现在潮州艺术瓷慢慢起步了,但等到将来大家接受了,很可能就会出现后继无人的境况。
赵利平:潮州的瓷塑也非常有名,但现在也越来越少见了,同样遇到后继无人的问题吗?
吴为明:潮州瓷塑的现状相对较好,但现在做的人也少了很多,代表人物之一是陈钟鸣,他开创出一种新的风格,将潮州瓷雕人物推向新的高峰,成为潮州瓷坛第一位全国大师。以陈钟鸣为代表的格调清新淡雅、突出意境的风格,在业内外评价最高。可以说这类作品一出现,人们就会知道来自潮州枫溪。
但现在一些本地老艺人的流向和他们现实的创作状态值得忧虑。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原有的机制被打破了,工艺师们各奔前程,选择的路子也有差异。
就陶瓷人物、动物雕塑而言,石湾、德化的艺人选择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和作坊,采用创作室带作坊、创作室带工厂的形式,走创作、生产与经营一体化的道路。这样,以中档的较大批量的产品作为经济来源和发展的基础,支撑了高档作品及原作的设计创作与私人陈列馆(室)的建立,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便越来越大。他们多立足于当地,作品的地域特色十分明显,成为一种优势。这种做法,对地方瓷塑艺术的示范、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甚至可以说对一个地方艺术瓷的生命力延续具有长远意义。
而我们这里的工艺师大多为子女所办的作坊或企业“制作”作品,或为其他生产工艺瓷的厂家、小坊主做一些迎合他们意图的设计,或依外商给的式样雕塑,以尺寸论价收取报酬,无法发挥自己真正的创作才能。这种为生活计、为子女计的做法本无可厚非,但却丧失了自己创作的主观能动性,缺少了自己的艺术追求,消磨了原先创作时的激情。这些作品往往有工而乏艺。
你看石湾的艺术陶塑,在石湾瓷业的产品数量和产值中所占比例已微乎其微,然而,能保持石湾陶瓷艺术名气的,仍然是这些艺术陶塑。例如,2003年全国首次评选陶瓷艺术大师时,石湾就占了四个,而我们潮州,仅枫溪一人。问题出在哪里?就在于他们的作品地方特色十分明显。又如2005年广东省评选首届省级陶瓷艺术大师,石湾又评上七人,潮州评上六人。此六人中,绝大多数不是在单位中有自己的工作室,就是已建立有自己的创作室带作坊乃至工厂。而就创作水平来看,我们潮州具有如此实力的大有人在,只是作品不是风格太过庞杂,地方特色被掩盖,就是一时应急之作难以体现原有的水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教训,值得认真反思。
潮彩VS景德镇瓷器
赵利平:就像吴为明老师所说的,如今潮州的艺术瓷,能够与景德镇相媲美的,仅剩潮彩一枝独秀。现在从事潮彩的队伍有多大?
蔡秋权:广东彩瓷艺术是中国彩瓷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广东釉上彩艺术由于地域、语言和文化等不同,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广州的釉上彩瓷艺术,装饰丰满艳丽,人们简称为广彩;潮汕的釉上彩瓷艺术,秀雅精致,人们简称为潮彩。潮彩艺术有人物、山水、花鸟和图案等几类,改革开放以来更有新的发展;还有大埔高陂以郭寿民为代表的釉上彩瓷,简称为高陂彩。
现在潮彩是潮州艺术瓷最大的一个板块,从事人数也是最多的。十多年前,潮州对潮彩还不是特别重视,集中力量做日用瓷。这几年政府比较重视陶瓷艺术,各种门类发展都比较快。好像彩绘这个行业,以前只是单纯的高白瓷,现在发展到骨质瓷、釉中彩等。
赵利平:一说起彩绘,人们肯定会跟景德镇的瓷器相比较,潮彩跟景德镇彩绘的艺术特点有何不同?
蔡秋权:景德镇自古就是官窑,历史底蕴比较深厚,青花、粉彩几种风格都比较明显,在全国领先。潮州艺术瓷胜在门类比较丰富。
与景德镇的瓷器相比,这几年潮彩在瓷胎上下的工夫更大。景德镇就没有骨质瓷,他们用的都是千年不变的青白瓷。我们的骨质瓷在瓷土中加入了从内蒙、新疆买来的骨炭,这样瓷胎可以做得很薄、很通透,釉面比较亮。
比如骨质瓷,唐山也有,但他们做的主要是日用瓷。潮州在骨质瓷上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较快。景德镇的生产模式都是传统的作坊式经营,由师傅带着几个徒弟,瓷胎永远不变。潮州不一样,潮州人只要在市场上看到一种新东西,马上就会有人跟进,带动一大帮人也创新起来。
潮州和景德镇彩绘瓷器的最大区别,体现在材质上。潮州的瓷胎比较白,比较现代,景德镇的主要是青绿色,比较有古典味。所以我现在走的也是跟景德镇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就是挖掘我们自己瓷胎的特点,做出自己的风格。如果我是画工笔画,层次比较深的,我肯定会用景德镇的瓷坯。而在我们自己的瓷坯上画,就要画半写意的,突出现代感。
赵利平:那现在潮彩的价格跟景德镇比起来差别有多大?
蔡秋权:同样是国大师的作品,价格差别还是比较大的。我们这边的价格刚刚起步,景德镇国家级大师作品的起步价都是十多万元了。但单纯看作品,潮彩完全不比景德镇的差。现在景德镇的气氛比较浮躁,功利性比较强,应酬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很多外地的藏家开始跑到潮州来了,现在很多人在排队等着我的作品。
潮州陶瓷
陶瓷是火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陶瓷的艺术水平,是一个地方人类活动和科技进步象征之一。
潮州陶瓷,历史悠久。考古发现表明,早在8000多年前,潮州的先民便在本土制造和使用了陶器,而商周时期,便已有原始瓷出现。唐宋时期,由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加之对外交往贸易的进一步拓展,促使潮州陶瓷迅速发展。特别是宋代,由于沿海经济发达,加之宋王朝与北方的西夏、辽、金等政权之对峙,由西域通往外地的陆上丝绸之路受阻,使东南沿海成为对外交往、贸易的通路,更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潮州自汉代便已有对外航线,此时也就更加繁荣。
宋代,潮州地处广州和泉州两大市舶司中间,货物出口都十分便利。潮州城周围绵延十多公里的陶瓷生产带,以及当时属于潮州府辖的梅县水车窑、大埔高陂窑非常兴旺,潮州成为当时岭南的瓷都也绝非偶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潮州陶瓷,绝大部分是供出口之用,潮州陶瓷为适应外销市场需要,不但制作了大量中国特色的陶瓷器,还制作了西洋风格的产品。潮州陶瓷这种以外销为主的生产方式,一直成为本地陶瓷的主导。
特别是清康熙二十三年开放海禁后,潮州港口更是商贾辐辏,海船云集。在《景德镇陶录》中,就把出口瓷称为洋器,载有“专销外洋者,商多粤东人,贩去与洋鬼子载市,式多奇巧,岁无定样”。这不仅说明当时景德镇陶瓷的贩运出口多是潮州人,而且以销定产、式样多变。后来,商人们干脆就近于本地组织生产,这些产品中,有一批依景德镇、德化等地的产品式样制作。以至现存的明代后期至入清一段时间的民窑青花制品,特别是日用瓷中的盘碗等物,从装饰风格到纹样上都很难辨清是江西、德化还是潮州窑的产品。到清末,来样加工的增多,也不同程度影响了本地产品的结构。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仍有英碗、仿英杯等的生产。
正是这种深厚的陶瓷艺术积淀和活跃的海内外贸易,使潮州陶瓷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其他瓷区的一些优秀技法与风格,形成富有地方特色风格、又具世界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