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瓷器》记者 朱袁成整理:有一位资深媒体人曾说过一句话:“关于瓷博会,我一直有个狂想。能不能搞一个以陶瓷元素为主题的嘉年华,或者说:狂欢节。”
陶瓷行业作为小圈子,每一家企业往往都在为许许多多同行培养输送着大批人才。由于行业企业的管理混乱以及薪酬状况的随意性,让一个人很难安心在一个企业长久呆下去。故在行业里多混几年,每个人都多半会认识一大帮人。因陶瓷媒体的存在,令行业从业人员的互动往来更加密切与频繁。加上陶瓷行业的诸多媒体提供十分充足的言论平台,供人才进行表演,基本不存在有才华的人会被埋没的可能性。这在其他行业是难得一见的。所以说,这是陶瓷行业特有的自由。
正如那位资深媒体人所言,瓷博会开到今年,已经七届,一届比一届官方。积极一点说,这说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瓷博会的重视。但事物往往存在着它的两面性,总是官办,政治意味就越来越浓,民间力量的介入,就一直把自己摆在一个被组织的状态中,你不能说被组织参与有什么不好,但主动性方面就差那么一点意思,按当下时髦的说法:不嗨!
而这种开放与自由,更表现在每个媒体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嘉年华,宴请行业人士,让小圈子里的熟人更熟络。所以我们常常会慨叹,这个行业只能有朋友,哪怕是虚伪的朋友,也不允许有敌人。为什么?因为这行业实在太小了,抬头不见低头见,得罪了谁,以后出来混都会尴尬。想想,今天在这家媒体赶场,是这帮人;明天去参加另一家媒体的活动,还是这帮人。如果闹出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岂不一下就扬开了,到时颜面又何存?
很多年前,那位资深媒体人曾经报道过上海狂欢节。那也是一个时间上和瓷博会几乎重叠的地方性节日,当时上海市政府方面曾郑重向媒体表示,上海将悉心培育狂欢节的品牌,欲与巴西狂欢节、美国玫瑰花节等国际知名节庆比肩。
话说回来,陶瓷媒体的嘉年华,真正属于每一个陶瓷人,只要担任着策划岗位的同行自然是深有感触。平素在终端组织不少的活动,但是充其量自己只是一个组织者,是个旁观者,那个活动自己只是个看客,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开心与不快——除了责任以及任务。但是,参加陶瓷媒体的活动就不同,可以彻彻底底享受那独有的一份宁静与快乐——与朋友一起碰杯,一起把玩。那个盛会、那场表演,成败得失皆不用自己劳心。甚至还可以手握奖券,等待抽奖箱的即时宣判。是欢喜,还是失落,都是属于自己的心境——而不像往昔,看着别人,超然物外。这些,都是这个行业赋予每一个从业人员最难得的自由——心灵与肉体都解放的自由。
博物馆这类的城市公共设施,对于一座城市、尤其是一座有历史的城市而言,绝不仅仅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一种必需。有观察家指出,当代的博物馆回归本位,不仅在历史收藏与陈列上做文章,更在美与好奇心上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