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在下午的主持人和收藏家的对话环节,陆芳耕先生(右一)、杨伯达先生(右二)、收藏家李大鸣先生(左三)、收藏家王薇(左二)一同与香港亚视的主持人王明青女士(左一)互动讨论
东方网记者乔礼11月6日报道:收藏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而其也渐渐成为一种新进的投资形态。参加本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的嘉宾都是当今收藏界著名的收藏家、拍卖行人士和艺术家。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由一名普通的收藏爱好者慢慢地变成了众人皆知的“大家”,而这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
王薇:收藏让女人养颜
说起王薇这个名字,知者甚少,但是,像6171万元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8578万元的乾隆御制紫檀“水波云龙”宝座、4043万元的陈逸飞《踱步》、5824万元的宋人《瑞应图》……这些近来中国艺术品拍卖中破纪录的拍品,都是被她和先生刘益谦这对“神秘”夫妻买走的。
出现在华人收藏家大会上的王薇,身着黑衣,显得干练而低调。“我以前做过老城隍庙的书画部经理,对艺术品慢慢熟悉了,非常喜欢,以后就经常买一些字画。”王薇说,自己刚刚开始收藏的时候并没有想很多,所以对于藏品也没有分门别类。直到2003年的时候,为了搭配房子的装饰,他们夫妇买了陈逸飞的画后,逐渐迷上了油画。
王薇透露,他们夫妇将在浦东造一座私人博物馆,收藏展示新中国经典美术作品。房子都已买下来了,面积达8000平方米。我决定建立私人美术馆。
谈及博物馆在筹建中必须要面对的运营等困难,王薇很淡定,“我想过”她说,“但是我和我先生有信心把这个博物馆做起来。”作为收藏界的一位女性,走到收藏这个领域,王薇坦言自己的精神生活很充实、很养颜。对于给喜爱收藏的朋友提出的建议,王薇说:“我建议大家多发现、多收藏、多共享。”
葛师科:从门外汉到收藏大家
作为世界范围内私人收藏大小元青花瓷器最多的人,著名收藏鉴赏家葛师科先生(葛士翘之子)谈及自己刚刚步入收藏界时提到了自己的父亲:“我是在80年代到的香港,那时候我父亲已经有了一定的收藏,他希望我留下来帮他。一方面他年龄大了,另一方面他工作也很忙。”他表示,自己刚刚起步的时候,仅仅帮忙家里筹备一个展览,帮一件一件藏品写上说明和注释。“这讲起来很容易,但真做起来不太容易,因为我是一个门外汉。”
对于收藏家来说,藏品不仅是自己爱不释手的宝贝,同样也是生活中沉重的“负担”。“我父亲把这个担子交给我,说得难听一点,连清洁工、搬运工都要自己做的,我太太都不能动的,因为这些东西很珍贵的,不能乱动的。”葛师科说,由于藏品在家里存放,他连长途旅行都不敢。但是虽然苦,但是苦中又有乐。“当你每天面对这些东西,而且来了很多朋友,大家一起来交流,就非常高兴,这就是艺术享受。”
葛师科称自己目前正在考虑接班人:“我的收藏是我父亲传下来的,我能不能再传下去,是一个问号。我父亲把这个东西交给我,经历十年时间,他看我对这个非常有兴趣,也看我能够钻进去,有这个悟性。但是下一代是不是能够接上班,不一定。”他表示,接班人还没有选出来。“我已经78岁了,当然也考虑这个问题。但是如果没有合适人选,我们就将藏品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