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网8月24日讯(记者 侯嘉伟)景德镇陶瓷,一直是人们居家收藏和送礼之佳品,也一直备受人们热捧。然而,一些商贩将假冒伪劣的景德镇瓷器和真正的景德镇瓷器混杂销售,让普通消费者难辨真假。在烟台也有一些自称是景德镇陶瓷展销的活动,经过几天的调查,记者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 经营者:“绝对是景德镇陶瓷真品!” 近日,记者来到了虹口公园,陶瓷展销的热火朝天与光顾市民的寥寥无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位经营者告诉记者,他们都是景德镇人,在这里展销的陶瓷也都是来自景德镇,属自产自销。 在现场记者发现,只有少部分的陶瓷上标注“景德镇”字样,多数陶瓷除了陶瓷本身的绘画及釉彩外,并没有任何标示。记者向经营者表示担心,是否会购买到假的景德镇陶瓷?他们是否有景德镇陶瓷协会颁发的国内展销许可证?这位经营者信誓旦旦地向记者“担保”:绝对是景德镇真品。至于是否有当地工商部门的厂销许可证,这位经营者表示,他们的老板出去了,这个事他们“不晓得”。 标价12万元 3000元即可成交 这位经营者声称,景德镇的陶瓷分为手绘、仿古、现代名画作家等,前两种都不会将“景德镇”的字样写上去,唯有出手于现代名画作家的产品会有景德镇的字样。在另外一家陶瓷展台里,一件名为“2008年中国奥运中国红”的瓷瓶标出89.8万元的天价,经营者说,如果想买,这件标价为89.8万元的陶瓷品8000元就可以成交,看到记者还在“犹豫”,这位商家立马转话风:“这样吧,今天我还没开张,亏点儿,6000元给你!”“那你们干嘛标这么高的价格?”记者不禁纳闷。 对方笑了笑说,“标出高价格可以吸引顾客呀,但在这种陶瓷展销会上明码标价是不切实际的,标高了没人敢买,标低了顾客又觉得陶瓷档次低。而价格方面,我们通常都是随口叫价,懂行的价格就可以还低一点,不懂行可能会买得贵些。”
“瓷哥”翻箱倒柜求“名分” 李鬼扮李逵 外地瓷沽名钓誉攀“亲家” 为了搞清楚展会中的瓷器及厂商的真实“身份”,记者前往海港家饰采访了具有多年销售景德镇瓷器经验的栾经理。他透露,路边露天的展会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瓷器是假冒的。假冒的形式有几种:一种是景德镇周边的瓷土拉到外地去制作;第二种就是纯粹是外地的瓷器,贴上个标签,就成了景瓷。除了景德镇人,参展商中有一半以上是景德镇周边的都昌人以及波阳人等,这些人销售的瓷器中假的比例更高,约占七成。 他说,景德镇现在已由制造瓷器的城市演变成为一个各产区的瓷器集散地,在景德镇当地就有很多来自其他产区的瓷器,一般广东潮州瓷器冒充景德镇瓷器居多。二者最大的差别是,潮州瓷是低温瓷,景德镇瓷是高温瓷,而低温瓷的釉面容易磨损,这也是景德镇瓷器埋藏在土地里多年而仍能保持原样的原因。低温瓷由于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同等产品成本要比高温瓷低一半多。 他告诉记者,同样的产品,景德镇产的要200元,而假冒的瓷器六七十元就卖了。 随即,记者又来到莱山区佳世客门口一正在营业中的“景德镇陶瓷展销会”,小小的场地中,数以百件的各种陶瓷工艺品和器皿堆放摆设着,吸引着路人的视线。记者发现,该展销会场上的陶瓷商品一些标价很是惊人,一件很不起眼的“精品”瓷器售价高达22万元,其余的多数陶瓷工艺器皿和摆件均无明码标价。 |
打着“景德镇陶瓷”的旗号进行促销的陶瓷是否是真的景德镇陶瓷呢?记者电话采访了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协会。据该协会有关人士介绍,在烟台展销的所谓景德镇陶瓷展销,没有经过他们确认,他们也不知道此事。
记者了解到,为打击景德镇陶瓷市场的假冒伪劣行为,早在2008年,景德镇就出台了一个《景德镇陶瓷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明确规定:景德镇所有冠名“景德镇”陶瓷的展销,必须经景德镇陶瓷协会许可,并依法实行审批和管理制度;在国内举办陶瓷产品展销会,应当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商品展销会登记证》后,方可进行。未经登记,不得举办商品展销会。举办单位领取《商品展销会登记证》后,方可发布广告,进行招商。
对所有冠名“景德镇”陶瓷国内展销实行许可证制度,由景德镇陶瓷协会审查核发《景德镇陶瓷国内展销许可证》。同时,景德镇市质监局、工商局等四单位也联合发文通告,以整顿和规范陶瓷市场。通告里说,景德镇陶瓷协会是“景德镇”证明商标的注册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凡销售冠名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作品必须经该市陶瓷协会确认。此外,《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证书》,由该市陶瓷协会核发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进行伪造。
烟台市工商部门:“景德镇陶瓷展”属无证经营
根据《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规定,“举办商品展销会,应当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商品展销会登记证》后方可进行。未经登记,不得举办商品展销会”,而且,还需要有“具有与展销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场地和设施”。就此事,本网记者电话采访了烟台市工商局档案科,据烟台市工商局工作人员介绍,在烟台一些打着所谓的“景德镇陶瓷展”都是设立在一块临时空地上,无有关登记证。由此,无论在虹口广场还是在佳世客门前举行的陶瓷展,均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其属于无证违规经营行为。对于此行为,他们将依法进行查处。
购买瓷器须“火眼金睛”
据介绍,目前市场上仿冒景德镇陶瓷行为屡见不鲜,消费者购买景德陶瓷制品时要练就“火眼金睛”,谨防“三大陷阱”。
陷阱一:外地制瓷假冒景德镇制瓷。各地陶瓷市场的不法经营者,往往抓住广大消费者喜爱景德镇制瓷的心理,用一些低劣的外地瓷与景德镇陶瓷混杂在一起销售,不少消费者因为一时难辨真伪,上当受骗,买了伪劣的“景德镇制瓷”。记者了解到,虽然有关部门多次采取措施打击陶瓷市场的假冒伪劣,但这些现象仍然会在“风声不紧”的时候抬头。
陷阱二:利用假证书将低档次陶瓷冒充高档次陶瓷销售。日前,记者在烟台市区几个景德镇陶瓷销售点做了一次暗访,发现艺术陶瓷市场各种证书五花八门,如“景德镇艺术陶瓷名人名作证书”、“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名作证书”、“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作品证书”等等。证书的版本各不相同,有软皮精装本,有超薄压膜本;有贴着照片、盖着钢印的,也有没贴照片、盖着红印章的;有景德镇陶瓷协会颁发的,也有各制瓷公司印制的,甚至是作者自己印制的。这些证书,少说也有十来种花色,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让人吃惊的是,在这些销售点,任何一件瓷器,几乎都能随意配上任何陶艺大师、名人的证书,证书和陶瓷作品完全脱节。一位销售人员把记者当成了来采购瓷器的商人,他向我们推销到:“这种貔貅,我们可以给你算便宜点,就70元一个吧。我给你们配上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的证书,到外面少说也能卖三四百元一个。”他一边说还一边打开抽屉找证书,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证书一叠一叠堆放着,塞满了抽屉。
陷阱三:对作者的身份任意拔高以抬高陶瓷作品身价。在景德镇的陶瓷市场,记者还发现,一些作品证书对作者的简介、学历、职称、获奖作品等内容任意拔高,随意编造。一些明间艺人在证书上摇身一变成了高级工艺美术大师,一些市级工艺师变成了省级高工,有的在作品证书上还编造作者获得所谓“国家一级画师”称号,有的还臆造作品获得各级别的奖项等等。据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商贩在作品证书上记载的职称和荣誉根本不是作者本人的,而是作者师傅的,甚至是师傅的师傅。不法商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凭空抬高瓷器的价值,高价销售、谋取暴利。
剖析:是谁让景德镇瓷文化“跑偏”了
景德镇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镇之一,被称为世界的“瓷都”。从宋朝起,景德镇即以瓷器而名扬天下,如今景德镇更是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景德镇瓷器汇全国瓷艺之精华,形成了“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磐”的特色。就这样一个古都瓷器,如今却被不断的冒仿、玷污。
据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景德镇瓷器的生产和销售大部分由国家统一管理。1996年,国有企业改制后,依靠国家统购统销形式生存的景德镇陶瓷产业基本瓦解。原先由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陶瓷出口公司和各陶瓷企业组成的销售渠道随之土崩瓦解。改制后,随之而来的是四五千家作坊,大量的私营、个体的瓷器展销队伍也随之出现。
2001年,景德镇陶瓷展销会越来越多,市场也逐渐显现其逐利本性。由于市场意识不够、监管不力以及展销活动的无序泛滥,再加上不法商贩唯利是图,一些展销会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现象。
古城瓷文化:敢问路在何方?
对于景德镇陶瓷展销港城遇冷且漫天要价以次充好的现象,业内人士指出:建立专业的陶瓷销售市场应该是景德镇陶瓷重占市场的首要条件。与此同时,应该加大对假冒商品的打击力度,无论景德镇陶瓷厂商,还是其他地方的陶瓷厂商,都应该加大打击假冒商品的力度,联合政府部门,用法律武器捍卫品牌尊严。
此外,展销会举办地的相关部门也应加大检查惩治力度,让假冒景德镇瓷器无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