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王习三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工艺美术大师,为翼派内画艺术创始人,被誉为“冀派内画泰斗”,在业界享有崇高声誉。他1938年生于北京,1957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拜著名内画艺人叶奉祺和叶晓峰为师,是祖传五代的“叶派”艺术的第一外姓传人。经过数十年的刻苦学习和艰辛探索,在我国鼻烟壶领域取得了公认的成绩,并于1979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家称号。1982年被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获中国第五届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1981年负责创建中国鼻烟壶研究会,并任理事长。任第七、八、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习三先生近日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中国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辉煌历史,它不仅是中国特有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丰富历代人民的文化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促进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增进人际交往,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自1979年以来,国家为促进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表彰业内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先后分5次、共计评选出365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先生就是于1979年被评为第一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从社会各界的反映来看,人们普遍对第一、二次评选出来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比较认可。因为这些工艺美术大师们有着为人师表的优秀品德,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在行业内的突出贡献。但是,自从第三次评选以来,暴露出许多问题。
王习三不无激动地指出:“第一次命名的34位大师以及第二次的评选,都是技术过硬、贡献突出、德艺双馨的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可是后几次就出现了公司经理和企业法人,他们虽然为发展工艺美术事业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未必是专业技术的佼佼者。还有极个别的人,凭借自己的信息、权力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巧于公关,投机钻营,博取虚名。他们的当选,不是促进了我国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而是为我们这个事业抹黑,导致业内意见纷纷,起到了不好的效果。”
王习三先生对于如何真正做好评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工作,进行了深入地调研和思考。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切实改进评选的方法。
他说:“首先要解决评委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工艺美术门类复杂,专业知识的个性很强,所以在评选的过程中,要安排门类和专业较为相近的专家权威来评审,尤其是在初评时,应该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学会)的作用,这样做可以确保以后诞生的工艺美术大师的专业水准和艺术修养,这才符合评选的客观公正。二是要改革评审的方式。目前评选的方式主要是看参评人自己准备的材料和作品,没有现场比赛,无法考察和评比参评人的真实专业技能,比较容易让那些滥竽充数者弄虚作假蒙混过关,所以建议在今后的评选过程中,应该尽量实现现场操作比赛,来展示参评人真实的才华和素质,要在众目睽睽下选项评人才,让大家心服口服,这才是真正实现评选的透明确度。”
王习三先生认为,要保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必须要严格控制质量和人数,宁缺毋滥。比如在人数上,是否可以实行大型行业以万分之一、中型行业以千分之一、小型行业以百分之一为限。同时,王习三先生还认为,应该把现在的四年一评改为十年一评。
对于那些已经评出的大师,应该实行定期考核。王习三说:“对任内道德缺失、行为恶劣的人,应该撤消其大师的称号,以儆效尤,这是保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严肃性的必要手段!”
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王习三先生,已经把他这些所思所想,写成了提案,郑重提交了大会。他这份提案的题目是《关于评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