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将他们与“跑会”者拉扯到一起并不合适,他们所做的事从形式乃至性质上,都完全不一样。 “跑者”者的最终且唯一的目的,就是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但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并不能将陶瓷产品的附加值升至最大,而且往往犯下点让景德镇人十分不满的错误。 而“他们”,你甚至很难用一个笼统的词去称呼他们,陶瓷文化输出者、陶瓷艺术家都可以作为他们的身份说明。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以陶艺家为主的特殊人群,正在为景德镇人重建“瓷都”概念而努力,尽管也许就连他们自己,都未能察觉到这一点。 《瓷器》记者 王勇 文/图 先文化,再商业 景德镇美术馆常务副馆长、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钟鸣的办公地点位于“国贸广场最高的楼”,这栋楼的一楼外墙上,挂着诸如景德镇美术馆、景德镇市现代陶馆、景德镇市文化艺术交流展示中心、景德画院等多家文化机构的标识。 据钟鸣介绍,景德镇美术馆多次到北京、上海、成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以举办艺术论坛、景德镇陶瓷精品展等形式,向外界推介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同时,活动主办方还会向当地市民提供机会,让他们选购在活动上亮相的陶瓷艺术精品。 这种“先文化、后商业”的特殊文化活动,自2006年左右开始兴起,如今已并不鲜见! 3月27日,我市某陶瓷文化交流中心与北京一家文化发展公司合作,在北京举办了一场景德镇陶瓷文化作品展:5月25日,天津市西洋美术馆举办的“津赣两地文化交流会”景德镇陶瓷艺术名家作品展示活动开幕…… 景德镇市文化(文物)局文化产业科科长汤亚凡称,目前挂靠在该局名下的艺术团体及协会组织有50多家,其中绝大部分都与陶瓷有关。市文化(文物)局并不参与这些陶瓷艺术团体的商业行为,但这些团体在举办任何大型公益或商业活动前,都必须向该局报批活动方案。 “这些以陶艺家为主要成员的艺术团体,通过在外界举办作品展以及参加文化论坛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了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从客观上对提升瓷都的影响力、竖立新瓷都的信箱都做出了贡献。”汤亚凡这样说道。
展示,推销,建设 “先文化、后商业”活动的组织者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经济实力雄厚的艺术品经销商,其次就是陶艺家本人去亲自参与活动的策划及联系工作。 2008年,四川某经销商邀请多位景德镇知名陶艺家抵达成都,在当地举办大型陶瓷文化精品展活动,当地所有的媒体记者均对此事予以关注。活动中参展的陶瓷作品均出自于陆如、黄卖九等名家之手,在对成都市民宣传景德镇陶瓷文化之余,活动主办方还邀请了许多经济实力雄厚的高端人士到场,后者现场收购了不少名家作品。 2009年,那位经销商在成都举办了第二次陶瓷文化精品展,依然得到了当地各界人士的追捧。 景德镇美术馆曾于今年5月参加过一次大型文化论坛活动,自2007年以来,该馆每年都要外出多次参加类似的活动。钟鸣称如他们所参加的文化活动,不仅要向当地的市民介绍景德镇的陶瓷,还会邀请一些知名的古陶瓷鉴赏家为市民“鉴宝”,与艺术品收藏家、文化界人士等“坐而论道”,并注重与参加论坛普通市民的互动性活动。 这种文化论坛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抵消前几年无序陶瓷展销(即“跑会”)给景德镇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被损害的瓷都形象予以重建,并再一次让外人意识到:景德镇的瓷器不是只有“地摊货”,它出产得更多的还是陶瓷精品,而且它的价值也不绝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只值“白菜价”。 景德镇的陶艺家们在以特殊方式重塑瓷都形象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自己及自己的作品,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道理的他们,知道如何成功地去推销自己,事实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获得了应得的回报。 汤亚凡则认为陶艺家的再造瓷都行为,让景德镇的陶瓷销售实现了“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规范”的前进过程。这些陶艺家及陶艺活动团体不仅在商业方面得到成功,而且他们所举办文化论坛或艺术展也是一种文化公益事业,最关键的是:“他们推销的不仅是自己,更是景德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