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古瓷造型,大者奇瑰阳刚,小者珠玑柔丽。二者孰取,叫做白菜萝卜,藏家各有所爱。有人说大凡文人钟爱瓷器小件,譬如什么文房、小盅、小瓶之类,作为案头雅玩。但亦有另类。比如,著名作家贾平凹,就喜欢收藏古汉罐,书斋里摆满了一排排秦砖汉罐,大罐有的半人高,雄风汉骨,蔚为壮观。而据赵忠祥称,他的藏品中,将军罐占了很大比例。上海有位专收大瓷瓶的收藏家,干脆将其藏瓷斋名;“百瓶庐”。 收藏古瓷小器,贵在小中见大,小中见精,小中见奇。小件器物,寸天厘地,要集造型、釉色、彩绘、刻划、烧炼等工艺于一体,精湛无瑕,绝非易事。有时一些名窑小件,并不逊色于大器。笔者藏有为数不多的几件高古瓷小文具,其中有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壶型小水注、渣斗型水注各一,器型、釉色均一流,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亦颇具经济价值;另一件唐代白瓷水盂,瓷质坚硬,其白若),底足有垫痕,为典型唐代邢窑产品。高古瓷中的一些小件日用品、玩具之类,有的亦是非常精美的。如一件西晋青瓷小唾壶(渣斗),高苑厘米,青黄釉色,湿润可人,釉中隐隐流动着一缕缕青绿色,令人赏心悦目;一件六朝洪州窑青瓷玩具点彩小鸡,褐、绿两种颜色交相辉映于釉下,动物造型精致而极具动感,栩栩如生。由此推究釉下彩也许并非长沙窑之始有,洪州窑开其先河有可能;还有一件吉州窑刻花粉盒,寥寥几笔刻出一枝梅花,刀法简约挥洒,毫无匠气,显得疏朗干练。收藏小件器物,需要有耐心,更需要心细眼明。有时候,即便一些略显粗糙的小件器物,如果能从中挖掘出奇巧的新意,也会令人感到很有欣赏价值的。 有人以为,藏瓷以大为贵,小件虽雅,与雄浑大器物一比,身价顿失。其实也不尽然。总的来说,远古时期,型制硕大,主要是适应生活实用,比如元代青花大瓷盘,当时多供阿拉伯游牧民族用。因该民族习惯合食,用盘盛荤素,浇以汤汁,诸客围坐,予以撮食。明代以后,大件瓷器多是为陈设之用,品种有花瓶、花盆、鱼缸等。外国人对中国瓷器普遍喜欢。但大器物与小件,则取决于其民族风俗爱好。比如英、法等国,更看重于大件器物,明、清时期,一些珐琅器、半人多高的素三彩瓶、尊,尽被其掳去;而日本人喜好茶道,盘坐于榻榻米上,对那些适用于茶道的兔毫、鹧鸪斑等天目小茶盏更为看重,崇尚小件为贵。应该肯定,大件古瓷因烧造困难,产量有限,加之搬动容易破损,存世量相对盘碗及小件古瓷要少,因此工艺精湛的大件古瓷,收藏价值当然不菲。不过,从历史文献记载的古瓷名器,却往往以小巧精美而著称于世,晋、唐之茶酒具及文具,五代柴窑器和秘色器,宋代汝、官、哥窑器,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和成化斗彩鸡缸杯器,清代康雍朝的珐琅器等。同时,古瓷小器在艺术市场常常有以百万元以上的价位成交的例子,也印证了小件精美器物的收藏价值。可见小件器物精品同样具有巨大的收藏和升值潜力。故劝古瓷收藏爱好者,如有缘遇到古瓷小件精品,切莫因小而不为,应该毫不犹豫地收而珍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