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此文系王锦琳主创的公众号《景德镇瓷器》刊登
李申盛,1980年生,一位出生上海。200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系。2007年跟随母亲来到景德镇,从陶瓷经纪人开始涉足陶瓷创作圈的青年才俊,凭借天生的悟性和灵感,在高温颜色釉创作领域取得突破性成绩,成长为一名具有很大潜力的艺术家,如今已是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市高级陶瓷美术师、江西省高级技师(国家一级)。 李申盛近年来专业研究制作高温颜色釉器件,取得长足的进步,创作并拥有了具有他们个人特色的金铜、岩画、梦幻、火山、老铁、洒彩、雪莲、玳琩、牡丹、青金、桑田、竞彩等十几个系列的高温颜色釉作品,丰富了当代景德镇高温窑变釉的品种和内容,取得了玳瑁釉、五彩釉等10项国家专利。作品得到茶友和藏友的热情欢迎,得到陶瓷界的认真关注。所有这一切,给予他莫大的鼓舞。
身处景德镇这神奇的陶瓷古都,总觉得仿佛有一股力量在引导、推动着诸如李申盛一类的陶艺青年们不停息地探寻陶瓷奥秘。
李申盛的母亲,著名陶瓷收藏鉴赏家——陈也君在评论文章“当代高温颜色釉茶器”中写道:“如果说粉彩器物是皇家富贵的彰显,单色釉瓷器有文士气质的弥漫,那么景德镇高温颜色釉,则充盈着勃勃的生气,青春的活力。当代高温窑变茶器的故事我们来讲,我们来写,她的文化内涵由我们努力叠加。我们生在当下,活在当下,有责任创造当下的精彩,编织当下的故事。然后,所有内容待我们的后代来评说。”
当代的陶瓷青年们,正用他们的青春和心血书写着一代陶瓷人的追求。
李申盛在高温颜色釉大道上一路走来,他的玳瑁釉是一份值得称道的精彩!
李申盛第一次玳瑁釉的灵感是从一大堆试验品中的一个小小的斑块中得到的,然后,又是许多次的试险才让他渐渐地走近仿生玳瑁。2014年4月份的一天,当他一本正经地抱着一盒刚出窑的茶器,轻轻地放在我面前,然后把盒中的玳瑁杯、玳瑁壶一只一只地摆到桌上,满脸得意地放一个说一句:“金玳瑁”,“兰玳瑁”,“紫玳瑁”……。这是一批非常成功的创作,我忍不住叫出声来:太漂亮了!十几个杯、壶每一个都不一样,但都一样的鲜亮、润泽、漂亮。我一个个地细看,爱不释手。他看我如此兴奋,先是更得意了。但很快,他把那一脸的得意一下子收起来了:“我们都不要太高兴了,这玳瑁釉太难驾驭了,这一窑有可能是偶然的,以后不一定能烧出来。”我一味的高兴,没有听懂他的话。
没过几天,这些玳瑁茶器都被各方朋友高高兴兴地拿走了,儿子的作品让他们这么喜欢,我很高兴。但眼看只剩下二个有瑕疵的杯子,我着急了,后悔一个完好的都没留下,赶快通知李申盛。
第二天,李申盛和夫人米承燕就首先按排做玳瑁釉。我就一直在期待,五天后,我爱人一脸不快地把当天开窑的玳瑁杯拿回来,我赶快扒开上面压着的纸,只看到十来个白搭搭、灰乎乎的杯子躺在里边,一下子,我的头都炸了。 从那时开始,李申盛总是不定期的隔几天做几个玳瑁釉,用的同样的釉,同样的工艺,,想找回那一次的感觉。但是,不管他怎么做,都不成功,一连几个月都没得到好的玳瑁。直到10月之秋,记得连续几天天气晴朗,早上8点,收到李申盛从窑炉边打来的电话:“玳瑁烧出来了……”电话里好久没有声音,然后就挂断了,他肯定很激动。几个月了,我天天等这个电话,不成功的试验品已经堆了一大箱子了,在考验着李申盛夫妇和我们的承受能力。
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玳瑁釉创作过程中,李申盛认真查看了很多有关资科:在宝石分类中,“玳瑁”列入有机宝石。玳瑁,海龟科的海洋动物。一般长约0.6米,大者可达1.6米。背甲盾片和角质板呈覆瓦状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玳瑁的角质板可制各种工艺品,甲片可入药。人类过度捕捞使玳瑁已经成为濒危物种。由于玳瑁生存的地区广泛,食性各异,它们的龟甲呈显出多种色彩和纹理,找不到同样纹理和色泽,没有固定的色谱和图案。这恰恰与高温颜色釉火的艺术一样:每一个都是唯一的。
我国著名宝石专家栾秉璈先生是这样解释玳瑁:“由于玳瑁的色泽明亮柔和,花纹天然美丽,加之材料珍稀,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他又说“玳瑁光泽柔和,透润鲜明,有温暖感,色呈黄褐,半透明,内有黑褐色斑纹,其斑纹呈无数大小不一的圆点,如众多的疱状小点聚在一起,丰满而多姿,色调斑斓,但圆点之间形成的边界参差不齐,并不规则。”
陶瓷玳瑁器是仿生器,仿生是有对照、有比较的,有一道事实的门槛,而最硬的门槛是陶瓷界和收藏爱好者的认同。
李申盛研究古代江西吉州窑、四川西坝窑等窑口的玳瑁碗盏的色泽纹理;基本上只有一种黄色的斑纹,一色黑褐的底釉,而且都是陶器,烧制温度不高,均属中温陶瓷(摄氏1000℃下烧制为低温,1000--1200℃为中温,1200℃以上为高温。)80年代,位于景德镇的“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曾成功研制玳瑁釉。但是没有形成生产。其中一个样品出现在2014年“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60年拍卖专场会”
陶瓷釉质是二氧化硅稳定的三角锥形化学键结构,只有在1250℃以上,方会出现分子层面的变化,使着色剂稳定置于分子结构以内。因此,高温瓷在色泽、色彩、材质致密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效果。
作为茶器,必须是安全卫生、色泽稳定,李申盛一开始就决定用高温瓷来试制玳瑁。很多色块在中温陶器上比较容易实现,甚至到了高温陶器上也相对容易得到,但是一到高温瓷器上就很难成功。高温颜色釉的表面色彩是千古恒定不变的。申盛的玳瑁釉茶器在景德镇市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检验,报告证明无金属析出。
然而,不管难度有多大,李申盛对景德镇的瓷和釉充满信心。
李申盛终于把玳瑁釉做出来了:高温,1320℃,用还原焰烧成,釉面光滑,釉色温润,釉面密集的银色小圆点包裹着金黄色(宝石绿)的色块斑纹,色调变化流畅自然,色彩和谐丰富亮丽,至于那道仿生的硬门槛是否迈过,呈献给朋友们评说
釉面密集,闪着幽幽银光的小圆点是李申盛玳瑁釉的又一个突破,使他的试瑁釉更加接近玳瑁的真实斑纹。
李申盛的创作思维是很开放的,十几年来他目睹景德镇无数艺术精品,深受陶瓷艺术的熏陶。他深深地恋上了陶瓷,恋上了高温颜色釉。九年来,亲手做了许多茶杯。他了解高温颜色釉料性,摸熟了多种釉料复合的可能与条件,工艺和技术。他和夫人米承燕都是地质大学毕业,思维多元且关联自然,更难得的是多年来有幸经常得到王锡良、周国桢、戴荣华、李林洪、吳锦华等艺术家长辈的教导提点,提高了他的陶瓷艺术底蕴。
在李申盛闯入高温颜色釉制作仅仅一年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锦华就大胆信任,把自己的陶艺作品交给李申盛施釉,亲自到现场指导,大师们非常赏识李申盛在高温颜色釉上的勤奋努力,大胆创新。李申盛对他们心存感激,以自己的进步回报关注爱护他的导师们,朋友们!
有一次,一位中国美术馆收藏鉴定评价委员走进“了了亭”,对李申盛的高温颜色釉茶具很感兴趣,我把一个精品玳瑁釉茶杯拿出来请他指点,他拿着茶杯很兴奋,急切地问:这是谁做的!得知是出自我儿子后,他很惊讶:他在那里,叫他赶快来,我要见他!
李申盛很快赶回来,专家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你这个玳瑁做得好,比老的玳瑁好,现在的条件要比古代强。比日本、台湾的玳瑁做得好!”这个突如其来的评价对李申盛很是意外,因为发声的是国家级别的鉴定专家;真的是很给力!
这个评价给了李申盛强大的自信,我想说的是:自信人生二百年!
(作者:陈也君,女,1946年出生,景德镇现代陶瓷艺术著名的文化传播机构——了了亭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