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杂志社约了个稿,随我性子,我磋磨了半天,现在都是评论家来批评艺术家,这方舆论高地是被评论家牢牢把握的,但是,评论家是否又知道艺术家怎么看评论家的呢,我想,值得写点给大家看看。
这两天下雨,便和周边几个玩的好的艺术家开了个碰头会,当聊到现在的风气是喜欢批评艺术家,甚至是站在一种批判的对立面上。有友提出这是瓷业的进步还是倒退?究其原因,是批评者造诣超过了艺术家,还是批评者画的比艺术家好,或是学历比艺术家高,也许仅仅只是一种仇富的心态。除了文革期间影响了一代人的学历问题,大凡7080这个时段出来的艺术家,没有个本科文凭似乎不是太多,都接受过高等教育,都曾经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想想,那个方面也不比常人差,先不谈要不要来被别人批评,单就是为了生存与发展,艺术家早就学会了自我批评。是吗?艺术家会自我批评?是的,但凡有点脑袋的艺术家都一定给您看到的是他最弱的一面,比如赚到钱了,艺术家会告诉你他的身体不好;比如当了大师什么的,艺术家会告诉你那只是意外而已,一个不小心而已。比如画的的确非常好,艺术家也会告诉你百尺竿头还需更进一步。搞艺术不是练健美,要展示力量与肌肉,它是道家的脉延,无为而为,展现的是个人生活的潇洒和飘逸。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市场是天平,兴也罢,衰也罢,甜也罢,苦也罢,无不是由艺术家自己来体会,这些情愫,既不能与外人道,又如何与外人道,因而外人怎知其味?艺术家也是人,都有荣誉感,都有想被人仰望和赞颂的欲望。特别在艺术界,自己的优点一定不能自己说,一定是要别人来说,如果自己说自己好,这叫“吹嘘”,不是艺术家所为,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作家与评论家了。或许,时代在进步,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跟不上时代潮流滴,艺术家们接受不了,也懒得接受,批评的口水一大堆,至多也就是隔靴搔痒,与其这样,不如我们现在考虑开展的是表扬与自我表扬。
当我们静下心来看看周边很多中青年艺术家们,可以自我表扬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你位及大师,你可以高兴自己已经出人头地;如果你画的很好,你将是前途无量;就算是,你职称不高,你大可以满怀憧憬;你挣钱不多,你可庆幸自己心态悠闲;你画的不知所云,你照可昭告天下,这为心生万象;哪怕你穷酸的再不济,你依然可以表扬自己的生存能力,毕竟还有饭吃没有饿死;等等,等等。可爱与可恨,只是一线之间,您若进入了他的生活,你真的可以看到很多可爱之处,不少艺术家根据当下的状况,应该还是算弱势群体,所以,你会感觉到他是满身刺猬,其实,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有时候我们多一份理解比多一份误解更易豁达。有的时候,你在外面和艺术家接触说是作家,比说记者要好,说是记者比说是评论家要好,为什么?艺术家怕记者,更怕评论家,这舆论战线上,他们是弱者,会不自然的自我保护起来,于是产生了隔阂和误解,所以,我若是一个普通人去看望一位艺术家,一进门说的是,“老师,我是为膜拜您的艺术来的。”这句话,大多受用;可是如若是以一个记者,进门应该说的是“老师,我是为报道您的艺术而来的。”这句话,老师们也能受用;可-但是,如若是以一个批评家的身份进门:“老师,我是以一种批判的眼光来欣赏您的艺术来的。”您想想,几位老师能够受用。
批评与自我批评,表扬与自我表扬,其实在各种杂志上,已经有机的共存了。不信,您随手打开一份套餐报刊,以中缝开始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前面一半是对艺术家轰轰烈烈的宣传与报道,后面一半是打开了批评的阀门。。。。。了了亭 李申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