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是个评比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接踵而来,可艺术陶瓷市场却反响异常冷静。
在国大师评选的时候,已经很少听到遭到“抄家”的事情,何谓“抄家”指的是,购买者听闻谁将获得国大师评选名额,既开始逐个在这个老师家中,或者市场上大量进行收购,假设老师评选上了,自己赌对了,可以赚一笔,假设赌错了,随即转手卖掉,平仓。这种情况一度使得很多参与大师评选老师们的家中“家徒四壁”。过去几次评选,被“抄家”的现象很普遍,而2012年国大师评选,特别是省大师评选,这种被“抄家”的现象不再常见,那又是为何?本文将会含蓄的告诉您解其中的深意。
盘点2012陶瓷市场
关键词 莲社北路
莲社北路是景德镇瓷业的风向标,也是瓷业高端市场的集散地,这里集中的中青年居多,另外就是几个大商家和陶瓷企业。莲社北路主要针对是成熟的收藏群体,而普通的游客一般都去国贸、陶瓷城等陶瓷市场购买一些茶具、餐具、和便宜的陈设用品。所以,莲社北路门可罗雀倒是真实的写照,这里的绝大部分商户都不是做游客单的,他们都有着自己的良好的行销渠道,莲社北路的门面自己只是拿来做做形象工程。
在业内,如果想求购好作品,都知道要去莲社北路找,莲社北路的确集中了行业的诸多扛鼎商户。从2009年7月开始,莲社北路一度一房难求,不谈什么转租价格都达到了5万,8万的,就是有钱,你在莲社北路也难以找到转出来的房子。而这种现象在今年5月开始正在有着明显变化。莲社北路开始转让的房子出现了一些,而且数月未能易主。
关键词 市场行情
明年的价格涨不涨,这个是不少藏友问我的一个问题,就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去长篇大论的说什么形式,什么环境,那都是空话。首先我想告知您的情况是,明年价格还要涨,涨归涨,但是不会有前几年那样疯狂了,那个时候的景德镇有点像股市的疯牛一样,随便出道一人都敢给你开个几千几千的。大师好像不是几万、几十万就愧对整个艺术界了,陶瓷界似乎在那个时刻有了一种要超越紫砂、国画的味道,但这份激情也随着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来临正在消退,理性在慢慢滋长。因而明年的涨价将是有规律、有弧度、有幅度的调整。三级跳、撑杆跳的上涨价格将永远定格在过去几年里面。我个人以为,经济危机没有损伤陶瓷艺术界,反而将真正保护了这个艺术的萌芽,他休止了个别集团的艺术家心态的无限膨胀,也使得这些个别艺术家带动的连带上涨变成了过去式。
目前来看,收藏界大部分的资金正在更为集中奔向一批名人,这个也和投资的心态有着直接的观念,如果说收藏不讲投资那是瞎话,收藏就是投资,纯个人爱好的我到今天也没有见到。当收藏者要越来越把自己手头上钱当钱的时候,他们就越将名人的作品作为首选,因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景德镇一些名师们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加上官场、礼品市场的需求还有身体年龄的产量限制,如今的大师那是香饽饽啊!但是,大师们也很认真的征询着市场的反应,价格的上涨也相对克制了很多。总的来说,今天的当代艺术陶瓷的市场价格也已经很稳定和定型了,往下走,将会是一个缓步上扬的形态,这对于收藏者来说,您的投资选择将不用担心,只要您选择了好的艺术家,同时拿到了他好的作品,您没事就偷着乐吧。
关键词 中青年
在瓷业里面,我看到了无数中青年艺术家的成功,看到了他们中很多佼佼者,名下何止百万,千万的房产,几百万的商铺的订购只在眨眼之间,看到了他们脚下动辄百万的座骑豪车,看到了灯红酒绿,凝香葺玉。曾经老师教导过的,瓷中自有黄金屋,瓷中自有颜如玉,似乎都可以在一夜成为现实。
也许“大师”离他们还遥远,物质的收入也许更亲近更贴心。然而,如今的瓷业中青年可不是一粒米就能让他们快活三月的小蚂蚁,他们的价位已然令人瞠舌,他们的市场地位,市场活动能力,岂能小觑。当大师的价格高高在上的时候,他们迅速的填补了这个市场价格的空缺,但却没有填补市场发展的空缺。
我们的老艺术家们,都是从1块,到10块,再到百块,千块,万块而后天马行空,这是一个优美弧线,所以它有美感,有力度,有韧性,才有了今天百万,千万的市场价值。而我们很多中青年刚刚出道就是几千块,而后便是直线上扬,这种上升线条是脆弱的,是短效的,是只有价格,没有价值的。
所以,2012年深度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不少中青年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以前是数钱数的手抽筋,现在不乏有人一夜回到了解放前,这就是头脑发热的结果。但,总的来说,市场还在,买盘依然充满了需求,所以中青年中毕竟是收成好的多,收成差的还是少数。
许多中青年们今年的订单不少,明年也不会愁什么了。很多经销商与我喝茶聊天,谈到个别中青年市场做的是相当好了,于是心态浮躁,每次见面都要在你面前摆架子,口中依然是忙啊,订单多啊,要开个展啊、被人包了啊,给不了作品你啊,非要低下头去求求他们。说句老实话,就是那些顶级的大师也没有这样摆架子的啊。老大师到干脆,几个字,1、没有 2、过年后给 3.有,安排时间你过来看看,4.直接告诉,今年涨价了,新的价格你接受的了吗?如此而已,顶多说说是天气冷了,或者是窑口出了问题这一类直接原因。感觉和老大师打交道“直”点,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跟老大师在一起感觉是平等的,老朋友的感受,而和这种个别的中青年在一起,总感觉隔膜了什么似的。
关键词 经纪人
最后说说经纪人这个大市场吧。2012年,我采购就开始紧缩和慎重了,比起前面几年的挥金如土,生怕赶不上趟的心态,我已经心情很平静了。年底主体都是在采购礼品瓷器,这一阶段的景德镇的礼品瓷销售情况较往年有所下降,其中几百元价位的礼品瓷是2012年考虑的主体,1000元以上只占去了30%。较往年比,2012年的各个销售机构的采购价格略有上扬,但因为老关系打了招呼,优惠了不少,因而采购成本没有怎么上扬。但销售方面,心中确实有些没有底,毕竟是经济危机了,往年那种大批量的采购是否还会出现,心里还是比较凉的。景德镇礼品瓷市场上有着相当的比例是依靠各地渠道终端销售的,今年情况不是很理想,也预示了各地渠道终端销售情况不是很理想了。
前不久听说有几个销售机构要倒闭了,后来又安静了下来,估计也是新年的礼品单子能够撑住了,但是卖盘上涨,买盘下降,过了年,能不能熬的住,就不好说了。这十多年来,全国多少销售机构,有的消失了,有的兼做了花卉、紫砂、木器等杂项,有的转型做偏锋、有的在当代景德镇陶瓷高端中淘汰做部分中青年的,也只能这样说,做艺术陶瓷还真的不是那么好做的啊,预计明年还会有一批中小经营机构将面临着很大的冲击。
其实经营机构倒台不是好事情,行业想发展离不开他们,但也不要紧,这是个围城,有出去的,也有想进来的。某天,有个商人打个电话来,说要经营某大师的瓷器,带100万现金,胃口挺大,我笑着对他说,你来吧,你拎着100万进去,赤身裸体的能够一手拎一个瓷器出来就算你占到便宜了。100万,十年前能够把景德镇的一个艺术家吓的小心脏噗通、噗通的。今天,你砸进去还听不到一个响!
关键词 大师评比
有看过一篇评论宫斗剧的文章,我深有同感。后宫是一个有各种关系要搞的复杂人际网络:表面上是一个男人说了算,实际上谁都可以影响他的判断;表面上等级森严,实际上一夜春宵就可以飞上枝头做凤凰;表面上是女人之间斗来斗去,实际上每个女人背后都连着一大家子的性命和利益,说到底是拼爹、拼色、拼财势、拼演技。
我想大家之所以如此关心一浪接着一浪的各种大师评比,其实和看战争剧与宫斗剧是一样的心态,表面上是战争剧版的大师评比,一场轰轰烈烈的高地争夺战,战火硝烟,刺刀白刃,你争我夺。但局内局外的人都在另眼看着大师评比,就像看着一场艺术版的宫斗,权力舞台上、人性橱窗中,大师评比被注入了名利论,阴谋论、厚黑学等等诸如此类的权谋与名利的色彩。人生如戏,戏里戏外,亦真亦假,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后宫。
当然这都是故事里的事,也不用去想它是与不是,回过头来,但凡关注过这几年数次评选的观众,都会发现,现在的大师评选,大多数的艺术家都仅仅靠大取胜,鲜见靠质取胜,每个人皆准备了超大件参赛作品,多是以“豁”大的瓷板为主,这样做是为什么呢?首先是为了抢占评委眼球,150人的评选,每人3件作品,加在一起就是450件,这么多的参选作品,如何能够让评委们第一时间就能注意到,那么“大”就是一个最好的方式。其次,参选的时候,是自己去摆作品,如果瓷板是需要挂的,那么只能挂在墙上,或者依靠在桌子或者墙上,这样,评委需要蹲下来看,或者凑上去看,无疑增加里评委的麻烦程度,因而,不少参选的大瓷板作品,均做了坐地式的实木基架,把瓷板直接直立,同时也方便评委们近看或者远看。更为重要的是,在瓷器历史上,“大”一直都是一种价值或者价格上面,乃至精神层面上面都有着神话一般的位置。
反观一千年来景德镇陶瓷主体销售渠道的国外市场,为什么今天的老外选择景德镇陶瓷,仍然只要仿古瓷,那是他们认为那才是瓷器,什么当代陶瓷,现代陶艺,皆是浮云。陶瓷的历史就是一个工艺的进化史,从青花,到釉里红,从釉里红到斗彩,随后变化万千丰富多彩的粉彩,新彩,古彩颜色釉等等粉墨登场,跨越了唐宋元明清,使得中国瓷器,景德镇瓷器,引领着世界瓷文化的潮流,让老外们从古到今迷恋与痴狂,这一切都是源于瓷器工艺的创新,而不是上面有没有梵高,莫奈的绘画。如果,“大”对于评选来说,成为了方向,只是让美术更加成为了陶瓷艺术的主流,我们未来的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应该改名为江西省美术大师,更为合理。而工艺,在浮云中被众人淡漠,景德镇陶瓷已经步入原地踏步的状态,只能在国内风云,走不出国门。这就是,这么多年来,所谓的各种类型的艺术陶瓷换不回外汇,就是此理。
关键词:拍卖
当代陶瓷艺术市场从2003年的腾飞,走到了2007的拍卖,在拍卖的强烈刺激下于2007年底到2012年陶瓷艺术界连续上扬。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陶瓷艺术家们仍然保持着向上提价的活力,市场一度将现代陶瓷比喻为收藏的避风港。绝大多数的忽悠之人,都是拿着什么拍卖结果大作文章,造谣之事。拍卖的结果可以相信吗?我想说,您只能信其十分之一。如果拿着拍卖结果来鼓吹瓷业的辉煌,那都是忽悠大众的行为。所以2012年的下半年,几乎所有大型拍卖公司的现当代艺术陶瓷拍卖,已经很难见到曾经热闹的场面,拍场上充斥的是频频流拍、低拍的状态。有人认为这是市场转冷的一个迹象,我个人不这么认为,这只是拍卖公司征集作品的源头结症的正常生理反应。拍卖公司将征集源头放在收藏界中,而收藏界还是以“藏”为主,“收”为辅,因而收藏者提供给拍卖公司的往往都只是那些仅仅值得“收”的陶瓷艺术品,而家“藏”的,拍卖公司是看不到也打不了主意的。收藏者也是期待这些“藏”级的作品能够为自己,为后代获得更大,更稳健的收益,所以只是把“收”上来的那些玩意提供给拍卖公司,以希望博得巨大的收益。于是,这矛盾的关系出来了,卖的人是收藏者,买的人也是收藏者,你想卖出你不想要的,又怎么希望同样的心态的人花钱,甚至花大价钱来买连他自己都不想要的这种玩意,除非只是左手换右手。
对于收藏者来说,从头至尾“假拍”如影随形,很多艺术家或者操手,以为自己在拍卖场上的劣行蒙蔽了太多收藏群体的眼睛。忽悠了人家去卖掉房子的钱拿来买你的作品,可是你又把这笔钱拿回去买了房子,嗨,“钱”啊,这是个宝贵的东西,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吧。所以,在这数年的景德镇现当代艺术陶瓷“假拍”的岁月里,有着一部分艺术家因此获得不菲的收益与市场认同
可是,随着拍卖的场数越来越多,价格卫星不可能无休止的放出来,艺术家自己的市场也进入了正轨,毕竟频繁在拍场放卫星的这种单纯的复制性质的广告效应也越来越弱,高额的佣金也使得艺术家逐渐的望而却步,如此下去的绵绵无期,于是不得不逐渐考虑淡出拍卖。其实这很正常,任何广告,你一成不变的频繁使用,而且你用我用他也用,自然而然就会失去市场效应,艺术家逐渐放弃,或者去寻求其他方式,也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了了亭·李申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