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接了个电话,问,“回景德镇了吧,省大师评选开始了没有。”
我答,“稍等啊。”
出店门,我左边瞧了瞧,回,“应该没有”
我右边又瞧了瞧,回,“肯定没有”。
我瞧什么呢?我左边是徐文强的店,里面有他参选的一块“豁”大的瓷板,我右边是杨杰的店,里面也有一块他参选“豁”大的瓷板,这两块瓷板只要没有离开,就说明评选肯定没有开始。
这一届省大师评选,大多数的艺术家都准备了超大件参赛作品,多是以“豁”大的瓷板为主,这样做是为什么呢?首先是为了抢占评委眼球,150人的评选,每人3件作品,加在一起就是450件,这么多的参选作品,如何能够让评委们第一时间就能注意到,那么“大”就是一个最好的方式。其次,参选的时候,是自己去摆作品,如果瓷板是需要挂的,那么只能挂在墙上,或者依靠在桌子或者墙上,这样,评委需要蹲下来看,或者凑上去看,无疑增加里评委的麻烦程度,因而,不少参选的大瓷板作品,均做了坐地式的实木基架,把瓷板直接直立,同时也方便评委们近看或者远看。更为重要的是,在瓷器历史上,“大”一直都是一种价值或者价格上面,乃至精神层面上面都有着神话一般的位置。听过为祭红投身窑火中那窑工的女儿,也有唐英慨然写下著名的《龙缸记》,都是人类智慧与工艺的较量,都是血与火的祭礼。
可是,我们想想,祭红,郎红烧造,在今天已经不是难度,龙缸再大又有何难!甚至可以这样说以今天陶瓷工艺来说,古人一定会瞠目结舌,对于工艺来说,没有完成不了的高度与宽度。再深一点,我们艺术家也就是在上面画画,真正的工艺过程,从制作到烧制全是基础工人完成的,那么,神话在其中的价值,从何而在?
为什么,老外选择景德镇陶瓷,只要仿古瓷,那是他们认为那才是瓷器,什么当代陶瓷,现代陶艺,皆是浮云。陶瓷的历史就是一个工艺的进化史,从青花,到釉里红,从釉里红到斗彩,随后变化万千丰富多彩的粉彩,新彩,古彩颜色釉等等粉墨登场,跨越了唐宋元明清,使得中国瓷器,景德镇瓷器,引领着世界瓷文化的潮流,让老外们从古到今迷恋与痴狂,这一切都是源于瓷器工艺的创新,而不是上面有没有梵高,莫奈的绘画。如果,“大”对于评选来说,成为了方向,只是让美术更加成为了陶瓷艺术的主流,我们未来的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应该改名为江西省美术大师,更为合理。而工艺,在浮云中被众人淡漠,景德镇陶瓷已经步入原地踏步的状态,只能在国内风云,走不出国门。这就是,这么多年来,所谓的各种类型的艺术陶瓷换不回外汇,就是此理。了了亭 李申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