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景德镇是陶瓷围绕着景德镇转,现在是景德镇围绕着陶瓷转,景德镇陶瓷的复兴与蒸腾和大师评比基本上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大师评比,形成一种鲶鱼效应,整个陶瓷艺术品市场也不会高速的启动,没有大师,也带动不了今天景德镇本土的旅游,房地产,以及各种商业的蓬勃发展。大师等各种职称的评比不仅仅带来的是一种眼球效应,更为重要的是,职称,荣誉地位的变更,自然而然的价位也发生了变化,比如1000块的瓷器,因为职称晋升到了2000,再晋升到了5000,或直至更高,这种在通胀中,好似可以保值,增值的项目,同时又在一种博彩心态的左右下使得这个小镇变得无比兴旺。多少人来这里淘金,在他们的眼里,今天的景德镇和1848年的旧金山有多少不同?“大师”就是即将被探明和开凿的金矿,每四年就有十几座,甚至几十座大型的金矿横空出世。
在这个人杰地灵,金砖时代的景德镇,有人出售金子,有人出售挖金工具,有人叫卖着各种预被探测的宝藏地图,我干什么呢,给您还有每位阅读者兜售耐磨且保暖的牛仔裤吧。我不赞成过于偏激的去审视一种起着积极作用的体制是否健康,是否合理,它单单一个正面的效应就使得一个几十万人口的赣北小城成为了中国艺术与资本高地,这是任何国度,任何地区都不可能具备和蜕变的。也许,体制的逐渐完备与建立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阵痛的过程。每一次的评比都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度和显著的完善着的进步。有老大师自嘲说,换到今天,他们是肯定评比不上国大师的,此言无错,现在评比大师,比的不再仅仅只是艺术实力,而是软实力。都在炎热的六月,大师评比和高考,我觉得本质上一样,都是煎熬,都是过独木桥,都是去赶考,只不过,现在高考学子是安安静静坐在家里题海般复习演练,而大师评比,看看,我们现在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参评者每天像热锅上的蚂蚁,跑东跑西,去拉关系,去找关系,就是没法安静坐下来搞点与艺术有关的东西,这和即将开始的高考有了太多不同的对比。既然都是“大考”为什么,咋就区别那么大呢?
在过两天,高考就开始了,高考开始前,高考考生们在家里,在课桌上;准大师考生们在路上,在饭桌上,高考结束后,大师高考还在进行时。一个是十六年寒窗苦读的关口,人生何去何从的道岔;一个至少是36年从艺生涯的总结,是红鲤锦天的龙门。
也听说以后的职称评比,可能会把英语能力纳入考试的内容,那真的没有必要,当评比能将更多实际的,硬实力的项目作为考试的方式,比如专利的申请数目,科技创新的奖状,而忽略那些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得来的奖项与荣誉。人家外国人是来景德镇对瓷器顶礼膜拜的,是要他们来用国语和我们交流,才能获得陶瓷工艺知识的。咱们犯不着去服侍老外,景德镇陶瓷一千年来就是万邦来朝,这就是实力。但,真要改革,评比要考的应该是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艺考,主考官随机出题,要求每一个参评者能临场发挥与创新,而不是重复去画自己画过一千遍的产品,让我们看到艺术家于考场里,借用一切陶瓷材料,行云走马,给我们看到真不同,真水准的艺术创作。文考,考你书面写作800字的命题论文,看你的论文是不是枪手代劳,并合乎你实考时的水平,我估计就一篇论文就能看有多少人对着试卷哈气,抓耳挠腮的,也看你的文化学养是否合乎一个高工,大师的应有的水平,那考试保证有看头,也保证,在职称评比前,我们艺术家主动闷在家里好好的练习基本功,不得不多看看文化书籍等等,这样出来的高工,大师,相信能让更多的人心服口服。了了亭 李申盛/文